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臂长内镜下固定夹及其释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96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公开了一种可变臂长内镜下固定夹及其释放机构,可变臂长内镜下固定夹,在内镜下通过外部结构控制对组织夹闭固定,包括束缚件和夹子,夹子与束缚件活动连接;所述夹子具有锁闭和张开状态,在张开状态时由一端与夹子端部连接的控制件控制使夹子与束缚件之间进行相对滑动;并由外部结构控制束缚件使夹子锁闭,锁闭后外部结构与束缚件脱离接触使束缚件与夹子形成独立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活动的夹子与束缚件结构,并通过对夹子端部进行独立控制件控制,从而相较于现有的内镜下固定夹结构具有更好的灵活度从而降低操作难度,并在低成本的条件下实现夹臂伸缩可调的功能。夹臂伸缩可调的功能。夹臂伸缩可调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臂长内镜下固定夹及其释放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变臂长内镜下固定夹及其释放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原本无法直接获取病因和病灶情况的病情,都可以通过现有的医疗设备实现低影响或无影响地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准确获取到患者体内对应部位的实际情况。其中,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现代医学介入治疗手段,具体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0003]在ERCP手术时,在内镜下需要对部分组织进行切口扩张操作,当切口形成后,对应部位具有更大的摆动幅度,为了便于操作,则需要采用一次性的闭合夹进行夹持固定,从而防止在操作中部分切除的组织不规则摆动遮挡患处,影响操作。同时也会在其他处置过程中需要使用固定夹进行止血或其他操作,而现有的固定夹是一种端部等长的结构,具有旋转操作的功能,通过转动手持端的对应部件使其在内镜下转动,从而调整角度。
[0004]但操作过程中,组织内壁一直不断在活动,导致固定一个小目标组织需要使用多个固定夹,且固定效果并不理想,很考验医师的操作。而等长的夹臂也使得医师在操作时只能进行快速夹持固定,在内镜下无法调整释放机构的角度,一旦速度不及很可能固定失败,而固定失败后的夹子无法取下,只能是重新夹取固定,而在先的夹子可能会对其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臂长内镜下固定夹及其释放机构,通过可变臂长的固定架结构使得医师能够先用伸长的一端勾住组织内壁,然后再通过操作使其在合适的状态下锁闭固定,从而降低操作难度。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臂长内镜下固定夹,在内镜下通过外部结构控制对组织夹闭固定,包括束缚件和夹子,夹子与束缚件活动连接;
[0008]所述夹子具有锁闭和张开状态,在张开状态时由一端与夹子端部连接的控制件控制使夹子与束缚件之间进行相对滑动;
[0009]并由外部结构控制束缚件使夹子锁闭,锁闭后外部结构与束缚件脱离接触使束缚件与夹子形成独立一体结构。
[0010]值得说明的是,现有的固定夹是在内镜下使用线拉的释放机构进行操作释放。内镜下固定夹结构包括一个束缚件和夹子,夹子为单根金属条完整形成X 形状后,由束缚件固定其弯折端部,然后由释放机构推入内镜中进行释放。
[0011]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本申请中的夹子本身具有弹性,在推出管道后会自动向外扩张,扩张后其与束缚件活动连接,并由束缚件与控制件共同限制。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夹具有转动功能,通过操作对应的外部结构使其旋转从而调整角度。本申请为了以可实施和低成本的方式实现臂长可调的功能,则将原本的 X型夹子结构进行调整,使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端部,且整个夹子还是保持一体式结构设计,通过操作件控制使其与束缚件之间发生可控的相对滑动。
[0012]所谓的相对滑动,是指以束缚件与夹子活动连接处作为定点,而控制件带动夹子端部移动,使其能够相对于定点进行滑动。滑动和一体式夹子结构说明其一端伸长必然出现另一端缩短的情况,这种伸缩方式结构简单且实现方式可实施性较高,相较于其他伸缩机构,其成本较低,无需改变现有内镜结构,在原本具有较小尺寸的空间中不额外增加过多的机械结构。
[0013]同时,由于是相对滑动且每个端部均连接有控制件,则在一端伸长并勾住目标组织后,便可继续操作控制件或其他结构使其恢复原位,并通过外部结构拉动使其固定锁闭。而锁闭后与现有技术相同是,外部结构能够直接通过增加外力的方式直接与其脱离连接,而束缚件始终给予夹子限制效果,使其保持稳定夹持状态。
[0014]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束缚件包括端部具有通孔的控制管鞘,所述夹子为具有一个弯折部的U型结构,所述弯折部穿过通孔并由通孔限制进行滑动。
