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据传输线,特别涉及数据传输线上的带磁环的电连接器部分。
技术介绍
以数据传输线(或信号传输线)在不同电子装置之间及同一电子装置内的不同部件之间作电连接是常见的电连接方式,如现今的电脑与电脑周边电子产品显示器、打印机、手机、数码相机之间就多是以数据传输线连接的。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线通常由一线束、线束两端的电连接器以及穿套在线束上的磁环(或称磁铁芯)构成,其中磁环的作用是抗电磁干扰。其中,电连接器是由绝缘本体、穿设在绝缘本体中的一组导电端子、金属壳体以及屏蔽层和塑质壳体构成,而磁环是由一磁环体和外部塑质壳体构成。参见附图1所示,电连接器21设在线束22的端部,而磁环23穿套固定在线束22上相距连接器21不远的位置上,即电连接器21和磁环23是分离设计的,各有其外壳。这样在外形上给人感觉结构不紧凑,也不美观。另一方面,这样的数据传输线制作时需要两道注塑工序,具体制作方式两种一种是将线束与电连接器对接后,用一台成型机为电连接器注塑出外壳,然后在该线上穿套上磁环后再放置到另一台成型机上,为磁环再注塑出外壳;另一种是分别在两台成型机上为电连接器和磁环的注塑出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输线上的带磁环的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电连接组件[1],该电连接组件[1]由绝缘本体[2]、穿设在绝缘本体[2]中的一组导电端子[3]以及金属壳体[4]构成;电连接组件[1]的前端为与另一相配电连接器配合的插接部[5],后端为与线束[12]连接的连接部[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组件[1]的连接部[6]后方设有一磁环[7],该磁环[7]的中孔为供线束[12]穿过的线束穿孔[8];电连接组件[1]和磁环[7]外包裹一整体塑质外壳[9],该塑质外壳[9]的前端露出电连接组件[1]的插接部[5],后端对应磁环[7]的线束穿孔[8]设有线束通出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奋志,余轼军,
申请(专利权)人:鸿硕精密电工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