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芳香胺构筑的双层DJ型铅碘钙钛矿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0206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芳香胺构筑的双层DJ型铅碘钙钛矿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电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芳香胺构筑的二维DJ型铅碘杂化钙钛矿材料为(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芳香胺构筑的双层DJ型铅碘钙钛矿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芳香胺构筑的双层DJ型铅碘钙钛矿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X射线的探测通常是X射线被闪烁体吸收后转化为可见光,再进一步被光探测器所检测,所以闪烁体探测器是一种间接型探测器。与闪烁体探测器相比,利用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组装的探测器可以实现对X射线的直接检测,由于有机

无机杂化铅碘钙钛矿材料含有重原子,为光子提供了高散射截面,同时还具有强的X射线衰减能力以及高的迁移率

寿命值,因此成为X射线探测领域的完美候选材料。与三维钙钛矿相比,二维钙钛矿层间拥有疏水性极强的大阳离子而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性能可调谐性,其中,以双胺作为层间间隔阳离子的二维DJ型钙钛矿的稳定性和载流子传输性能都要优于以单胺作为层间间隔阳离子的RP型杂化钙钛矿,更加适合用于X射线的探测。更重要的是,层间芳香双胺构筑的DJ杂化钙钛矿与层间脂肪双胺构筑的DJ杂化钙钛矿相比,芳香双胺构筑的DJ杂化钙钛矿与无机层之间具有更好的介电匹配,更低的激子结合能,在整个光电探测过程中有利于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此外,为了保证探测器中载流子的传输堪比三维钙钛矿,开发一种高质量的、大体积的多层DJ杂化钙钛矿为此类材料用于X射线的探测提供了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芳香胺构筑的双层DJ型铅碘钙钛矿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5]一种芳香胺构筑的双层DJ型铅碘钙钛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胺构筑的双层DJ型铅碘杂化钙钛矿材料为(3

氨甲基吡啶)(乙胺)Pb2I7晶体材料,其化学式为:C8H
18
N3Pb2I7,结构简式为:(3AMPY)EAPb2I7;(3AMPY)EAPb2I7晶体材料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3AMPY)EAPb2I7晶体材料的晶胞参数为料的晶胞参数为Z=2,单胞体积为Z=2,单胞体积为
[0006]一种芳香胺构筑的双层DJ型铅碘钙钛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将Pb(AC)2·
3H2O溶解在HI水溶液中,再依次加入3

氨甲基吡啶和乙胺,得到暗红色沉淀。
[0008]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暗红色粉末沉淀加热至沸腾后,得到一种黄色的澄清溶液,将该溶液静置并缓慢冷却至室温可生长得到暗红色多晶,通过逐步降温法经过数天可以得到大尺寸单晶,该单晶体即为(3AMPY)EAPb2I7晶体材料。
[0009]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的醋酸铅的浓度为0.38g/mmol,乙胺的浓度为0.2g/mmol,3

氨甲基吡啶的浓度为0.12g/mmol,HI溶液的浓度为45%的HI溶液。
[0010]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醋酸铅的用量为8

10mmol,HI溶液的用量为20

30mL,乙胺的用量为6

10mmol,3

氨甲基吡啶的用量为3

4mmol。
[0011]更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3

氨甲基吡啶与乙胺的质量比为0.2:1。
[0012]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缓慢冷却的时间为20~35天。逐步降温法经过数天的时间为20~35天。
[0013]进一步通过缓慢降温过程有利于生长出高质量的大晶体材料,且厚度要大于1mm,这样可以满足其应用于高能射线光电探测领域的需求。
[0014]一种芳香胺构筑的双层DJ型铅碘钙钛矿材料的应用,所述(3AMPY)EAPb2I7晶体材料应用于检测高能射线,属于光电探测领域的新型材料。该材料结晶于P21空间群,其由顶点连接的PbI6八面体组成的无机层和平行排列的双质子化的3AMPY阳离子组成,其中乙胺离子填充在由相邻PbI6八面体组成的钙钛矿孔洞里,3AMPY阳离子通过N

H

I氢键与无机层的桥连I

相连,3AMPY环上的N则与末端I

相连,如此组装使得该晶体材料具有独特的DJ型结构,有利于该晶体材料用于湿度稳定、热稳定和光稳定的高能射线光电探测领域。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专利技术芳香胺构筑的双层DJ型铅碘钙钛矿材料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热力学稳定性较高。
[0017]2、本专利技术的晶体材料具有较低的暗电流(1.19*10

10
A)、较高的灵敏度(378.8μC Gy
‑1cm
‑2)和较低的检出限(391.8nGy
air s
‑1)。
[0018]3、本专利技术的晶体材料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寿命的乘积(4.6
×
10
‑3cm2V
‑1)。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3AMPY)EAPb2I7的块状晶体;
[0020]图2为(3AMPY)EAPb2I
7 DJ型双层铅碘杂化钙钛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3AMPY)EAPb2I7对X

射线的吸收光谱;
[0022]图4为(3AMPY)EAPb2I7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寿命的乘积;
[0023]图5为(3AMPY)EAPb2I7对X

射线的检出限;
[0024]图6为(3AMPY)EAPb2I7在100V电压下的电流图;
[0025]图7为(3AMPY)EAPb2I7在不同电压下的灵敏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子:
[0027]实施例1
[0028]将Pb(AC)2·
3H2O(8mmol)溶解在10mL(45wt.%)的HI溶液中。随后,在溶液中加入3mmol的3

氨甲基吡啶和6mmol的乙胺,得到暗红色粉末沉淀。加热至沸腾后,得到一种清澈的黄色溶液。将上述溶液以每天1℃的速度从85℃逐步降到25℃,25天后可以得到室温可生长出厚度为2mm的(3AMPY)EAPb2I7大尺寸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进行分析得出晶体结构,如图2所示。
[0029]实施例2
[0030]将Pb(AC)2·
3H2O(10mmol)溶解在15mL(45wt.%)的HI溶液中。随后,在溶液中加入10mmol的乙胺和4mmol的3

氨甲基吡啶,得到暗红色粉末沉淀。加热至沸腾后,得到一种清澈的黄色溶液。将上述溶液以每天0.5℃的速度从75℃逐步降到25℃,35天后可以得到室温可生长出厚度为3mm的(3A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芳香胺构筑的双层DJ型铅碘钙钛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胺构筑的二维DJ型铅碘杂化钙钛矿材料为(3

氨甲基吡啶)(乙胺)Pb2I7晶体材料,其化学式为:C8H
18
N3Pb2I7,结构简式为:(3AMPY)EAPb2I7;(3AMPY)EAPb2I7晶体材料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3AMPY)EAPb2I7晶体材料的晶胞参数为Z=2,单胞体积为Z=2,单胞体积为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胺构筑的双层DJ型铅碘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步骤(1):将一定量Pb(AC)2·
3H2O溶解在适量的HI溶液中,再依次加入3

氨甲基吡啶和乙胺,得到暗红色沉淀;步骤(2):加热步骤1中得到的暗红色沉淀,得到澄清的黄色溶液,采用逐步降温法将该溶液缓慢冷却至室温可生长出大尺寸单晶体,该单晶体即为(3AMPY)EAPb2I7晶体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芳香胺构筑的双层DJ型铅碘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冬营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