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外层管道端口连接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087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内外层管道端口连接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件本体,所述密封件本体由遇水膨胀的异性橡胶制成,所述密封件本体的两侧分别布设有外侧抵齿和内侧抵齿,通过外侧抵齿和内侧抵齿分别抵在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上,所述密封件本体上对应每个内侧抵齿均设有凹坑,所述内侧抵齿安装在凹坑内,且内侧抵齿的顶部伸出到凹坑外。能够将旧管道和修复管道之间的缝隙填满,提高旧管道与修复管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避免水流出。避免水流出。避免水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外层管道端口连接的密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外层管道端口连接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排水管道修复时,会在旧管道上内套或者外套修复管道,但是,旧管道和修复管道存在直径差,不能形成一体,两管道之间存在缝隙,缝隙容易进水,导致密封效果不好,如不进行解决在质量上存在很大的隐患,也无法将排出的水引向指定的地方。
[0003]传统的处理方法就是在旧管道和修复管道的连接端口处抹快干水泥,由于缝隙较小,快干水泥不容易进去,裸露在外面的还可能会脱离,存在隐患。同时,旧管道和修复管道之间还可能由于重力的影响,导致底部的缝隙大于顶部的缝隙,导致底部缝隙更小,更不容易填入快干水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用于内外层管道端口连接的密封装置,能够将旧管道和修复管道之间的缝隙填满,提高旧管道与修复管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避免水流出。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内外层管道端口连接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件本体,所述密封件本体由遇水膨胀橡胶制成,所述密封件本体的内外两侧分别布设有能与外层管道抵接的呈锯齿形分布的外侧抵齿和能与内层管道抵接的内侧抵齿,所述内侧抵齿呈“T”形结构,所述密封件本体上对应每个内侧抵齿均设有凹坑,所述内侧抵齿安装在凹坑内,且内侧抵齿的顶端的横向延伸的抵头伸出到凹坑外。
[0006]上述方案中:所述内侧抵齿的间距大于外侧抵齿的间距。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内侧抵齿的齿高大于外侧抵齿的齿高。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外侧抵齿为圆点状。设置的抵头能够提高抵持效果。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件本体的硬度为40~60布氏。
[001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密封件本体遇水会膨胀,从而填满旧管道和修复管道之间的缝隙,以此提高旧管道与修复管道的连接密封性,避免管道中排出的水进入旧管道和修复管道之间的缝隙之间。
[0012]2、除此之外,在修复时,由于水的流动性大于水泥的流动性,更容易流入到旧管道和修复管道之间的缝隙之间,提高修复便利性。同时,即使内层管道出现漏水情况时,漏出的水会进入两个管道之间的缝隙,也会被密封件本体吸收,则不会产生漏水流出的情况,流出得越多,密封件本体膨胀的倍数越大,密封件本体与两个管道之间的抵持力更强,持续提高连接密封性。
[0013]3、设置的凹坑能够便于将密封件本体弯折成环状,两侧的抵齿能够预先提供一定
的抵持力和被压缩的让位空间(T形齿让位空间大),在安装密封件本体时,势必要将密封件本体压紧在两个管道之间,才能避免密封件本体滑出或者移位,提高稳定性。
[0014]4、密封件本体围绕内层管道一圈,不会存在顶部多底部少的情况,分布均匀。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如图1

图2所示,一种用于内外层管道端口连接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件本体1,密封件本体1由遇水膨胀橡胶制成。其中,密封件本体1的硬度为40~60布氏,能够为连接提供一定的硬度,不易被破坏,提高连接的牢固程度。密封件本体1的两侧分别布设有外侧抵齿2和内侧抵齿3,通过外侧抵齿2和内侧抵齿3分别抵在内层管道5和外层管道6上。最好是,密封件本体1上对应每个内侧抵齿3均设有凹坑4,能够通过凹坑4在密封件本体1弯折成环时进行让位,提高弯折的效率。内侧抵齿3安装在凹坑4内,且内侧抵齿3的顶部伸出到凹坑4外。
[0021]由于内侧的抵齿需要在弯曲成环时,提供一定的让位空间,最好是,内侧抵齿3的间距大于外侧抵齿2的间距。同时,内侧抵齿3的齿高大于外侧抵齿2的齿高,则密封件本体1与内层管道5之间的缝隙更大,水也是从内层管道5流出,增加的缝隙,能够便于密封件本体1吸收水而膨胀。
[0022]最好是,内侧抵齿3的顶部设有抵头3a,使得内侧抵齿3呈T型,能够通过抵头3a抵在内层管道5上,外侧抵齿2为圆点状。
[0023]使用时,将密封件本体1弯曲成环,缠绕在内层管道5上,再套入外层管道6。安装完毕后,再对内层管道5与外层管道6之间的缝隙中注入水,水的流动性大于水泥,便于被密封件本体1吸收,从而密封件本体1膨胀,填满内层管道5与外层管道6之间的缝隙,即旧管道和修复管道之间的缝隙,形成密封环。
[00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外层管道端口连接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件本体(1),所述密封件本体(1)由遇水膨胀橡胶制成,所述密封件本体(1)的内外两侧分别布设有能与外层管道(6)抵接的呈锯齿形分布的外侧抵齿(2)和能与内层管道(5)抵接的内侧抵齿(3),所述内侧抵齿(3)呈“T”形结构,所述密封件本体(1)上对应每个内侧抵齿(3)均设有凹坑(4),所述内侧抵齿(3)安装在凹坑(4)内,且内侧抵齿(3)的顶端的横向延伸的抵头(3a)伸出到凹坑(4)外。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晨张杰姜中群许满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道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