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204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包括研磨桶,所述研磨桶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料管;电机,固定安装在研磨桶的正面上侧外部,且电机侧视的左侧设置有齿轮组;转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研磨桶的内部,且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筒;料板,固定安装在研磨桶的右侧内部。该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对分解装置内部进行清洁时,喷头向两侧的转筒进行喷洗,同时转筒进行转动,进而将清理刷在转筒外部进行清扫,进而方便将分解装置内部进行清洁,水流经过净化结构进行吸附净化,净化后的水存在研磨筒底部,通过循环管将水通过水泵抽取重新通过喷头喷出,进而方便将清洁水进行循环使用,增加了分解装置的节能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厨余垃圾处理
,具体为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防止厨余垃圾堵塞下水道,常使用研磨分解装置对厨余垃圾进行粉碎研磨处理,但常使用的分解装置还存在一些缺点。
[000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070272U,公告日2020年07月24日,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所述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包括底座,本技术提供的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具有使用方便、耐用、安全性能强,可以快速有效的对厨余垃圾进行分解的优点。
[0004]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使用挤压转动的研磨方式将垃圾进行分解处理,但在进行挤压时常将较多的垃圾粘连在研磨结构外部,进而导致分解装置内部垃圾堆积,影响垃圾的研磨分解,且常使用的水流冲击清洗缺少节能的水循环结构。
[000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分解装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方便将分解装置进行清洁处理,且不方便将清洁水进行水循环使用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包括:
[0008]研磨桶,所述研磨桶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料管;
[0009]电机,固定安装在研磨桶的正面上侧外部,且电机侧视的左侧设置有齿轮组;
[0010]转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研磨桶的内部,且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筒;
[0011]出料板,固定安装在研磨桶的右侧内部,且出料板所在研磨桶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
[0012]净化结构,设置在研磨桶的底部内壁,且净化结构包括过滤板和吸附板,并且研磨桶通过净化结构将底部分隔出存水区;
[0013]水泵,固定安装在研磨桶的顶部左侧,且水泵通过水管连接有喷头,并且喷头设置在研磨桶的顶部内部,而且喷头对称设置在研磨桶的顶部两侧;
[0014]循环管,设置在水泵的左侧底部,且水泵的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补水管。
[0015]优选的,所述齿轮组包括主齿轮、连接齿轮、转柱和次齿轮,且转柱通过轴承与研磨桶的内部转动安装,并且主齿轮固定连接在转杆的侧视右端外壁,而且次齿轮固定连接另一所述转柱,同时主齿轮和次齿轮之间通过连接齿轮转动连接,进而方便将两侧的转筒同时向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将垃圾进行挤压分解。
[0016]优选的,所述转筒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凸块,且转筒的底部外壁贴合连接有清理刷,并且清理刷对称设置在研磨桶的内壁两侧,而且清理刷的侧视宽度尺寸与转筒的侧视长度尺寸相同,进而方便将转筒的外部进行清扫。
[0017]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侧视右端外壁贴合连接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的底部内壁贴合连接有转轴,并且转轴通过连接带与转杆转动连接,而且转轴的外部转动安装有传送带,同时传送带整体呈网格状结构,进而方便将垃圾中的水从传送带内部流出,进而将水下落处理进行循环使用。
[0018]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右侧外壁贴合连接有铲板,且铲板为橡胶弹性材质,并且铲板的右侧与出料板的左侧固定连接,而且出料板的两侧设置有挡板,铲板的设置方便将垃圾进行刮铲将垃圾清理排出。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
[0020]1.设置有喷头、清理刷和净化结构,对分解装置内部进行清洁时,喷头向两侧的转筒进行喷洗,同时转筒进行转动,进而将清理刷在转筒外部进行清扫,进而方便将分解装置内部进行清洁,水流经过净化结构进行吸附净化,净化后的水存在研磨筒底部,通过循环管将水通过水泵抽取重新通过喷头喷出,进而方便将清洁水进行循环使用,增加了分解装置的节能效果;
[0021]2.设置有转筒、传送带和铲板,垃圾从进料管进入研磨桶内部,通过转筒之间进行挤压研磨,进而将垃圾进行分解,分解后的垃圾落到传送带顶部向右侧进行传送,通过铲板的铲刮将垃圾从出料板排出,进而避免垃圾在分解装置内部堆积,且方便了厨余垃圾的分解处理。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齿轮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清理刷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水循环流向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铲板和出料板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研磨桶;2、进料管;3、电机;4、齿轮组;41、主齿轮;42、连接齿轮;43、转柱;44、次齿轮;5、转杆;6、转筒;7、凸块;8、清理刷;9、连接带;10、转轴;11、传送带;12、铲板;13、出料板;14、净化结构;15、水泵;16、喷头;17、补水管;18、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包括研磨桶1、进料管2、电机3、齿轮组4、主齿轮41、连接齿轮42、转柱43、次齿轮44、转杆
5、转筒6、凸块7、清理刷8、连接带9、转轴10、传送带11、铲板12、出料板13、净化结构14、水泵15、喷头16、补水管17和循环管18;
[0031]研磨桶1,研磨桶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料管2,电机3,固定安装在研磨桶1的正面上侧外部,且电机3侧视的左侧设置有齿轮组4,转杆5,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研磨桶1的内部,且转杆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筒6,齿轮组4包括主齿轮41、连接齿轮42、转柱43和次齿轮44,且转柱43通过轴承与研磨桶1的内部转动安装,并且主齿轮41固定连接在转杆5的侧视右端外壁,而且次齿轮44固定连接另一转柱43,同时主齿轮41和次齿轮44之间通过连接齿轮42转动连接,进而方便将两侧的转筒6同时向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将垃圾进行挤压分解,根据图2和图3,厨余垃圾从进料管2进入研磨桶1内部,同时电机3带动转杆5进行转动,通过主齿轮41带动连接齿轮42和次齿轮44,进而将两侧的转筒6同时向内转动,将垃圾进行挤压研磨,且凸块7的设置增加了转筒6的挤压研磨效果;
[0032]出料板13,固定安装在研磨桶1的右侧内部,且出料板13所在研磨桶1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转杆5的侧视右端外壁贴合连接有连接带9,且连接带9的底部内壁贴合连接有转轴10,并且转轴10通过连接带9与转杆5转动连接,而且转轴10的外部转动安装有传送带11,同时传送带11整体呈网格状结构,进而方便将垃圾中的水从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桶,所述研磨桶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料管;电机,固定安装在研磨桶的正面上侧外部,且电机侧视的左侧设置有齿轮组;转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研磨桶的内部,且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筒;出料板,固定安装在研磨桶的右侧内部,且出料板所在研磨桶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净化结构,设置在研磨桶的底部内壁,且净化结构包括过滤板和吸附板,并且研磨桶通过净化结构将底部分隔出存水区;水泵,固定安装在研磨桶的顶部左侧,且水泵通过水管连接有喷头,并且喷头设置在研磨桶的顶部内部,而且喷头对称设置在研磨桶的顶部两侧;循环管,设置在水泵的左侧底部,且水泵的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补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用研磨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主齿轮、连接齿轮、转柱和次齿轮,且转柱通过轴承与研磨桶的内部转动安装,并且主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宇奥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