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亮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763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49
一种增亮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之内或之上设置有微纳结构层,微纳结构层包括第一微纳结构区以及绕着第一微纳结构区周向设置的第二微纳结构区,第一微纳结构区包括多个第一微纳结构,各第一微纳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斜面,各第一斜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倾斜锐角,第二微纳结构区包括多个第二微纳结构,各第二微纳结构包括多个第二斜面,各第二斜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二倾斜锐角,第二倾斜锐角与第一倾斜锐角角度不同,使得第二微纳结构区的出光率大于第一微纳结构区的出光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增亮膜能够实现OLED显示装置增亮,并使OLED显示装置发光更均匀。并使OLED显示装置发光更均匀。并使OLED显示装置发光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亮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
,特别涉及一种增亮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照明和显示技术,在照明和显示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问世,OLED已经可以获得接近100%的内量子效率,但是由于柔性基底与空气分界面的全反射和有机层的波导效应的影响,OLED还只能够获得20%左右的外量子效率,这就导致了OLED的亮度不够理想。
[0003]在OLED的内部加入光子晶体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外量子效率,但是需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调整,破坏了原有结构,增加了制备工艺的难度,同时也会改变辐射光谱的分布。对基底表面进行微结构处理同样可以改善外量子效率。但是这些方法分别存在着对基底折射率要求较为苛刻、只能对某一波段光线的外量子效率进行提高、只能实现某一观测角范围内的发光效率的改善等问题。另外,OLED作为一种面光源还存在着发光不均匀的缺点,无源OLED在恒压驱动条件下,电阻上的压降将产生严重的亮度不均匀性,可以通过增加辅助电极可以改善亮度非均匀性,但是增加了OLED器件的结构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之内或之上设置有微纳结构层,该微纳结构层包括第一微纳结构区以及绕着该第一微纳结构区周向设置的第二微纳结构区,该第一微纳结构区包括多个第一微纳结构,各该第一微纳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斜面,各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倾斜锐角,该第二微纳结构区包括多个第二微纳结构,各该第二微纳结构包括多个第二斜面,各该第二斜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二倾斜锐角,该第二倾斜锐角与该第一倾斜锐角角度不同,使得该第二微纳结构区的出光率大于该第一微纳结构区的出光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微纳结构区内的多个该第一倾斜锐角大小不同;该第二微纳结构区内的多个该第二倾斜锐角大小不同;多个该第一微纳结构之间紧密排布或按设定规律排布;多个该第二微结构之间紧密排布或按设定规律排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微纳结构区内的多个该第一倾斜锐角大小相同;该第二微纳结构区内的多个该第二倾斜锐角大小相同;该第一微纳结构区对应发光点的中心区域设置,该第二微纳结构区对应发光点的边缘区域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该增亮膜的第一表面凹陷形成有多个凹孔,该第一微纳结构区的该第一微纳结构具有一个该凹孔,该第二微纳结构区的该第二微纳结构具有一个该凹孔,该第一倾斜锐角与该第一微纳结构区的孔径呈反比,与该第一微纳结构的深度呈正比;该第二倾斜锐角与该第二微纳结构的孔径呈反比,与该第二微纳结构的深度呈正比;该第一倾斜锐角范围为35
°
~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冠楠徐铖费文娟张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