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音箱的多层叠板隧道式导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38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音箱的多层叠板隧道式导音结构,包括多层叠加的导音板,每层导音板上设有导音腔和与所述导音腔连通的导音隧道,所述导音腔和所述导音隧道贯穿所述导音板,所述导音腔为拱门形状,所述导音腔的上部为圆弧形,所述导音腔的下部为方形,所述导音隧道呈蛇形弯折设置,所述导音腔和所述导音隧道的转弯处均为圆弧形,声音从所述导音腔经所述导音隧道发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减少声音的折返,从而减少了传送中的干涉,保证了声音传送的顺畅,以及通过增加导音腔和导音隧道的截面积,调整导音隧道的方向与形式,进而保证声音能量所需的横截面积,既保证了声音传送的能量,还提升了音质,还能满足不同外观产品的声学结构。的声学结构。的声学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音箱的多层叠板隧道式导音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音箱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音箱的多层叠板隧道式导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音箱的导音结构都是采用“倒相式”和“密封式”等常规设计思路,音质平平,且不能设计的很薄,体积也偏大,声音中含有较大的“箱味”声染色比较严重,音质较差。对于“倒相式”结构实际上是利用亥姆赫兹谐振原理,在较低频率产生一个谐振峰,这个谐振峰会产生较大的声染色(箱味)。对于“密封式”结构实际箱体变成了一个大的气垫,气垫产生的压缩会使声音瞬性较差,声音模糊,且整个音箱灵敏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技术而学习。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音箱的多层叠板隧道式导音结构,以提升音质。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音箱的多层叠板隧道式导音结构,包括多层叠加的导音板,每层导音板上设有导音腔和与所述导音腔连通的导音隧道,所述导音腔和所述导音隧道贯穿所述导音板,所述导音腔为拱门形状,所述导音腔的上部为圆弧形,所述导音腔的下部为方形,所述导音隧道呈蛇形弯折设置,所述导音腔和所述导音隧道的转弯处均为圆弧形,声音从所述导音腔经所述导音隧道发出。
[0006]所述导音隧道的末端为出音口,所述出音口位于所述导音板的表面。
[0007]所述导音隧道位于所述导音腔的上方,所述导音隧道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末端与所述导音腔底部侧面连通。
[0008]所述导音隧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五个主体段,五个主体段呈蛇形弯折排列,五个主体段分别为第一主体段、第二主体段、第三主体段、第四主体段和第五主体段,第一主体段的末端为出音口,第五主体段的末端延伸出延伸段。
[0009]所述导音腔和所述导音隧道为一体成型。
[0010]相邻两个导音板之间粘合连接。
[0011]本技术中声音从导音腔经导音隧道发出,声音是由机械振动产生,并以声波进行传播,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由于导音腔和导音隧道的转弯处均为圆弧形,而圆弧形设计能够改变声波被反射的方向,从而能够减少声音的折返,从而减少了传送中的干涉,保证了声音传送的顺畅。同时,声能的传播与传播路径的截面积有关,采用多层叠加的导音板,增加了导音腔和导音隧道的厚度,从而增加了导音腔和导音隧道的截面积,进而保证声音能量所需的横截面积,从而保证了声音传送的能量。本技术中通过减少声音的折返,从而减少了传送中的干涉,保证了声音传送的顺畅,以及通过调整导音腔和导音隧
道的截面积,调整导音隧道的方向与形式,进而保证声音能量所需的横截面积,既保证了声音传送的能量,还提升了音质,还能满足不同外观产品的声学结构。
附图说明
[0012]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层导音板叠加的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导音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用于音箱的多层叠板隧道式导音结构,该导音结构包括多层叠加的导音板100,本实施例中共有五层导音板100,但不限于五层,五层导音板100上下叠加在一起,相邻两个导音板100之间粘合连接。每层导音板100的方向与形式可以不同。
