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辊前温度和辊后温度确定冷却水进水速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203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辊前温度和辊后温度确定冷却水进水速度的方法,首先准确测量压延辊的外径r1;测量玻璃液出口的宽度,作为压延玻璃的长度l;测量上下压延辊之间的间隙,作为压延玻璃的厚度d;测量进水管口内径的大小,并根据面积公式计算进水截面面积S;设置压延辊的转速n1和玻璃液辊后温度T2;开机预热稳定后,测量冷却水的进水温度T4、出水温度T3和玻璃液的辊前温度T1;将上述测得的参数代入公式(I),即可计算得出冷却水的进水速度v,该方法能准确确定压延辊中冷却水的进水速度,准确控制压延辊表面温度,将压延玻璃的成品率提高到90%左右,为企业减少能耗和节约成本提供了有效途径。少能耗和节约成本提供了有效途径。少能耗和节约成本提供了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辊前温度和辊后温度确定冷却水进水速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辊前温度和辊后温度确定冷却水进水速度的方法。
技术背景
[0002]光伏玻璃广泛采用压延方法成型,成型过程中玻璃液从熔炉中流出,经过上下压延辊压制后冷却成型,上下压延辊均为材料为2Cr13的圆管,玻璃液从熔炉出来后进入上下压延辊的间隙,通过上下压延辊的转动以及上压延辊的压力作用,带动玻璃液通过上下压延辊。在通过上下压延辊间隙的过程中,玻璃液被压延辊冷却逐渐成型。玻璃液辊前温度高达1000℃以上,经过压延辊的冷却后,温度降低到800~900℃,这个过程产生的大量热量需要由压延辊带走,因此在压延辊内部需要通冷却水进行冷却,保证压延辊内外表面始终存在温度差,从而将玻璃液的热量经过压延辊传递给冷却水。
[000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冷却水的进水量往往难以准确把握,进水速度慢,压延辊表面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玻璃粘辊;进水速度快,压延辊表面温度过低则容易使玻璃产生裂纹缺陷,因此,准确确定冷却水的进水速度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辊前温度和辊后温度确定冷却水进水速度的方法,该方法能准确确定压延辊中冷却水的进水速度,准确控制压延辊表面温度,提高压延玻璃的成品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辊前温度和辊后温度确定冷却水进水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虽然制造过程中压延辊外径是一个确定的值,但在使用过程中,压延辊外表面会被磨损破坏,需要对压延辊表面进行抛光修整,修整后的外径与出厂时外径会有误差,因此需要用游标卡尺重新测量压延辊外径r1;测量玻璃熔炉出口的宽度,作为压延玻璃的长度l;测量上下压延辊之间的间隙,作为压延玻璃的厚度d;
[0007](2)测量进水管口内径的大小,并根据面积公式计算进水截面面积S;
[0008](3)根据需要设置压延辊的转速n1和玻璃辊后温度T2;
[0009](4)开机预热稳定后,用温度计测量冷却水的进水温度T4和出水温度T3,用红外测温仪测量玻璃液的辊前温度T1;
[0010](5)将上述测得的参数代入公式(I),即可计算得出冷却水的进水速度v,
[0011][0012]其中,c1为玻璃液的比热容,ρ1为玻璃液的密度,c2为水的比热容,ρ2为水的密度。
[0013]单位时间内压延辊获得的热量与冷却水释放的热量相同。本专利技术通过公式(I)准确确定冷却水的进水速度,并按照该进水速度进冷却水,能准确控制压延辊的表面温度,有
效避免了玻璃成型过程中的粘辊现象以及玻璃成型后的冷裂现象,大大提高了玻璃的成型质量和成品率,为企业降低成本和节约能源消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通过下面给出的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5]一种通过辊前温度和辊后温度确定冷却水进水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1)开机前,用游标卡尺重新测量压延辊外径r1为300mm;测量玻璃熔炉出口的宽度,作为压延玻璃的长度l为2000mm;测量上下压延辊之间的间隙,作为压延玻璃的厚度d为2mm;
[0017](2)测量进水管口内径的大小,并根据面积公式计算进水截面面积S为6000mm2;
[0018](3)根据需要设置压延辊的转速n1为10r/min和玻璃辊后温度T2为900℃;
[0019](4)开机预热稳定后,用温度计测量冷却水的进水温度T4为20℃和出水温度T3为 60℃,用热电偶测量玻璃液的辊前温度T1为1010℃;
[0020](5)将上述测得的参数代入公式(I),即可计算得出冷却水的进水速度v为0.94m/s,
[0021][0022]其中,玻璃液的比热容c1为650J/kg℃,玻璃液的密度ρ1为2500kg/m3,水的比热容 c2为1000J/kg℃,水的密度ρ2为1000kg/m3。
[0023]保持进水速度v恒定为0.94m/s,可有效保证压延辊表面温度场恒定,从而有效保证压延辊表面温度在80℃附近(误差不超过2℃),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压延辊表面温度过高导致玻璃粘辊或压延辊表面温度过低导致玻璃容易产生裂纹缺陷,压延玻璃的成品率由原来的70%左右提高到90%左右,为企业减少能耗和节约成本提供了有效途径。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辊前温度和辊后温度确定冷却水进水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开机前,准确测量压延辊的外径r1;测量玻璃液出口的宽度,作为压延玻璃的长度l;测量上下压延辊之间的间隙,作为压延玻璃的厚度d;(2)测量进水管口内径的大小,并根据面积公式计算进水截面面积S;(3)设置压延辊的转速n1和玻璃液辊后温度T2;(4)开机预热稳定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化光汪徐春叶坤张雪梅宋常春毛昌杰王传虎夏鹏华刘澳坤陈俊明王松梁超帝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