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籽用南瓜栽培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106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籽用南瓜栽培施肥装置,涉及南瓜栽培技术领域,包括施肥装置本体、肥料槽和推杆,所述施肥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肥料槽,所述肥料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肥料槽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压杆和支撑板的配合,带动挖土片和漏槽向下移动,再通过二号电机、活动杆和转盘的配合,带动挖土片旋转并进行挖土,同时肥料槽内腔的肥料均匀的通过导管和漏槽向下漏入挖土片挖出的沟槽中,避免了在对籽用南瓜施肥时,传统的施肥是通过人工或者机器进行撒肥,容易造成施入肥料不均匀,且容易挥发或者流失,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使得均匀的进行施肥,防止肥料流失,提高施肥装置的实用性。提高施肥装置的实用性。提高施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籽用南瓜栽培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南瓜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籽用南瓜栽培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籽用南瓜属于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其中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一种。籽用南瓜主要经济价值在于其种子的食用性,品种繁多,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多样。籽用南瓜是以种子作为主要食用器官的南瓜属作物的总称,其种子又称白瓜子,南瓜籽。籽用南瓜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理想的保健食用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越来越大,施肥是籽用南瓜丰产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籽用南瓜施肥一般包括底肥、追肥,追肥一般分三次,第一次在伸蔓期或封行前,结合中耕除草,第二次在膨果期,第三次视植株的生长情况在膨果期。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在对籽用南瓜施肥时,传统的施肥是通过人工或者机器进行撒肥,容易造成施入肥料不均匀,且容易挥发或者流失,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4]2、现有的施肥装置,不具备对多种肥料进行搅拌的功能,使得每次只能施用同一种肥料,导致降低施肥装置使用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籽用南瓜栽培施肥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便于均匀的进行施肥,防止肥料流失的特点,解决在对籽用南瓜施肥时,传统的施肥是通过人工或者机器进行撒肥,容易造成施入肥料不均匀,且容易挥发或者流失,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施肥装置,不具备对多种肥料进行搅拌的功能,使得每次只能施用同一种肥料,导致降低施肥装置使用效率的问题,以达到便于同时对南瓜施用多种不同的肥料,提高施肥装置的使用效率。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籽用南瓜栽培施肥装置,包括施肥装置本体、肥料槽和推杆,所述施肥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肥料槽,所述肥料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肥料槽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施肥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施肥机构。
[0008]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壁设置有搅拌槽。
[0009]所述施肥机构包括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挖土片。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肥料槽内腔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汽缸,所述一号汽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调节板,所述一号调节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一号调节板的另一侧且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二号调节板,所述二号调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汽缸,所述二号汽缸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肥料槽内腔的底部。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杆的外
壁,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外壁固定套接在搅拌槽的内腔。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施肥装置本体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槽,所述保护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保护槽的内腔,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固定套接在转盘的内壁。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肥料槽内腔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施肥装置本体的下方且活动套接有漏槽,所述漏槽的外壁固定套接在支撑板的内腔。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施肥装置本体底部的四周活动连接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腔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腔固定套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行走轮。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籽用南瓜栽培施肥装置,通过采用支撑板、液压杆、保护槽、漏槽、导管、二号电机、活动杆、转盘和挖土片的配合,通过液压杆和支撑板的配合,带动挖土片和漏槽向下移动,再通过二号电机、活动杆和转盘的配合,带动挖土片旋转并进行挖土,同时肥料槽内腔的肥料均匀的通过导管和漏槽向下漏入挖土片挖出的沟槽中,避免了在对籽用南瓜施肥时,传统的施肥是通过人工或者机器进行撒肥,容易造成施入肥料不均匀,且容易挥发或者流失,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使得均匀的进行施肥,防止肥料流失,提高施肥装置的实用性。
[0017]2、本技术提供一种籽用南瓜栽培施肥装置,通过采用转杆、一号调节板、一号汽缸、一号电机、二号调节板、二号汽缸、搅拌杆、振动器、橡胶块和搅拌槽的配合,通过一号电机带动转杆、搅拌杆和搅拌槽旋转,对肥料槽内腔不同的肥料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振动器和橡胶块的配合,带动搅拌槽产生振动,使得对肥料搅拌的更加均匀,不同的肥料再通过导管排出,避免了现有的施肥装置,不具备对多种肥料进行搅拌的功能,使得每次只能施用同一种肥料,导致降低施肥装置使用效率的问题,以达到便于同时对南瓜施用多种不同的肥料,提高施肥装置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肥料槽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搅拌槽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施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保护槽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挖土片的结构示侧视图;
[0024]图7为本技术支撑槽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0025]图中:1、施肥装置本体;2、肥料槽;3、搅拌机构;4、施肥机构;5、支撑槽;6、行走轮;7、支撑杆;8、固定套;9、缓冲弹簧;10、推杆;
[0026]31、转杆;32、一号调节板;33、一号汽缸;34、一号电机;35、二号调节板;36、二号汽
缸;37、搅拌杆;371、振动器;372、橡胶块;373、搅拌槽;
[0027]41、支撑板;42、液压杆;43、保护槽;44、漏槽;45、导管;431、二号电机;432、活动杆;433、转盘;434、挖土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籽用南瓜栽培施肥装置,包括施肥装置本体1、肥料槽2和推杆10,施肥装置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肥料槽2,肥料槽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0,肥料槽2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机构3,搅拌机构3包括有搅拌杆37,搅拌杆37的外壁设置有搅拌槽373,肥料槽2内腔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汽缸33,一号汽缸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调节板32,一号调节板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34,一号电机34的输出端延伸至一号调节板32的另一侧且固定连接有转杆31,转杆3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籽用南瓜栽培施肥装置,包括施肥装置本体(1)、肥料槽(2)和推杆(10),所述施肥装置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肥料槽(2),所述肥料槽(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槽(2)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机构(3),所述施肥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施肥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有搅拌杆(37),所述搅拌杆(37)的外壁设置有搅拌槽(373);所述施肥机构(4)包括有转盘(433),所述转盘(43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挖土片(4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籽用南瓜栽培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槽(2)内腔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汽缸(33),所述一号汽缸(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调节板(32),所述一号调节板(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34),所述一号电机(34)的输出端延伸至一号调节板(32)的另一侧且固定连接有转杆(31),所述转杆(3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二号调节板(35),所述二号调节板(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汽缸(36),所述二号汽缸(3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肥料槽(2)内腔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籽用南瓜栽培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杆(31)的外壁,所述搅拌杆(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振动器(371),所述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炳东敬宗桦苟治岐李晓莉张丽娟帅娜娜李欣
申请(专利权)人:环县治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