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51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集成灶,该集成灶包括集成设置的灶具和吸油烟机,吸油烟机包括壳体、风机和油烟过滤装置,油烟过滤装置包括驱动构件、两个第一盘状构件、连接构件、过滤构件和储油构件,驱动构件能够驱动第一盘状构件转动;两个第一盘状构件通过连接构件连接;过滤构件设置于两个第一盘状构件之间;油烟过滤装置具有集油区以便收集附着于过滤构件上的油液;储油构件设置在对应于集油区的位置,以便将聚集至集油区的油液转存至储油构件内。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过滤构件的上油液可以朝向集油区聚集,集油区的油液可以滴落到储油构件内,既能够避免出现油液堵塞过滤构件的过滤间隙的情况,又无需经常性地清洗过滤构件。洗过滤构件。洗过滤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器设备
,具体提供一种集成灶。

技术介绍

[0002]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
[0003]集成灶主要包括灶具和吸油烟机,吸油烟机主要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风机和过滤构件,其中,风机包括电机、蜗壳和风轮,接通风机的电源后,电机驱动风轮旋转,使风机的壳体内形成负压,从而将灶具上方的油烟吸入风机的内部,油烟经过过滤构件时,油烟中的油脂被截流,过滤后的油烟进入风机壳体的内部,然后进入风机的蜗壳内,最后沿固定的通路排出。
[0004]公开号为CN103557543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油烟净化功能的油烟机,包括机体、滤网及设于机体内的风机,机体具有进风口,滤网设于该进风口,机体内设有一过滤器,该过滤器包括圆筒、电机及过滤部件,圆筒能转动地设置于机体内;过滤部件设于圆筒外周并内部具有过滤间隙;过滤部件为钢丝圈,该钢丝圈由布置圆筒外周的多根钢丝构成,相邻的钢丝之间形成过滤间隙。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圆筒状的过滤器,该过滤器由钢丝圈构成,当油烟流经过滤器时,油烟中的油脂被过滤器截流,油脂附着在钢丝圈上,随着油烟机的使用,聚集在钢丝圈上的油脂越来越多,油脂聚集成油液,为例避免油液对钢丝圈的过滤间隙造成堵塞,需要经常性地将过滤器从机体上拆卸下来,然而,由于过滤器一般设置在机体的内部,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拆卸,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5]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圆筒状的过滤构件需要经常性地从吸油烟机上卸下来进行清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烟过滤装置,所述吸油烟机包括:壳体,其内设置有排烟通道;风机,其与所述排烟通道连通;以及油烟过滤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排烟通道内;其中,所述油烟过滤装置包括:驱动构件;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盘状构件,所述第一盘状构件在所述驱动构件的驱动下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构件,其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盘状构件之间以便将二者连接;以及过滤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盘状构件之间的多根丝状构件,所述多根丝状构件仅沿所述第一盘状构件的周向分布,从而在相邻的所述丝状构件之间形成具有过滤功能的间隙;其中,所述油烟过滤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集油区,以便收集附着于所述丝状构件上的油液;所述油烟过滤装置还包括储油构件,所述储油构件设置在所述油烟过滤装置对应于所述集油区的位置,以便将聚集至所述集油区的油液转存至所述储油构件内。
[0007]在上述油烟过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油构件设置在所述集油区的下方
且所述储油构件的顶部设置成开口状,以便使聚集至所述集油区的油液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直接滴落至所述储油构件内。
[0008]在上述油烟过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油构件在对应于开口状的位置设置有聚拢空间,所述集油区的至少一部分自由容纳在所述聚拢空间内,以便更好地收集随着所述集油区的转动从所述集油区甩落的油液。
[0009]在上述油烟过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油构件与所述壳体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以便于将所述储油构件从所述壳体内移出或者将所述储油构件装入所述壳体内。
[0010]在上述油烟过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油构件以可推拉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0011]在上述油烟过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油烟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盘状构件,其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盘状构件之间的中间区域以便对所述多根丝状构件进行支撑。
[0012]在上述油烟过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丝状构件在所述第二盘状构件的两侧的部分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盘状构件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以便使所述丝状构件上的油液能够随着所述过滤构件的转动沿着所述丝状构件从所述第二盘状构件分别朝向相应侧的所述第一盘状构件流动,从而在所述过滤装置靠近所述两个第一盘状构件的位置各形成一个集油区。
