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锅具和复合锅具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180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锅具和复合锅具的加工方法。其中,复合锅具包括复合锅本体,复合锅本体包括基体层和附加层,基体层形成一端开口的腔体,附加层与基体层的外表面相贴合。其中,复合锅本体具有相连接的侧壁和底壁,附加层在侧壁处的厚度小于附加层在底壁处的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锅具,既可使底壁温度分布均匀,有助于减少烹饪时油烟的排放,又可简化制造工艺,有助于降低加工成本,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厚底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成本高的问题。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锅具和复合锅具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锅具和一种复合锅具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燃气灶或电磁炉加热的锅具来说,厚底薄壁是最理想的形状。锅具底部通过复底工艺加厚,可以使锅具底部温度分布均匀,减少烹饪时油烟的排放。然而,目前复底工艺普遍存在不足:通过压力焊或钎焊复底,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也比较高;如果使用足够厚的复合板实现厚底,则因为复合板的厚度是均匀的,又会使锅具变重,导致使用不便,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锅具。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锅具的加工方法。
[0006]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锅具,包括复合锅本体,复合锅本体包括基体层和附加层,基体层形成一端开口的腔体,附加层与基体层的外表面相贴合。其中,复合锅本体具有相连接的侧壁和底壁,附加层在侧壁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锅具包括:复合锅本体,所述复合锅本体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形成一端开口的腔体;和附加层,所述附加层与所述基体层的外表面相贴合;其中,所述复合锅本体具有相连接的侧壁和底壁,所述附加层在侧壁处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所述附加层在侧壁处的厚度小于所述附加层在底壁处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锅本体的侧壁厚度小于所述复合锅本体的底壁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锅本体的底壁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所述第一底壁连接在所述第二底壁和所述复合锅本体的侧壁之间;所述附加层在所述第一底壁处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附加层在所述第二底壁处的厚度,或所述第一底壁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底壁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层包括导热层,所述导热层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热段和第二导热段,所述第一导热段构成所述第一底壁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段构成所述第二底壁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段的厚度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6.0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壁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底壁的第一端与所述复合锅本体的侧壁相连,所述第一底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底壁相连;所述附加层的厚度自所述第一底壁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一底壁的第二端逐渐增大,或所述第一底壁的厚度自所述第一底壁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一底壁的第二端逐渐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壁上的任一点的高度大于等于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锅本体的侧壁具有与所述复合锅本体的底壁相连接的弧形外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锅本体的侧壁外表面与底壁外表面的连接处,所述复合锅本体的侧壁的切面与所述复合锅本体的底壁的切面之间形成夹角。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层包括导磁层,所述导磁层构成所述复合锅本体的底壁的一部分。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层包括导磁层,所述导磁层位于所述导热层背离所述基体层的一侧,所述导磁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4mm,小于等于2.0mm。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层的底壁构成所述复合锅本体的底壁的一部分,在所述复合锅本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附加层的底壁上的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60mm。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锅具还包括:
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复合锅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慧民王帅罗绍生江太阳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