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取电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209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电取电测温装置,带电取电测温装置包括开合式的夹具本体、取电片和测温片,夹具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活动夹片,取电片和测温片分别安装于两活动夹片内侧,两活动夹片相对开合用于将电力设备裸露导体夹持于取电片和测温片之间并使电力设备裸露导体分别与导电片和测温片导电压接,取电片采用导电材质,形成有用于连接取电线的取电孔,测温片采用导电导热材质,形成有用于安装测温电阻的测温电阻安装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取电片和测温片安装于夹具本体内侧,夹于电力设备裸露导体上,即可实现取电和测温,采用夹子方式,安装简单便捷,对于原有电力设备裸露导体无任何破坏,安全、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取电测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带电取电
,特别是一种带电取电测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建设世界一流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得到了蓬勃发展。在配电领域中,中压自动化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是低压配电自动化上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海量的存量市场,一大批的智能化设备需要赋能传统非智能设备,诸如站房、配电变压器、低压开关、分支箱、计量箱等。
[0003]智能设备的安装,针对一线班组而言,支持带电安装无疑是重大利好,避免停电压力。长久以来,带电安装,带电取电也一直都有人员研究,但终究因现场场景过度复杂,难以通配达到实用化,且带电取电不够安全便捷,未能真正进入实用化推广。
[0004]由此可见,提供一种使用安全便捷的带电取电装置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安装简单便捷,安全、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带电取电测温装置。
[0006]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带电取电测温装置,包括开合式的夹具本体、取电片和测温片,夹具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活动夹片,所述取电片和测温片分别安装于两活动夹片内侧,两活动夹片相对开合用于将电力设备裸露导体夹持于取电片和测温片之间并使电力设备裸露导体分别与导电片和测温片导电压接,取电片采用导电材质,形成有用于连接取电线的取电孔,测温片采用导电导热材质,形成有用于安装测温电阻的测温电阻安装夹。
[0008]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夹片采用绝缘材质。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两活动夹片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定位柱,取电片和测温片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沉孔,取电片和测温片通过定位沉孔与定位柱相配合卡接固定安装于活动夹片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本体的两活动夹片铰接装配,两活动夹片之间设置有扭簧。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两活动夹片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扭簧的卡槽,扭簧通过前后限位方式卡接安装于卡槽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夹片上开设有用于引出取电线的过线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夹片上设置有测温片卡扣,所述测温片的测温电阻安装夹定位卡设于测温片卡扣处。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取电片和测温片的压接面均形成折弯结构,折弯结构夹角为120
°±
10
°
,用于与螺母状的电力设备裸露导体相配合压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取电片和测温片两侧均向远离压接面一侧延伸形成有加强折弯边。
[0016]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第一,本技术通过将取电片和测温片安装于夹具本体内侧,夹于电力设备裸露导体上,即可实现取电和测温,采用夹子方式,安装极其简便,使用安全便捷,适用范围广,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18]第二,本技术的夹具本体整体采用绝缘材质,取电片、测温片安装于夹具本体内侧,安全性高,对于原有电力设备裸露导体无任何破坏。
[0019]第三,由于常规电力连接中,无论是电缆连接还是铜排连接,都会使用螺栓螺母,本技术的取电片和测温片的压接面形成折弯结构,与螺母形状相适配,可直接固定于螺母上,增加导电压接可靠性,带电取电测温安全便捷。
[0020]第四,取电片、测温片通过定位柱和定位沉孔相配合安装于夹具本体上,定位沉孔结构使得热熔胶融化固定后不会高出取电片、测温片表面,可保证取电片、测温片与电力设备裸露导体可靠导电接触,提高取电、测温的可靠性。
[0021]第五,扭簧通过前后限位的方式安装与两活动夹片之间,无需金属轴连接,可有效减少带电取电测温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带电取电测温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带电取电测温装置的部分结构立体图,图中示出了右活动夹片和取电片的安装结构;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取电片的立体结构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带电取电测温装置的部分结构立体图,图中示出了左活动夹片和测温片的安装结构;
[00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测温片的立体结构图。
[0027]图中:1.取电片,2.测温片,3.左活动夹片,4.右活动夹片,5.扭簧,6.圆盘,7.装配孔,8.安装销,9.前加强筋,10.后加强筋,11.螺母,12.取电孔,13.测温电阻安装夹,14.定位柱,15.定位沉孔,16.过线孔,17.测温片卡扣,18.蹼状结构,19.加强折弯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9]实施例1
[0030]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的一种带电取电测温装置,包括开合式的夹具本体、取电片1和测温片2。
[0031]夹具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活动夹片3和右活动夹片4及扭簧5。左活动夹片3、右活动夹片4中部均设置有圆盘6,圆盘6上开设有装配孔7,左活动夹片3与右活动夹片4通过两侧安装销8与装配孔7配合铰接装配。左活动夹片3、右活动夹片4采用绝缘材质,具体采用ABS阻燃材质。扭簧5安装于左活动夹片3与右活动夹片4之间。左活动夹片3与右活动夹片4分别设置有由前加强筋9、后加强筋10构成的卡槽,扭簧5通过前后限位方式卡接安装于卡槽内,无需金属轴。扭簧5用于通过扭力作用使取电片1和测温片2夹紧电力设备裸露导体,
本实施例中,电力设备裸露导体为螺母11。
[0032]取电片1和测温片2分别安装于右活动夹片4和左活动夹片3内侧。左活动夹片3、右活动夹片4相对开合用于将电力设备裸露导体夹持于取电片1和测温片2之间并使电力设备裸露导体分别与导电片1和测温片2导电压接。取电片1采用导电材质,具体采用金属铜,取电片1形成有用于连接取电线的取电孔12。测温片2采用导电导热材质,具体采用金属银,测温片2形成有用于安装测温电阻的测温电阻安装夹13,测温电阻安装夹13为开口式半圆环形结构。
[0033]左活动夹片3、右活动夹片4上分别设置有两定位柱14,取电片1和测温片2上分别开设有两与定位柱14相配合的定位沉孔15,取电片1和测温片2通过定位沉孔15与定位柱14相配合卡接固定安装于右活动夹片4、左活动夹片2上。定位柱14采用热熔柱,通过设置定位沉孔15,热熔胶融化固定后不会高出取电片1、测温片2表面,可保证取电片1、测温片2与螺母11导电接触良好。右活动夹片4上开设有用于引出取电线的过线孔16。左活动夹片3上设置有测温片卡扣17,测温片2的测温电阻安装夹13定位卡设于测温片卡扣17处。取电片1和测温片2的压接面均形成折弯结构,折弯结构夹角为120
°
,用于与螺母11相配合压接。左活动夹片3、右活动夹片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取电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合式的夹具本体、取电片和测温片,夹具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活动夹片,所述取电片和测温片分别安装于两活动夹片内侧,两活动夹片相对开合用于将电力设备裸露导体夹持于取电片和测温片之间并使电力设备裸露导体分别与导电片和测温片导电压接,取电片采用导电材质,形成有用于连接取电线的取电孔,测温片采用导电导热材质,形成有用于安装测温电阻的测温电阻安装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取电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片采用绝缘材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取电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活动夹片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定位柱,取电片和测温片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沉孔,取电片和测温片通过定位沉孔与定位柱相配合卡接固定安装于活动夹片上。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带电取电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的两活动夹片铰接装配,两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周卜权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佳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