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26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包括一个安装在吸尘器本体上的旋风外筒体,所述旋风外筒体的内腔与吸尘器本体上用于气流输入的管接口相连通,该旋风外筒体的内腔沿轴向设置有一个内筒体,在旋风外筒体上设有出风通道用来实现内筒体内腔与吸尘器本体的风机风道连通,内筒体的筒壁上分布有通气孔,通气孔使得内筒体的内腔与旋风外筒体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外筒体的一侧设有一个与筒体连通的集尘室,该集尘室设有排气孔,该排气孔使得集尘室内腔与出风通道连通。这样集尘室独立于旋风外筒体作为灰尘颗粒的分离区域,互不干扰,能获得较好的灰尘颗粒的分离效果和集尘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现有技术中,1996年英国诺特特里有限公司率先开发出利用旋转气流离心机理的灰尘过滤系统,它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原理,要使物体以一定的加速度作圆周运动,加在其上的外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当外力不存在时,质量大的物体在旋转过程中离心倾向也大。因此,如果使带有灰尘的气流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运动,使灰尘颗粒会因其质量大而被从气流中分离出来。这一时期的灰尘过滤系统基本结构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安装在吸尘器本体上的旋风外筒体,所述旋风外筒体的内腔与吸尘器本体上用于气流输入的管接口相连通,该旋风外筒体的内腔沿轴向设置有一个内筒体,在旋风外筒体上设有出风通道用来实现内筒体内腔与吸尘器本体的风机风道连通,所述的内筒体的筒壁上分布有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使得内筒体的内腔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的内腔相连通。管接口通过气流弯道与旋风外筒体内腔相连通,其气流弯道的外侧内壁与旋风外筒体的内壁相切,使得大部分气流按旋风外筒体的内壁切线方向进入外筒体内腔。理论上灰尘可以完全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并附着在外筒体内壁上,但实际上外筒体兼具有集尘室功能,灰尘与气流分离后仍留在外筒体内腔,并被高速旋转的气流激起,有些灰尘仍会随气流进入内筒体沿出风通道排出,导致滤尘效果不好,部分灰尘则随气流附着在内筒体外表,对通气孔造成堵塞,影响了旋转气流的速度和出风通道的排风速度,增加了吸尘风机的负荷。本技术目的是提供滤尘效果好的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包括一个安装在吸尘器本体上的旋风外筒体,所述旋风外筒体的内腔与吸尘器本体上用于气流输入的管接口相连通,该旋风外筒体的内腔沿轴向设置有一个内筒体,在旋风外筒体上设有出风通道用来实现内筒体内腔与吸尘器本体的风机风道连通,所述的内筒体的筒壁上分布有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使得内筒体的内腔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外筒体的一侧设有一个与筒体连通的集尘室,该集尘室设有排气孔,该排气孔使得集尘室内腔与出风通道连通。上述的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外筒体内腔与集尘室由一进风通道连通,该进风通道在旋风外筒体内腔的开口设在外筒体的环形壁面上,该进风通道在旋风外筒体内腔的开口的外侧内壁与旋风外筒体内壁面基本相切。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进风通道在集尘室的开口位于集尘室的中上部。上述的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其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的旋风外筒体的筒壁外侧设有气流弯道,用来实现管接口与旋风外筒体内腔的连通,所述气流弯道在旋风外筒体内腔的开口的外侧内壁与旋风外筒体环形内壁面基本相切。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旋风外筒体基本水平放置,所述气流弯道在旋风外筒体内腔的开口位于旋风外筒体靠近出风通道一侧下方的环形内壁面上,进风通道在旋风外筒体内腔的开口则位于旋风外筒体远离出风通道一侧上方的环形内壁面上。上述的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通气孔罩有滤尘并透气的一级过滤网。上述的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气孔上罩有滤尘并透气的一级过滤网罩。