一种高效的起动电机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64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起动电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源线、起动电机和安装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板带动多棱杆和传动板进行转动,而传动板则带动卡杆进行转动进入到卡槽内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插板和起动电机位置进行固定,而反向转动转板可带动卡杆脱离卡槽内,然后可向上拉动起动电机带动插板脱离外壳内完成拆卸,达到了快速将起动电机进行安装或者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起动电机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起动电机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的起动电机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起动电机又叫马达,它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的启动,起动机按照工作原理分为直流电起动机、汽油起动机、压缩空气起动机等,内燃机上大都采用的是直流电起动机,其特点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且便于维护。
[0003]当起动电机在安装时一般会使用到螺栓,而为了提高起动电机安装的稳定性,所使用的安装螺丝数量较多,使得在安装和拆卸起动电机时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高效的起动电机安装结构。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高效的起动电机安装结构,该装置包括电源线和起动电机,所述电源线连接于起动电机电源输入端,所述安装机构设置于起动电机底部,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缓冲垫片、外壳、插板、传动板、卡杆、卡槽、辅助机构、插孔一和加强机构,所述缓冲垫片粘贴于外壳顶端面,且缓冲垫片紧贴于起动电机底端面,所述插板设置于起动电机底端面,且插板紧密伸入插孔一内侧,所述传动板转动安装有两个于外壳内侧左右两端,所述卡杆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传动板左右对立面边沿处,且卡杆活动伸入于卡槽内侧,所述卡槽开设于插板后端面,所述辅助机构设置于外壳内侧左端,所述插孔一开设于缓冲垫片和外壳顶端面,所述加强机构设置于卡杆外侧后端。
[0006]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收放槽、限位齿、转板、拉环、多棱杆、弹簧和衔接环,所述收放槽开设于外壳左端面,所述限位齿设置于转板侧表面,且限位齿活动伸入于收放槽内侧左端开设的限位槽内,所述转板左端面中部紧固有拉环,所述多棱杆相连接于左侧的传动板左端面中部,且多棱杆贯穿于外壳内侧左端面,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转板右端面和衔接环左端面,且弹簧内侧端面与多棱杆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衔接环活动嵌入于收放槽内侧右端面,且衔接环内圈覆盖于多棱杆侧表面。
[0007]优选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拉板、复位弹簧、插杆和插孔二,所述拉板连接于插杆后端面,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拉板前端面和外壳后端面,且复位弹簧内侧端面与插杆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插杆贯穿于外壳后端面,且插杆活动伸入于插孔二内侧,所述插孔二开设于卡杆后端面中部。
[0008]优选的,所述卡槽内侧为弧形结构,且卡槽内侧相对应于卡杆转动轨迹。
[0009]优选的,所述插板对称设置有两个于起动电机底部左右两端,且缓冲垫片和外壳顶端面开设有相配合的两个插孔一。
[0010]优选的,所述转板右端面中部开设有多棱槽,且多棱槽位置大小对应于多棱杆。
[0011]优选的,所述拉环垂直于转板左端面,且拉环内径为3cm至10cm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缓冲垫片平行于外壳顶端面,且缓冲垫片与外壳侧表面相齐平。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高效的起动电机安装结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14]优点1:本技术所述一种高效的起动电机安装结构,通过设置了安装机构于起动电机的底部,通过转板带动多棱杆和传动板进行转动,而传动板则带动卡杆进行转动进入到卡槽内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插板和起动电机位置进行固定,而反向转动转板可带动卡杆脱离卡槽内,然后可向上拉动起动电机带动插板脱离外壳内完成拆卸,达到了快速将起动电机进行安装或者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0015]优点2:本技术所述一种高效的起动电机安装结构,通过设置卡槽内侧为弧形结构,且卡槽内侧相对应于卡杆转动轨迹,便于卡杆转动稳定进入到卡槽内侧而对插板位置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外壳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加强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电源线

1、起动电机

2、安装机构

3、缓冲垫片

31、外壳

32、插板

33、传动板

34、卡杆

35、卡槽

36、辅助机构

37、插孔一

38、加强机构

39、收放槽

371、限位齿

372、转板

373、拉环

374、多棱杆

375、弹簧

376、衔接环

377、拉板

391、复位弹簧

392、插杆

393、插孔二

39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高效的起动电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源线1和起动电机2,电源线1连接于起动电机2电源输入端。
[0024]请参阅图2和图3,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高效的起动电机安装结构,安装机构3设置于起动电机2底部,安装机构3包括缓冲垫片31、外壳32、插板33、传动板34、卡杆35、卡槽36、辅助机构37、插孔一38和加强机构39,缓冲垫片31粘贴于外壳32顶端面,且缓冲垫片31紧贴于起动电机2底端面,缓冲垫片31平行于外壳32顶端面,且缓冲垫片31与外壳32侧表面相齐平,便于对起动电机2进行稳定的缓冲保护,插板33设置于起动电机2底端面,且插板33紧密伸入插孔一38内侧,插板33对称设置有两个于起动电机2底部左右两端,且缓冲垫片31和外壳32顶端面开设有相配合的两个插孔一38,提高了起动电机2安装的稳定性,传动板34转动安装有两个于外壳32内侧左右两端,卡杆35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传动板34左右对立面边沿处,且卡杆35活动伸入于卡槽36内侧,卡槽36开设于插板33后端面,卡
槽36内侧为弧形结构,且卡槽36内侧相对应于卡杆35转动轨迹,便于卡杆35转动稳定进入到卡槽36内侧而对插板33位置进行固定,辅助机构37设置于外壳32内侧左端,插孔一38开设于缓冲垫片31和外壳32顶端面,加强机构39设置于卡杆35外侧后端。
[0025]请参阅图4,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高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起动电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源线(1)和起动电机(2),所述电源线(1)连接于起动电机(2)电源输入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机构(3),所述安装机构(3)设置于起动电机(2)底部,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缓冲垫片(31)、外壳(32)、插板(33)、传动板(34)、卡杆(35)、卡槽(36)、辅助机构(37)、插孔一(38)和加强机构(39),所述缓冲垫片(31)粘贴于外壳(32)顶端面,且缓冲垫片(31)紧贴于起动电机(2)底端面,所述插板(33)设置于起动电机(2)底端面,且插板(33)紧密伸入插孔一(38)内侧,所述传动板(34)转动安装有两个于外壳(32)内侧左右两端,所述卡杆(35)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传动板(34)左右对立面边沿处,且卡杆(35)活动伸入于卡槽(36)内侧,所述卡槽(36)开设于插板(33)后端面,所述辅助机构(37)设置于外壳(32)内侧左端,所述插孔一(38)开设于缓冲垫片(31)和外壳(32)顶端面,所述加强机构(39)设置于卡杆(35)外侧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的起动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37)包括收放槽(371)、限位齿(372)、转板(373)、拉环(374)、多棱杆(375)、弹簧(376)和衔接环(377),所述收放槽(371)开设于外壳(32)左端面,所述限位齿(372)设置于转板(373)侧表面,且限位齿(372)活动伸入于收放槽(371)内侧左端开设的限位槽内,所述转板(373)左端面中部紧固有拉环(374),所述多棱杆(375)相连接于左侧的传动板(34)左端面中部,且多棱杆(375)贯穿于外壳(32)内侧左端面,所述弹簧(376)两端分别连接于转板(373)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扬丁长春王华王立建张文光王文传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杰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