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效果好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234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效果好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平台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杆,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设有可移动的延伸轴杆,所述辅助杆与延伸轴杆旋转连接,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延伸轴杆的内壁对称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卡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辅助杆,使得在需要增加支撑平台与支撑架之间的稳定性时,可以通过设计的辅助杆、第二限位槽与定位螺杆便捷牢固的进行连接,相比较现有的技术,能够大大增加支撑装置的使用稳定性。的使用稳定性。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效果好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支撑
,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效果好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支撑装置是指对工作平台进行支撑的装置,以便于让施工人员能够站稳使用。
[0003]现有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的支撑平台与支撑架之间一般都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的,该连接方式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支撑平台与支撑架的连接处会老化,从而导致了支撑装置在使用时会出现轻微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效果好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的支撑平台与支撑架之间一般都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的,该连接方式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支撑平台与支撑架的连接处会老化,从而导致了支撑装置在使用时会出现轻微晃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效果好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平台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杆,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设有可移动的延伸轴杆,所述辅助杆与延伸轴杆旋转连接,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延伸轴杆的内壁对称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卡合连接,所述凹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辅助杆的端部与第二限位槽卡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辅助杆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辅助杆的表面设置有嵌入至贯穿孔内部与定位孔连接的定位螺杆。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表面设置有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与支撑架之间连接有连接轴,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固定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与操作把手卡合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扣的长度为两厘米,所述限位扣的端部为弧形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操作把手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操作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颗粒状凸起。
[0009]优选的,所述贯穿孔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贯穿孔与定位孔的横截面相等。
[0010]优选的,所述导向块的端部为弧形结构,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的内壁贴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辅助杆,使得在需要增加支撑平台与支撑架之间的稳定性时,可以通过设计的辅助杆、第二限位槽与定位螺杆便捷牢固的进行连接,相比较现有的技术,能够大大增加支撑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0013]2.本技术通过设计的操作把手,使得在需要移动支撑平台时,可以通过设计
的限位扣与连接轴旋转操作把手,以便于通过操作把手抬起支撑平台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定位孔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凹槽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中图5的C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中图1的D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1、支撑平台;2、支撑架;3、凹槽;4、辅助杆;5、固定杆;6、延伸轴杆;7、导向槽;8、导向块;9、第一限位槽;10、第二限位槽;11、定位孔;12、贯穿孔;13、定位螺杆;14、操作把手;15、连接轴;16、限位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效果好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支撑平台1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架2,支撑平台1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3,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杆4,凹槽3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表面套设有可移动的延伸轴杆6,辅助杆4与延伸轴杆6旋转连接,固定杆5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导向槽7,延伸轴杆6的内壁对称固定有导向块8,导向块8与导向槽7卡合连接,凹槽3的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9,支撑架2的内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0,辅助杆4的端部与第二限位槽10卡合连接,便于让贯穿孔12与定位孔11对齐,第二限位槽10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孔11,辅助杆4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贯穿孔12,辅助杆4的表面设置有嵌入至贯穿孔12内部与定位孔11连接的定位螺杆13,通过定位螺杆13与定位孔11拧合连接,便于对辅助杆4进行固定。
[002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架2的表面设置有操作把手14,操作把手14与支撑架2之间连接有连接轴15,便于通过连接轴15旋转操作把手14,支撑架2的表面固定有限位扣16,限位扣16与操作把手14卡合连接,通过限位扣16限位,以便于对操作把手14进行固定。
[00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扣16的长度为两厘米,限位扣16的端部为弧形结构,便于挤压限位扣16发生形变。
[00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操作把手14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操作把手14的表面设置有颗粒状凸起,便于拨动操作把手14。
[002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贯穿孔12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贯穿孔12与定位孔11的横截面相等,便于让定位螺杆13贯穿过贯穿孔12的内部与定位孔11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向块8的端部为弧形结构,导向块8与导向槽7的内壁贴合,便于让导向块8在导向槽7的内部滑动。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需要增加支撑平台1与支撑架2之间的稳定性时,先拉动辅助杆4,使其带动延伸轴杆6在固定杆5的表面移动,同时带动导向块8在导向槽7的内部滑动,让辅助杆4从凹槽3的内部移出,接着通过延伸轴杆6旋转辅助杆4,让辅助杆4与第二限位槽10对齐,随后按压辅助杆4,使其带动延伸轴杆6在固定杆5的表面向下移动,同时让辅助杆4的表面卡入第一限位槽9的内部,辅助杆4的端部卡入第二限位槽10的内部,然后使用定位螺杆13贯穿过贯穿孔12的内部与定位孔11连接,最后拧紧定位螺杆13,使其与定位孔11拧合连接,即可增加支撑平台1与支撑架2之间的稳定性,在需要移动支撑平台1时,先拨动操作把手14,使其与限位扣16挤压分离,并且通过连接轴15旋起操作把手14,然后通过操作把手14抬起支撑架2带动支撑平台1进行移动。
[00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效果好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平台(1)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杆(4),所述凹槽(3)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表面套设有可移动的延伸轴杆(6),所述辅助杆(4)与延伸轴杆(6)旋转连接,所述固定杆(5)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导向槽(7),所述延伸轴杆(6)的内壁对称固定有导向块(8),所述导向块(8)与导向槽(7)卡合连接,所述凹槽(3)的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9),所述支撑架(2)的内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0),所述辅助杆(4)的端部与第二限位槽(10)卡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10)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孔(11),所述辅助杆(4)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贯穿孔(12),所述辅助杆(4)的表面设置有嵌入至贯穿孔(12)内部与定位孔(11)连接的定位螺杆(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效果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挺王浩边鑫标田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