[0013]在上述油烟过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丝状构件靠近所述第一盘状构件的部分与靠近所述第二盘状构件的部分具有高度差,以便使所述丝状构件上的油液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第一盘状构件或所述第二盘状构件,从而在所述过滤装置靠近所述两个第一盘状构件和所述第二盘状构件的位置各形成一个集油区。
[0014]在上述油烟过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盘状构件的周向分布的多个条形结构。
[0015]在上述油烟过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条形结构为条形叶片,以便所述第一盘状构件借助于油烟对所述条形叶片的迎风面的冲击力自然转动。
[0016]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油烟过滤装置上设置集油区,以便收集附着于丝状构件上的油液,也就是说,丝状构件的油液能够朝着集油区聚集,这样一来,就能够将附着于丝状构件上的油液聚集起来,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油烟过滤装置还包括储油构件,储油构件设置在油烟过滤装置对应于集油区的位置,以便将聚集至集油区的油液转存至储油构件内。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过滤构件的上油液可以朝向集油区聚集,集油区的油液可以转存至储油构件内,既能够避免出现油液堵塞过滤构件的过滤间隙的情况,又无需经常性地清洗过滤构件,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7]进一步地,储油构件设置在集油区的下方,且储油构件的顶部设置成开口状,以便集油区的油液可以直接滴落至储油构件内。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集油区的油液可以直接滴落至储液构件内,无需在集油区与储油构件之间设置导油的构件,减少了一个构件,从而节省了成本。
[0018]进一步地,储油构件在对应于开口状的位置设置有聚拢空间,集油区的至少一部分自由容纳在聚拢空间内,以便更好地收集随着集油区的转动从集油区甩落的油液。通过这样的设置,当驱动构件驱动过滤构件转动时,从集油区上甩落下来的油液可以落入聚拢空间内,防止油液被甩落至排烟通道的内壁上。
[0019]进一步地,储油构件与壳体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以便于将储油构件从壳体内移出或者将储油构件装入壳体内。通过这样的设置,在需要对储油构件内的油液进行处理时,用户可以非常轻松地将储油构件从壳体内移出,并且,在将储油构件内的油液清理后,还可以非常轻松地将储油构件装入壳体内。
[0020]进一步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盘状构件,第二盘状构件设置在两个第一盘状构件之间的中间区域以便对多根丝状构件进行支撑。通过第二盘状构件对丝状构件进行支撑加强,能够提高丝状构件的稳定性,保证过滤装置正常运行。
[0021]进一步地,丝状构件在第二盘状构件的两侧的部分分别与两个第一盘状构件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以便使丝状构件上的油液能够随着过滤构件的转动沿着丝状构件从第二盘状构件分别朝向相应侧的第一盘状构件流动,从而在过滤装置靠近两个第一盘状构件的位置各形成一个集油区。通过这样的设置,当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灶,包括集成设置的灶具和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机包括:壳体,其内设置有排烟通道;风机,其与所述排烟通道连通;以及油烟过滤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排烟通道内;其中,所述油烟过滤装置包括:驱动构件;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盘状构件,所述第一盘状构件在所述驱动构件的驱动下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构件,其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盘状构件之间以便将二者连接;以及过滤构件,其包括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盘状构件之间的多根丝状构件,所述多根丝状构件仅沿所述第一盘状构件的周向分布,从而在相邻的所述丝状构件之间形成具有过滤功能的间隙;其中,所述油烟过滤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集油区,以便收集附着于所述丝状构件上的油液;所述油烟过滤装置还包括储油构件,所述储油构件设置在所述油烟过滤装置对应于所述集油区的位置,以便将聚集至所述集油区的油液转存至所述储油构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构件设置在所述集油区的下方且所述储油构件的顶部设置成开口状,以便使聚集至所述集油区的油液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直接滴落至所述储油构件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构件在对应于开口状的位置设置有聚拢空间,所述集油区的至少一部分自由容纳在所述聚拢空间内,以便更好地收集随着所述集油区的转动从所述集油区甩落的油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构件与所述壳体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以便于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成冲宋尚义邓鹏飞王秀飞李承鹏张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