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重抗拉尸体隔离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856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承重抗拉尸体隔离袋,涉及尸体隔离袋的技术领域,改善传统大多数的尸体隔离袋需要配合担架一同使用,搬运时如发生意外可能导致尸体隔离袋滑落的问题,包括外层隔离袋,外层隔离袋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的上方设置有冰块放置口,开口与冰块放置口处均设置有拉链,外层隔离袋位于开口处的内部型腔设置为隔离型腔,隔离型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承重板上方对称开设有T形滑槽,承重板的上方设置有放置板,放置板上方设置有内层隔离袋,放置板底部对称设置有T形滑块,T形滑块与T形滑槽之间滑动连接,外层隔离袋底部固定连接有龙骨结构。本申请通过承重板配合多组横向固定龙骨与纵向固定龙骨提升外层隔离袋的高承重能力。高承重能力。高承重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承重抗拉尸体隔离袋


[0001]本申请涉及尸体隔离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承重抗拉尸体隔离袋。

技术介绍

[0002]尸体隔离袋的使用出于对逝者的尊重,是殡仪馆、医院、消防、公安等单位必不可少的装运工具,具有携带方便,承重强度高、密封性好、防渗漏等特点。
[0003]然而传统大多数的尸体隔离袋背面未缝制有龙骨结构或者把手,并且过程中需要配合担架一同使用,搬运时如发生意外可能导致尸体隔离袋滑落,对逝者造成冒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传统大多数的尸体隔离袋背面未缝制有龙骨结构或者把手,并且过程中需要配合担架一同使用,搬运时如发生意外可能导致尸体隔离袋滑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承重抗拉尸体隔离袋。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承重抗拉尸体隔离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承重抗拉尸体隔离袋,包括外层隔离袋,所述外层隔离袋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上方设置有冰块放置口,所述开口与冰块放置口处均设置有拉链,所述外层隔离袋位于开口处的内部型腔设置为隔离型腔,所述隔离型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方对称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承重板的上方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方设置有内层隔离袋,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与T形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外层隔离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龙骨结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隔离袋可便捷地将尸体进行存放隔离,并且通过承重板配合多组横向固定龙骨与纵向固定龙骨提升外层隔离袋的高承重能力
[0008]可选的,所述龙骨结构包括横向等间距连接在外层隔离袋底部的横向固定龙骨,所述外层隔离袋的底部对称连接有纵向固定龙骨,所述纵向固定龙骨与多组横向固定龙骨之间交错一体成型。
[0009]可选的,每组所述横向固定龙骨与纵向固定龙骨的两端均设置有提带,所述提带的端头均连接有把手。
[0010]可选的,所述内层隔离袋的上方设置有入口,所述入口的一侧设置有单向阀。
[0011]可选的,所述单向阀的阀体向下延伸至内层隔离袋的内部,所述单向阀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盖板。
[0012]可选的,所述内层隔离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下方设置有隔绝层,所述隔绝层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下方设置有抑菌层。
[0013]可选的,所述外层隔离袋对应冰块放置口位置的内部型腔设置为降温型腔,所述降温型腔的内壁一周设置有导温层。
[0014]可选的,所述导温层的下方等间距开设有多组通孔,所述通孔使降温型腔与隔离型腔之间贯通。
[001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16]1.为了提升隔离袋的存放尸体的便捷效果,内层隔离袋为单体,将尸体存放进内层隔离袋中,放置板从外层隔离袋抽出,再将装有尸体的内层隔离袋搬运至放置板上,将T形滑块与T形滑槽对应插接,将放置板推送回隔离型腔内暂存运输,因此提升尸体的隔离效果同时保证存放的便捷性;
[0017]2.为了进一步提升外层隔离袋的高承重抗拉效果,横向固定龙骨、纵向固定龙骨与提带均采用高抗拉尼龙材质一体成型,从而提升了外层隔离袋的承重抗拉效果,避免使用时发生破损,造成环境污染,提带的端头均连接有把手,把手均匀提带固定连接,增大接触面积,使得把手在拉动时不易与外层隔离袋发生脱离;