[0016]每层导音板上设有导音腔110和导音隧道120,导音腔110和导音隧道120连通,导音腔110和导音隧道120贯穿导音板100,导音腔110和导音隧道120贯穿导音板100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相邻两个导音板上的导音腔110连通,相邻两个导音板上的导音隧道120连通,这样五层导音板100上的导音腔110是连通的,五层导音板100上的导音隧道120是连通的,形成一个导音结构。
[0017]五层导音板的形状、大小相同,五层导音板上的导音腔110的形状、大小相同,五层导音板上的导音隧道120的形状、大小相同。导音腔和导音隧道为一体成型。
[0018]导音腔110为拱门形状,导音腔110的上部为圆弧形,导音腔110的下部为方形,圆弧形与方形连接处为相切关系,即上部为半圆弧形,导音隧道120呈蛇形弯折设置,导音腔110和导音隧道120的转弯处(图2中的标号1为导音腔110转弯处,图2中的标号2、3、4、5、6、7、8、9、10、11、12和13为导音隧道120转弯处)均为圆弧形,声音从导音腔110经导音隧道120发出,即发声源位于导音腔110内,声音从导音腔110进入导音隧道120后,再通过导音隧道120传导,最后从出音口发出。
[0019]本技术中声音从导音腔经导音隧道发出,声音是由机械振动产生,并以声波进行传播,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由于导音腔和导音隧道的转弯处均为圆弧形,而圆弧形设计能够改变声波被反射的方向,从而能够减少声音的折返,从而减少了传送中的干涉,保证了声音传送的顺畅。同时,声能的传播与传播路径的截面积有关,采用多层叠加的导音板,增加了导音腔和导音隧道的厚度,从而增加了导音腔和导音隧道的截面积,进而保证声音能量所需的横截面积,从而保证了声音传送的能量。
[0020]本技术中多层叠板指多层叠加的导音板,隧道式指导音隧道及其结构形状。
[0021]本技术中通过减少声音的折返,从而减少了传送中的干涉,保证了声音传送的顺畅,以及通过增加导音腔和导音隧道的截面积,进而保证声音能量所需的横截面积,保证了声音传送的能量,从而提升了音质。
[0022]在扬声器没有装入箱体之前,扬声器的正面辐射声音相位与背面辐射声音相位相
反,声音抵消,俗称“声短路”。本技术中,扬声器后面的反相声音,在导音腔内发声,声音从导音腔传到导音隧道后,通过导音隧道的各个圆弧形转弯处反射,最终到出音口发出,使扬声器后面发出的声音与前面发出的声音相位一致,减少声音抵消。另外,通过多层导音板叠加到一定厚度,增加导音腔和导音隧道的截面积,达到传输声音能量所需的横截面积。
[0023]导音隧道120的末端为出音口130,出音口130位于导音板100的表面。
[0024]导音隧道120位于导音腔110的上方,导音隧道120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段126,延伸段126的末端与导音腔110底部侧面连通。
[0025]导音腔位于导音板底部,出音口位于导音板顶部侧面。
[0026]本实施例中,导音隧道120包括依次连通的五个主体段,五个主体段呈蛇形弯折从左至右排列,五个主体段分别为第一主体段121、第二主体段122、第三主体段123、第四主体段124和第五主体段125,第一主体段121的末端为出音口130,第五主体段125的末端延伸出延伸段12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音箱的多层叠板隧道式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叠加的导音板,每层导音板上设有导音腔和与所述导音腔连通的导音隧道,所述导音腔和所述导音隧道贯穿所述导音板,所述导音腔为拱门形状,所述导音腔的上部为圆弧形,所述导音腔的下部为方形,所述导音隧道呈蛇形弯折设置,所述导音腔和所述导音隧道的转弯处均为圆弧形,声音从所述导音腔经所述导音隧道发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音箱的多层叠板隧道式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隧道的末端为出音口,所述出音口位于所述导音板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音箱的多层叠板隧道式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隧道位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光为刘春林宋小威谢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声华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