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叙述如下带灰尘颗粒的气流经气流弯道进入外筒体的内腔高速旋转,灰尘颗粒产生离心力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得到净化后的气流部分经内筒体过滤后沿出风通道排出,部分则随灰尘颗粒沿进风通道进入集尘室,进入集尘室后,气流减速,经排气孔进入出风通道,灰尘颗粒落入集尘室底部。这样集尘室独立于旋风外筒体作为灰尘颗粒的分离区域,互不干扰,能获得较好的灰尘颗粒的分离效果和集尘效果。污浊气流得到高度净化,防止内筒体和滤尘器受堵塞的可能性,延长了滤尘器的使用寿命。出风通道更为畅顺,降低了吸尘风机的负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平面图;图5是图4的F-F剖视图;图6是图4的G-G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旋风筒体的正立面图;图8是图7的S-S剖视图;图9是图7的H-H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之一;图11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之二。参考图1至图9,一个圆筒状的旋风外筒体2安装在吸尘器本体1上,该旋风外筒体的内腔通过气流弯道3与吸尘器本体的管接口4相连通,用于气流输入。所述气流弯道在旋风外筒体内腔环形壁面上的开口位于旋风外筒体靠近出风通道的一侧下方,该开口的外侧内壁与旋风外筒体环形内壁面基本相切。该旋风外筒体2一端开口,该开口由一个盖板6盖住。一个设置于所述旋风外筒体的内腔内并与该旋风外筒体同轴的内筒体7,可拆卸地安装在盖板6的内侧。所述的内筒体7的筒壁上分布有格栅状的通气孔8,该通气孔8罩有滤尘并透气的一级过滤网,所述的通气孔8使得内筒体7的内腔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2的内腔相连通。该盖板安装内筒体的位置设有出风通道12(如图5),以实现内筒体内腔与吸尘器风机的风道连通。旋风外筒体2的一侧设有一个与外筒体内腔连通的集尘室10,该集尘室10与旋风外筒体在同一方向开口,并由同一的盖板6盖住,盖板6在集尘室的位置设有一个排气孔11,排气孔11上罩有滤尘并透气的一级过滤网罩,该排气孔11使得集尘室内腔与出风通道12连通。集尘室由一个进风通道9与旋风外筒体内腔连通,进风通道9在集尘室的开口的位于集尘室的中上部。该进风通道9在旋风外筒体内腔环形壁面的开口设在旋风外筒体远离出风通道的一侧上方,且开口的外侧内壁与旋风外筒体环形内壁面基本相切。为进一步过滤空气,排气孔11以及内筒体的出风通道12上分别安装有滤尘并透气的二级过滤器13、14。参考图9、图10,带灰尘颗粒15的气流经气流弯道3进入旋风外筒体2的内腔高速旋转,灰尘颗粒15产生离心力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得到净化后的气流部分经内筒体过滤后沿出风通道12排出,部分则随灰尘颗粒沿进风通道9甩入集尘室10,进入集尘室后,气流减速,经排气孔11进入出风通道,灰尘颗粒15落入集尘室底部。这样集尘室独立于旋风外筒体作为灰尘颗粒的分离区域,互不干扰,使气流中灰尘颗粒获得较好的的分离效果和集尘效果。尘满后,将旋风外筒体从吸尘器本体拆卸出来,揭开盖板6,即可将灰尘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包括一个安装在吸尘器本体上的旋风外筒体,所述旋风外筒体的内腔与吸尘器本体上用于气流输入的管接口相连通,该旋风外筒体的内腔沿轴向设置有一个内筒体,在旋风外筒体上设有出风通道用来实现内筒体内腔与吸尘器本体的风机风道连通,所述内筒体的筒壁上分布有通气孔,该通气孔使得内筒体的内腔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外筒体的一侧设有一个与筒体连通的集尘室,该集尘室设有排气孔,该排气孔使得集尘室内腔与出风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包括一个安装在吸尘器本体上的旋风外筒体,所述旋风外筒体的内腔与吸尘器本体上用于气流输入的管接口相连通,该旋风外筒体的内腔沿轴向设置有一个内筒体,在旋风外筒体上设有出风通道用来实现内筒体内腔与吸尘器本体的风机风道连通,所述内筒体的筒壁上分布有通气孔,该通气孔使得内筒体的内腔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外筒体的一侧设有一个与筒体连通的集尘室,该集尘室设有排气孔,该排气孔使得集尘室内腔与出风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集尘室与外筒体内腔由进风通道连通,该进风通道在旋风外筒体内腔的开口设在外筒体的环形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进风通道在旋风外筒体内腔的开口的外侧内壁与旋风外筒体内壁面基本相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进风通道在集尘室的开口的位于集尘室的中上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吸尘器旋转过滤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龙的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