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俊莹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22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外侧固定安装有弹性束紧网套,所述弹性束紧网套外侧表面接近两端处均固定安装有加固环,所述内管内部接近两端处均活动嵌入安装有旋转叶片,所述内管外侧固定套设有外管,所述外管内侧表面与所述加固环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内侧表面接近两端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内管两端的限位环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旋转叶片与所述限位环活动连接,所述弹性束紧网套内侧表面为弧形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能够减缓管道受到的冲击,减少管道外部受到的重力,避免压迫管道发生破裂,且管道在使用时,自动将内壁残留的微生物清理掉。自动将内壁残留的微生物清理掉。自动将内壁残留的微生物清理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

技术介绍

[0002]水管是供水的管道,现代装修水管都是采用埋墙式施工,水管的分类有三种,第一类是金属管,如内搪塑料的热镀铸铁管、铜管、不锈钢管等,第二类是塑复金属管,如钢塑复合管,铝塑复合管等,第三类是塑料管,如PB 管、PP

R管等,过去,用于供水的管道主要是铸铁管,室外主要用砂模铸铁管,室内用的是镀锌铸铁管,但是由于使用几年之后容易产生大量锈垢,滋生细菌,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逐步限制热镀铸铁管的使用,推广使用铝塑复合管、新型塑料管等;
[0003]公告号为:CN208670305U,公布的一种“一种高强度防冻水管,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聚乙烯层、铝管层、第二聚乙烯层、弹性橡胶层,铝管层的径向截面为波纹状,弹性橡胶层与第二聚乙烯层之间设有聚丙烯短纤维层,弹性橡胶层中设有若干条形腔,条形腔沿弹性橡胶层轴向延伸且两端封闭,若干条形腔沿弹性橡胶层周向间隔均匀分布。本技术的铝管层为波纹状,有益于提高水管的抗压强度,内部的弹性橡胶层、聚丙烯短纤维层以及弹性橡胶层中的条形腔都可以起到防冻效果,降低水管被撑开变形、甚至被撑爆的概率”,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弊端,管道受到水流的冲击下发生形变,会使管道破裂,管道外部受到的重力同样会压迫管道发生破裂,且管道在长时间使用后,内壁会残留微生物,不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外侧固定安装有弹性束紧网套,所述弹性束紧网套外侧表面接近两端处均固定安装有加固环,所述内管内部接近两端处均活动嵌入安装有旋转叶片。
[0007]优选的,所述内管外侧固定套设有外管。
[0008]优选的,所述外管内侧表面与所述加固环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内管内侧表面接近两端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内管两端的限位环的数量均为两个。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叶片与所述限位环活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弹性束紧网套内侧表面为弧形面,且与所述内管外侧表面紧密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水流从内管内部穿过,经过旋转叶片时,在叶片的弧度作用下推动旋转叶片转动,同时也使水流转动,转动的水流增加了其在内管内侧表面的流动时间,使内
管内侧表面吸附的微生物受到的冲击力增大,将吸附的微生物冲掉,沿着水流排出外界,在水流冲击内管时,弹性束紧网套将内管束缚,避免内管向外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减缓内管受到的冲击,加固环减小外界对内管的压力,避免压迫管道发生破裂,同时加固环将旋转叶片和限位环套住,避免两者受到外力发生形变,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两个加固环之间留有一段距离,可以使管道弯曲,使管道便于使用和操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的整体结构拆分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的剖面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的旋转叶片与限位环整体结构视图。
[0018]图中:1、内管;101、限位环;102、外管;2、弹性束紧网套;3、加固环;4、旋转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包括内管1,内管1外侧固定安装有弹性束紧网套2,弹性束紧网套2外侧表面接近两端处均固定安装有加固环3,内管1内部接近两端处均活动嵌入安装有旋转叶片4;
[0022]内管1外侧固定套设有外管102;外管102内侧表面与加固环3固定连接;内管1内侧表面接近两端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01,内管1两端的限位环 101的数量均为两个;旋转叶片4与限位环101活动连接,水流从内管1内部穿过,经过旋转叶片4时,在叶片的弧度作用下推动旋转叶片4转动,同时也使水流转动,转动的水流增加了其在内管1内侧表面的流动时间,使内管1 内侧表面吸附的微生物受到的冲击力增大,将吸附的微生物冲掉;弹性束紧网套2内侧表面为弧形面,且与内管1外侧表面紧密贴合,弹性束紧网套2 将内管1束缚,避免内管1向外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减缓内管1受到的冲击,加固环3减小外界对内管1的压力,避免压迫管道发生破裂,同时加固环3 将旋转叶片4和限位环101套住,避免两者受到外力发生形变,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两个加固环3之间留有一段距离,可以使管道弯曲,使管道便于使用和操作。
[0023]实施例二: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在使用时,水流从内管1内部穿过,经过旋转叶片4时,在叶片的弧度作用下推动旋转叶片4转动,同时也使水流转动,转动的水流增加了其在内管1内侧表面的流动时间,使内管1内侧表面吸附的微生物受到的冲击力增大,将吸附的微生物冲掉,沿着水流排出外界,在水流冲击内管1时,弹性束紧网套2 将内管1束缚,避免内管1向外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减缓内管1受到的冲击,加固环3减小外界对内管1的压力,避免压迫管道发生破裂,同时加固环3 将旋转叶片4和限位环101套住,避免两者受到外力发生形变,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两个加固环3之间留有一段距
离,可以使管道弯曲,使管道便于使用和操作。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所述内管(1)外侧固定安装有弹性束紧网套(2),所述弹性束紧网套(2)外侧表面接近两端处均固定安装有加固环(3),所述内管(1)内部接近两端处均活动嵌入安装有旋转叶片(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外侧固定套设有外管(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用高强度引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2)内侧表面与所述加固环(3)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莹孙玉丽
申请(专利权)人:宋俊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