[0015]值得说明的是,U型结构是指其为单条金属件或具有较好弹性的高分子材料通过弯折形成的一体式结构,而弯折部则是与控制管鞘固定连接的部位,弯折部两端即为夹子的夹臂,夹臂端部具有可勾住组织的结构。由于是具有两个端部的一体式结构,可将其设置为变径结构,弯折部具有可穿过通孔的宽度,而在夹臂上设置一个凸块或增加宽度的方式限制其滑动距离,从而防止整个夹子与控制管鞘脱离接触。
[0016]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束缚件还包括管状的夹套,所述夹套套设在控制管鞘外部;
[0017]控制管鞘带有通孔的端部处于夹套外时所述夹子与控制管鞘活动连接;
[0018]通过外部结构带动使带有通孔的端部由进入夹套内使夹子锁闭。
[001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夹套内具有第一卡段和第二卡段,所述控制管鞘带有通孔的端部进入第一卡段时所述夹子在保持张开状态下与束缚件固定连接,当控制管鞘带有通孔的端部进入第二卡段时所述夹子锁闭。
[0020]夹套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其内部具有的空间用于容纳控制管鞘和由控制管鞘带入的部分夹子结构。与现有的固定夹相同的是,外部结构均是通过拖动控制管鞘使其端部和部分夹子进入夹套中实现固定和锁闭控制,但由于本申请中的控制管鞘的端部与夹子活动连接,则通过两段式内部结构设计,可实现两段式固定方式,也就是上述内容中的第一卡段和第二卡段。
[002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管鞘的通孔内壁为内凹弧面,所述夹子的弯折部的截面为U型,具有与内凹弧面贴合的凸面;通孔内还具有一个与弯折部凹面贴合的顶件,由顶件将弯折部抵在通孔的内凹
弧面上。
[0022]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并未对通孔与夹子弯折部进行结构限定,则包含有多种固定连接方式,例如通孔尺寸大于弯折部的最大宽度,使得夹子与控制管鞘之间具有较小的连接限位效果,夹子可随意滑动。而通孔尺寸小于弯折部最大宽度,则可通过调节通孔对夹子的夹紧程度来提供不同的滑动阻尼。
[0023]但由于该产品尺寸较小,由于加工精度的问题容易无法通过宽度控制来实现较好的阻尼调节,一旦夹紧力较大,外部操作控制件控制夹子左右伸缩的阻力较大,很容易造成控制件断裂的问题,从而无法进行伸缩调节。
[0024]则进一步地,本申请中通过扩大通孔宽度,在保证夹子与控制管鞘之间具有较高自由度的前提下,通过内凹弧面和凸面的配合实现一定的限位滑动效果,同时将夹子弯折部设计为U型截面结构,能够提高其一定的结构强度,在多次控制伸缩中能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其截面特征,在通孔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臂长内镜下固定夹,在内镜下通过外部结构控制对组织夹闭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束缚件和夹子(8),夹子(8)与束缚件活动连接;所述夹子(8)具有锁闭和张开状态,在张开状态时由一端与夹子(8)端部连接的控制件控制使夹子(8)与束缚件之间进行相对滑动;并由外部结构控制束缚件使夹子(8)锁闭,锁闭后外部结构与束缚件脱离接触使束缚件与夹子(8)形成独立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臂长内镜下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件包括端部具有通孔的控制管鞘(7),所述夹子(8)为具有一个弯折部(8.3)的U型结构,所述弯折部(8.3)穿过通孔并由通孔限制进行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臂长内镜下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件还包括管状的夹套(6),所述夹套(6)套设在控制管鞘(7)外部;控制管鞘(7)带有通孔的端部处于夹套(6)外时所述夹子(8)与控制管鞘(7)活动连接;通过外部结构带动使带有通孔的端部由进入夹套(6)内使夹子(8)锁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臂长内镜下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6)内具有第一卡段(6.1)和第二卡段(6.2),所述控制管鞘(7)带有通孔的端部进入第一卡段(6.1)时所述夹子(8)在保持张开状态下与束缚件固定连接,当控制管鞘(7)带有通孔的端部进入第二卡段(6.2)时所述夹子(8)锁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臂长内镜下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鞘(7)的通孔内壁为内凹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捷黄尚卿史惠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