[0018]3.入口内侧与内层隔离袋之间缝制有魔术贴,进一步提升内层隔离袋的密封性,接缝处同样固定连接有拉链做进一步加固,尸体放入内层隔离袋后通过气泵将内部空气抽出,从而避免尸体外部与内层隔离袋中存留的空气接触滋生细菌,通过密封盖板加固单向阀进一步密封,防滑层可尽量避免内层隔离袋在隔离型腔中晃动,隔绝层配合防水层起到防止液体以及异味的外漏,防水层的下方设置有抑菌层,通过抑菌层有效地抑制细菌滋生外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正剖示意图;
[0021]图3是本申请的龙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2]图4是本申请的内层隔离袋立体示意图;
[0023]图5是本申请的内层隔离袋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外层隔离袋;2、开口;201、隔离型腔;202、承重板;203、T形滑槽;204、放置板;205、T形滑块;3、冰块放置口;301、降温型腔;302、导温层;4、拉链;5、龙骨结构;501、横向固定龙骨;502、纵向固定龙骨;503、提带;504、把手;6、内层隔离袋;601、入口;602、单向阀;603、密封盖板;604、防滑层;605、隔绝层;606、防水层;607、抑菌层;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
[002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承重抗拉尸体隔离袋。参照图1和图2,一种高承重抗拉尸体隔离袋,包括外层隔离袋1,外层隔离袋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2,开口2的上方设置有冰块放置口3,开口2与冰块放置口3处均设置有拉链4,为了提升隔离袋的存放尸体的便捷效果,外层隔离袋1位于开口2处的内部型腔设置为隔离型腔201,隔离型腔20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02,承重板202与外层隔离袋1一体成型,承重板202上方对称开设有T形滑槽203,承重板202的上方设置有放置板204,放置板204的上方设置有内层隔离袋6,放置板204的底部对称设置有T形滑块205,T形滑块205与T形滑槽203之间滑动连接,内层隔离袋6为单体,将尸体存放进内层隔离袋6中,放置板204从外层隔离袋1抽出,再将装有尸体的内层隔离袋6搬运至放置板204上,将T形滑块205与T形滑槽203对应插接,将放置板204推送回隔离型腔
201内暂存运输,因此提升尸体的隔离效果同时保证存放的便捷性。
[0028]参照图3,为了进一步提升外层隔离袋1的高承重抗拉效果,外层隔离袋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龙骨结构5,龙骨结构5包括横向等间距连接在外层隔离袋1底部的横向固定龙骨501,外层隔离袋1的底部对称连接有纵向固定龙骨502,纵向固定龙骨502与多组横向固定龙骨501之间交错一体成型,每组横向固定龙骨501与纵向固定龙骨502的两端均设置有提带503,横向固定龙骨501、纵向固定龙骨502与提带503均采用高抗拉尼龙材质一体成型,从而提升了外层隔离袋1的承重抗拉效果,避免使用时发生破损,造成环境污染,提带503的端头均连接有把手504,把手504均与提带503固定连接,增大接触面积,使得把手504在拉动时不易与外层隔离袋1发生脱离。
[0029]参照图4和图5,内层隔离袋6的上方设置有入口601,入口601内侧与内层隔离袋6之间缝制有魔术贴,进一步提升内层隔离袋6的密封性,接缝处同样固定连接有拉链4做进一步加固,入口601的一侧设置有单向阀602,单向阀602的阀体向下延伸至内层隔离袋6的内部,尸体放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重抗拉尸体隔离袋,包括外层隔离袋(1),所述外层隔离袋(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2),所述开口(2)的上方设置有冰块放置口(3),所述开口(2)与冰块放置口(3)处均设置有拉链(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隔离袋(1)位于开口(2)处的内部型腔设置为隔离型腔(201),所述隔离型腔(20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02),所述承重板(202)上方对称开设有T形滑槽(203),所述承重板(202)的上方设置有放置板(204),所述放置板(204)的上方设置有内层隔离袋(6),所述放置板(204)的底部对称设置有T形滑块(205),所述T形滑块(205)与T形滑槽(20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外层隔离袋(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龙骨结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重抗拉尸体隔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结构(5)包括横向等间距连接在外层隔离袋(1)底部的横向固定龙骨(501),所述外层隔离袋(1)的底部对称连接有纵向固定龙骨(502),所述纵向固定龙骨(502)与多组横向固定龙骨(501)之间交错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承重抗拉尸体隔离袋,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横向固定龙骨(501)与纵向固定龙骨(502)的两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雯夏举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灵犀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