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联降耗的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1708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循环冷却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互联降耗的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第一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的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两段,一段连接一号机凝汽器,另一段连接泵B1;第二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的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两段,一段连接一号机凝汽器,另一段连接泵B1;第一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的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两段,一段连接有二号机凝汽器,另一段连接泵B2;第二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的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两段,一段连接有二号机凝汽器,另一段连接泵B2;泵B1连接一号机用户,泵B2连接有二号机用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优化开冷水系统运行方式,减小设备的频繁启停次数,提高系统运行方式灵活性,节能降耗。节能降耗。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联降耗的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循环冷却水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互联降耗的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电厂及能源化工领域内,均设有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主要用来冷却各种用户,如汽轮机油系统、真空泵冷却系统,发电机,闭式冷却水系统等,开冷水系统水源取自循环冷却水系统,多数火电机组均设置两台开冷水系统,一运行一备用;随着火电机组低负荷运行时间的增加,各系统所需要的开冷水量越来越少,导致大部分时间段开冷水泵单泵低功率运行,长此以往,造成了长期运行的开冷水泵磨损加剧,机组停运期间需频繁启动开冷水泵才能满足用户要求,因此,出于节能降耗及提高系统运行方式灵活性的目的,提出一种互联降耗的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优化开冷水系统运行方式,减小设备的频繁启停次数,提高系统运行方式灵活性,节能降耗的互联降耗的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互联降耗的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它包括一号机凝汽器、二号机凝汽器、一号机组侧塔盆和二号机组侧塔盆,第一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的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两段,一段连接有所述一号机凝汽器,另一段连接泵B1的入口端,该段上设置有阀F1;第二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的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两段,一段连接有所述一号机凝汽器,另一段连接所述泵B1的入口端,该段上设置有阀F2;第一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的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两段,一段连接有所述二号机凝汽器,另一段连接泵B2的入口端,该段上设置有阀F4;第二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的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两段,一段连接有所述二号机凝汽器,另一段连接所述泵B2的入口端,该段上设置有阀F3;所述泵B1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输送管连接有一号机用户,所述第一输送管上设置有阀F5,所述一号机用户连接有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的一端,所述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的另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三段,其中两段与所述一号机凝汽器连接,另一段与所述一号机组侧塔盆相连;所述泵B2的出口端通过第二输送管连接有二号机用户,所述第二输送管上设置有阀F6,所述二号机用户连接有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的一端,所述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的另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三段,其中两段与所述二号机凝汽器连接,另一段与所述二号机组侧塔盆相连;所述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与所述一号机用户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阀F9,所述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与所述二号机用户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阀F10,所述一号机用户与所述阀F9之间的所述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上连接有第二连通管的一端,所述二号机用户与所述阀F10之间的所述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上连接有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所述一号机用户与所述阀F5之间的所述第一输送管上连接有第
一连通管的一端,所述二号机用户与所述阀F6之间的所述第二输送管上连接有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设置有阀F8,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设置有阀F7;所述阀F7左端的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连接有第一分支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分支管的另一端与阀F1、泵B1之间的所述第一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相连,所述第一分支管的另一端还与阀F2、泵B1之间的所述第二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相连,所述第一分支管上设置有阀F11;所述阀F7右端的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连接有第二分支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分支管的另一端与阀F4、泵B2之间的所述第一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相连,所述第二分支管的另一端还与阀F3、泵B2之间的所述第二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相连,所述第二分支管上设置有阀F12。
[0005]所述第一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一端与所述一号机凝汽器连接的一段上设置有阀F14,所述第二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与所述一号机凝汽器连接的一段上设置有阀F15。
[0006]所述第一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一端与所述二号机凝汽器连接的一段上设置有阀F19,所述第二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与所述二号机凝汽器连接的一段上设置有阀F18。
[0007]所述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一端与所述一号机凝汽器连接的两段上分别设置有阀F13、阀F16,所述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一端与所述二号机凝汽器连接的两段上分别设置有阀F17、阀20。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互联降耗的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两台机组双机运行或单机运行且停运侧机组凉水塔盆无检修任务时,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运行:(1)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

阀F1、F2

泵B1

阀F5、F7

一号机用户、二号机用户

阀F9、F10

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2)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

阀F3、F4

泵B2

阀F6、F7

一号机用户、二号机用户

阀F9、F10

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3)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

阀F1、F2

泵B1

阀F5、F7

一号机用户、二号机用户

阀F8、F10

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4)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

阀F3、F4

泵B2

阀F6、F7

一号机用户、二号机用户

阀F8、F9

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两台机组运行期间,有以上四种运行方式,仅通过阀门即可实现运行方式的灵活变化,且两台机组仅需运行一台开冷水泵即可;一号机组侧塔盆有检修任务需要倒换水时,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

阀F1、F2

泵B1

阀F5、F7

一号机用户、二号机用户

阀F8、F10

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二号机组侧塔盆有检修任务需要倒换水时,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

阀F3、F4

泵B2

阀F6、F7

一号机用户、二号机用户

阀F8、F9

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保证将待检修侧塔盆水切至运行机组侧塔盆,同时两台机仍旧运行一台开冷水泵,运行方式灵活且节能;一号机组启停时,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

阀F3、F4

泵B2

阀F6、F7

一号机用户、二号机用户、阀F11

阀F9、F10、阀F1(F2)

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一号机凝汽器,二号机组启停时,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联降耗的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它包括一号机凝汽器(1)、二号机凝汽器(4)、一号机组侧塔盆(2)和二号机组侧塔盆(3),其特征在于:第一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5)的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两段,一段连接有所述一号机凝汽器(1),另一段连接泵(B1)的入口端,该段上设置有阀(F1);第二一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6)的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两段,一段连接有所述一号机凝汽器(1),另一段连接所述泵(B1)的入口端,该段上设置有阀(F2);第一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18)的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两段,一段连接有所述二号机凝汽器(4),另一段连接泵(B2)的入口端,该段上设置有阀(F4);第二二号机循环水进水母管(17)的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两段,一段连接有所述二号机凝汽器(4),另一段连接所述泵(B2)的入口端,该段上设置有阀(F3);所述泵(B1)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输送管(7)连接有一号机用户(9),所述第一输送管(7)上设置有阀(F5),所述一号机用户(9)连接有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8)的一端,所述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8)的另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三段,其中两段与所述一号机凝汽器(1)连接,另一段与所述一号机组侧塔盆(2)相连;所述泵(B2)的出口端通过第二输送管(16)连接有二号机用户(14),所述第二输送管(16)上设置有阀(F6),所述二号机用户(14)连接有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15)的一端,所述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15)的另一端分为均与其主管相连的三段,其中两段与所述二号机凝汽器(4)连接,另一段与所述二号机组侧塔盆(3)相连;所述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8)与所述一号机用户(9)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阀(F9),所述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15)与所述二号机用户(14)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阀(F10),所述一号机用户(9)与所述阀(F9)之间的所述一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8)上连接有第二连通管(13)的一端,所述二号机用户(14)与所述阀(F10)之间的所述二号机循环水回水母管(15)上连接有所述第二连通管(13)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彦涛刘国友高太振王长海赵洪峰焦仁杰胡火魁李永伟王晓明崔金富任天骄牛永峰段艳峰闫永民王泉颜龙安福星吕传奇刘建新李春雷王文博张科武永弘孙诚毋泽晓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渑池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