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房制冷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控制
,具体地说,涉及机房制冷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数据中心数量庞大,机房不间断工作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需要制冷设备给机房制冷,制冷设备无疑会带来巨大能耗。因此如何让制冷设备高效节能运行,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考虑的课题。
[000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机房制冷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在实现机房制冷的高效节能方面具有较强可行性和精确度。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房制冷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采集机房内多个制冷设备的输出冷量,得到输出冷量矩阵;
[0007]获取多个制冷设备之间的制冷协同关系矩阵,利用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所述机房内多个制冷设备的输出冷量,得到输出冷量矩阵;获取所述多个制冷设备之间的制冷协同关系矩阵,利用所述输出冷量矩阵和制冷协同关系矩阵构建基于一致性控制算法的冷量预测模型,所述制冷协同关系矩阵是在通过调整每个所述制冷设备的制冷参数得到的其他各制冷设备所对应机柜的冷量变化值之间差值构建得到的;采用EM算法,以所述制冷协同关系矩阵作为隐向量并根据所述输出冷量矩阵计算所述机房的冷量期望值,并在获得所述机房的冷量真实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冷量期望值与所述冷量真实值之间的误差更新所述制冷协同关系矩阵,直到所述冷量预测模型收敛;其中,所述冷量期望值表征为在所述多个制冷设备协同制冷作用下各制冷设备所对应机柜的期望冷量矩阵,所述冷量真实值表征为在所述多个制冷设备协同制冷作用下所述多个制冷设备所对应机柜的真实冷量矩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所述机房内多个制冷设备的输出冷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所述多个制冷设备各自的出风温度t
out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多个制冷设备各自的输出冷量各自的输出冷量其中i表示第i个制冷设备,c为对应湿度范围内空气比热容,m为空气质量;所述输出冷量矩阵表征为:所述冷量期望值的计算公式为Q
*
=
‑
LQ
out
,L矩阵为所述制冷协同关系矩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获得所述机房的冷量真实值:采集所述多个制冷设备的回风温度、所述制冷设备所对应机柜耗热量及机房室外温度;利用每个制冷设备的回风温度、所对应机柜耗热量及机房室外温度得到所述制冷设备所对应机柜的真实冷量,并对所述多个制冷设备所对应的真实冷量进行向量化,得到所述机房的冷量真实值。4.一种机房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所述机房内多个制冷设备的输出冷量,得到输出冷量矩阵;将所述输出冷量矩阵输入基于一致性控制算法的冷量预测模型,所述冷量预测模型根据制冷协同关系矩阵和所述输出冷量矩阵计算所述机房内的冷量实际值,并在获得所述机房内冷量需求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冷量实际值与冷量需求值之间的冷量差获取对所述多个制冷设备的控制策略,所述控制策略包括所述多个制冷设备的期望制冷参数;
基于所述控制策略调整所述多个制冷设备各自的期望制冷参数;其中,所述冷量实际值表征为在所述多个制冷备协同制冷作用下各制冷设备所对应机柜的实际冷量矩阵,所述冷量需求值表征为在所述多个制冷设备协同制冷作用下所述多个制冷设备所对应机柜的需求冷量矩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房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所述机房内多个制冷设备的输出冷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所述多个制冷设备各自的出风温度t
out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多个制冷设备各自的输出冷量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多个制冷设备各自的输出冷量其中i表示第i个制冷设备,c为对应湿度范围内空气比热容,m为空气质量;所述输出冷量矩阵表征为:所述冷量期望值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超越,贾丹,曾宇,孟维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