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鼻部及咽部止血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84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0
一种后鼻部及咽部止血塞,有效的解决了不便对患者后鼻腔有效止血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导引杆,导引杆下侧同轴设有环形的止血气囊,导引杆上侧同轴开设有轴向截面为T形且开口朝上的辅助槽,辅助槽内下侧经导管与止血气囊连通,辅助槽内同轴滑动连接有轴向截面为T形且开口朝上的进气筒,辅助槽内同轴设有导向环,进气筒下端可穿过导向环且与导向环滑动连接,进气筒下侧外缘面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气孔,气孔可与辅助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推动进气筒便于经辅助槽和导管向止血气囊内充气,止血气囊充气膨胀便于对患者后鼻部全面的挤压止血,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鼻部及咽部止血塞


[0001]本技术涉及耳鼻喉科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后鼻部及咽部止血塞。

技术介绍

[0002]耳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后鼻孔及鼻咽部出血常因部位深在,无法直接窥视出血点,令临床医生颇为棘手,目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是填塞止血法,高分子膨胀海绵由高分子材料乙缩醇制成,亲水性强,吸收液体后迅速膨胀,可达原体积的二十几倍,因其质地柔软,对鼻腔黏膜的损害轻,向四周的压力均衡,患者的耐受性好,保留时间长,目前广泛应用于鼻出血及术后鼻腔填塞,但由于其长度及外形特点,不适于后鼻孔填塞,且填塞止血法直径不好控制,很难实现快速止血,容易增大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后鼻部及咽部止血塞,有效的解决了不便对患者后鼻腔有效止血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下轴向的导引杆,导引杆下侧同轴设有环形的止血气囊,导引杆上侧同轴开设有轴向截面为T形且开口朝上的辅助槽,辅助槽内下侧经导管与止血气囊连通,辅助槽内同轴滑动连接有轴向截面为T形且开口朝上的进气筒,辅助槽内同轴设有导向环,进气筒下端可穿过导向环且与导向环滑动连接,进气筒下侧外缘面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气孔,气孔可与辅助槽连通。
[0005]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推动进气筒便于经辅助槽和导管向止血气囊内充气,止血气囊充气膨胀便于对患者后鼻部全面的挤压止血,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导引杆1,导引杆1下侧同轴设有环形的止血气囊2,导引杆1上侧同轴开设有轴向截面为T形且开口朝上的辅助槽3,辅助槽3内下侧经导管4与止血气囊2连通,辅助槽3内同轴滑动连接有轴向截面为T形且开口朝上的进气筒5,辅助槽3内同轴设有导向环6,进气筒5下端可穿过导向环6且与导向环6滑动连接,进气筒5下侧外缘面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气孔7,气孔7可与辅助槽3连通。
[0012]为了使进气筒5能够自行复位,所述的进气筒5上套装有位于其下侧与导向环6之间的弹簧8。
[0013]为了便于调节导引杆1的弯曲程度,所述的导引杆1下端同轴设有半球形的导引块9,导引块9上端右侧设有自由端贯穿导引杆1的拉绳10。
[0014]为了便于拉动拉绳10,所述的导引杆1前侧开设有上下方向且T形的滑槽11,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推板12,拉绳10自由端伸入滑槽11内且与推板12后端面连接。
[0015]为了便于起到更好的气密性,所述的导向环6上侧同轴设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内缘面与进气筒5外缘面接触。
[0016]为了便于提高止血效果,所述的止血气囊2外缘面上同轴设有弹性的止血层14。
[0017]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导引杆1经导引块9插入至患者的鼻腔内,在此过程中,推动推板12沿滑槽11向上滑动,推板12拉动拉绳10向上移动,促使拉绳10经导引块9带动导引杆1弯曲一定的程度,且推板12与滑槽11紧密连接,能够使导引杆1保持一定的弯曲程度;
[0018]需要对患者鼻腔进行止血时,首先将注射器插入至进气筒5内,随之通过注射器推动进气筒5沿辅助槽3向下滑动,弹簧8被压缩,此时进气筒5带动多个气孔7向下滑动至导向环6的下侧,促使进气筒5经气孔7与辅助槽3连通,随之通过注射器向进气筒5内充气,促使进气筒5内的气体经辅助槽3和导管4充入止血气囊2内,止血气囊2充气膨胀对患者鼻腔内壁挤压止血,随之将注射器从进气筒5抽出不再对进气筒5施加压力,此时在弹簧8的作用下,弹簧8带动进气筒5沿辅助槽3向上滑动,促使进气筒5带动气孔7向上滑动至导向环6内,且设有密封圈13和止血层14,不仅能够使止血气囊2保持稳定的膨胀状态,也能够起到更好的止血效果,
[0019]对患者鼻腔内部止血完毕后,首先推动进气筒5沿辅助槽3向下滑动,弹簧8被压缩,进气筒5带动气孔7滑动至导向环6的下侧,促使止血气囊2内的气体经导管4和和进气筒5排出至外界,止血气囊2排气收缩不再对患者鼻腔内壁挤压止血,随之手持导引杆1将止血气囊2从患者的鼻腔内抽出,操作完成。
[0020]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的止血气囊、止血层、辅助槽、进气筒和气孔,不仅便于止血气囊的充气和排气,也便于对患者鼻腔内部进行更好的挤压止血,促进患者的康复,设有的导引块、拉绳和推板,便于调节导引杆的角度,便于使止血气囊对患者鼻腔内部更好的挤压止血,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鼻部及咽部止血塞,包括上下轴向的导引杆(1),其特征在于,导引杆(1)下侧同轴设有环形的止血气囊(2),导引杆(1)上侧同轴开设有轴向截面为T形且开口朝上的辅助槽(3),辅助槽(3)内下侧经导管(4)与止血气囊(2)连通,辅助槽(3)内同轴滑动连接有轴向截面为T形且开口朝上的进气筒(5),辅助槽(3)内同轴设有导向环(6),进气筒(5)下端可穿过导向环(6)且与导向环(6)滑动连接,进气筒(5)下侧外缘面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气孔(7),气孔(7)可与辅助槽(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鼻部及咽部止血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筒(5)上套装有位于其下侧与导向环(6)之间的弹簧(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鼻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