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及定位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91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件及定位连接结构,属于连接结构技术领域。连接件包括杆部,所述杆部依次穿入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所述杆部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和所述第二工件连接;对位单元,连接于所述固定单元,所述对位单元的外径不同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外径,所述对位单元用于插设于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以将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对位。有益效果:通过将定位功能及紧固功能集成至一个零件上,使整机成本较低,且能够提高装配效率。且能够提高装配效率。且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件及定位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及定位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中通常会涉及到两个壳体之间的连接,因此,需要使用连接件对两个壳体进行定位并固定连接,以使两个壳体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较好。
[0003]目前,连接件包括定位件及紧固件。其中,在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先使用定位件,例如定位套筒、定位销钉等对两个壳体进行预定位;再使用紧固件例如螺钉等,以用于对两个壳体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两个壳体之间的连接。
[0004]由于定位件与紧固件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零件,一方面需要投入的零件数量较多,导致整机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先使用定位件进行定位,再使用紧固件进行连接紧固,导致壳体的装配过程较为复杂,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件,其能够提高装配效率,且整机成本较低。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
[0008]杆部,所述杆部依次穿入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
[0009]所述杆部包括:
[0010]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和所述第二工件连接;
[0011]对位单元,连接于所述固定单元,所述对位单元的外径不同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外径,所述对位单元用于插设于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以将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对位。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为与所述第二工件连接的螺纹连接段。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对位单元为圆柱体,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上对应设有适于所述圆柱体插入的圆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圆孔间隙配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头部,所述头部对所述第一工件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头部设于所述对位单元的外端或者所述固定单元的外端。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头部设于所述对位单元的外端,所述对位单元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外径。
[0017]进一步地,所述头部设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外端,所述固定单元的外径大于所述对位单元的外径。
[0018]进一步地,所述杆部还包括导向段,所述导向段设于所述对位单元的轴向两端。
[0019]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定位连接结构,其装配效率较高,且整机成本较低。
[0020]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1]一种定位连接结构,包括:
[0022]第一工件,其内设置有第一孔;
[0023]第二工件,其内设置有第二孔;
[0024]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所述对位单元插设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
[0025]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工件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工件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所述第二孔。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通过使连接件的杆部依次穿过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杆部的固定单元包括用于和第二工件连接的连接结构,且对位单元连接于固定单元,对位单元的外径不同于固定单元的外径,对位单元用于插设于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以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对位,并使第二工件连接至连接结构,以实现第一工件相对于第二工件的固定连接;该连接件能够将定位功能及紧固功能集成至一个零件上,不需使定位功能及紧固功能分别依靠于定位件与紧固件两个相互独立的零件;一方面使需要投入的零件数量较小,使整机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在装配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先使用定位件进行定位,再使用紧固件进行连接紧固,从而使装配过程较为简单,使装配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定位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1

杆部;111

固定单元;1111

螺纹连接段;112

对位单元;113

导向段;114

避位槽;12

头部;121

限位台;122

旋拧部;
[0032]2‑
第一工件;21

第一孔;3

第二工件;31

第二孔;32

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34]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己。在整个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示同样的元件。
[0035]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6]目前,连接件包括紧固件及定位件。其中,在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先使用定位件,以用于对两个工件进行定位;再使用紧固件,以用于对两个工件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两个
工件之间的连接;然而由于定位件与紧固件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零件,一方面需要投入的零件数量较多,导致整机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先使用定位件进行定位,再使用紧固件进行连接紧固,导致工件的装配过程较为复杂,装配效率低。
[0037]对此,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工件2和第二工件3。连接件包括杆部11,杆部11依次穿入第一工件2和第二工件3;具体地,杆部11包括固定单元111及对位单元112;其中,固定单元111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和第二工件3连接;对位单元112连接于固定单元111,对位单元112的外径不同于固定单元111的外径,对位单元112用于插设于第一工件2和第二工件3,以将第一工件2和第二工件3进行对位。
[0038]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改变了连接件的结构,使对位单元112的外径不同于固定单元111的外径,并将对位单元112插设于第一工件2和第二工件3,以实现对第一工件2和第二工件3的定位;同时在杆部11的固定单元111上设置用于与第二工件3连接的连接结构,以实现第一工件2相对于第二工件3的固定连接;将定位功能及连接功能均集成至连接件单个零件上,不需使采用两个独立的零部件分别实现定位功能和固定功能,由此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整机成本,同时简化了组装过程,提高了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工件(2)和第二工件(3),所述连接件包括:杆部(11),所述杆部(11)依次穿入所述第一工件(2)和所述第二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11)包括:固定单元(111),所述固定单元(111)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和所述第二工件(3)连接;对位单元(112),连接于所述固定单元(111),所述对位单元(112)的外径不同于所述固定单元(111)的外径,所述对位单元(112)用于插设于所述第一工件(2)和所述第二工件(3)以将所述第一工件(2)和所述第二工件(3)对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与所述第二工件(3)连接的螺纹连接段(111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单元(112)为圆柱体,所述第一工件(2)和所述第二工件(3)上对应设有适于所述圆柱体插入的圆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圆孔间隙配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头部(12),所述头部(12)对所述第一工件(2)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头部(12)设于所述对位单元(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尹香帅雒悦豪高先哲张凤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