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空气源热泵真空冷冻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0476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空气源热泵真空冷冻干燥系统,属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领域,包括干燥箱和管路,所述干燥箱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干燥箱的进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进口与干燥箱的出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七电磁阀,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有冷阱,所述冷阱的进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出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六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替代现有电加热系统作为真空冷冻干燥系统的加热系统,高温空气源热泵的全年能效比在2.5以上,相对于电加热系统而言,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空气源热泵真空冷冻干燥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真空冷冻干燥
,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空气源热泵真空冷冻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将含水物料冷冻成固体,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利用水的升华性能,使物料低温脱水而达到干燥的新型干燥手段。
[0003]由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低温、低氧环境下进行,大多数生物反应停滞,且处理过程无液态水存在,水分以固体状态直接升华,使物料原有结构和形状得到最大程度保护,最终获得外观和内在品质兼备的优质干燥制品。
[0004]目前,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将该技术用于食品加工可获得高质量的脱水食品。
[0005]现有真空冷冻干燥系统的干燥系统多采用的是电加热系统,电加热系统较为浪费能源,且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空气源热泵真空冷冻干燥系统,具有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以及提高整个系统寿命和稳定性的特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空气源热泵真空冷冻干燥系统,包括干燥箱和管路,所述干燥箱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干燥箱的进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进口与干燥箱的出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七电磁阀,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有冷阱,所述冷阱的进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出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六电磁阀,所述冷阱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进口间管路装配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有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的进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以及制冷系统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进口间管路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干燥箱通过管路连接有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所述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第一出口与干燥箱的进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八电磁阀,所述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第一进口与干燥箱的出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三电磁阀,所述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管路与冷阱连接,所述冷阱的进口与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第一出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九电磁阀,所述冷阱的出口与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第一进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干燥箱的导热管侧通过管路与冷阱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冷阱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有真空系统,所述干燥箱上通过管路连接外界环境,所述外界环境与干燥箱间的管路上装配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制冷系统、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第五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八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九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真空系统的控制端连接有智能控制系统。
[0008]优选的,所述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出口
通过管路分别与干燥箱的进口以及冷阱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进口通过管路分别与干燥箱的出口以及冷阱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有高温空气源热泵,所述高温空气源热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有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有膨胀罐,所述膨胀罐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进口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真空系统包括真空泵、真空电磁阀和废气过滤器,所述真空泵通过管路与冷阱连接,所述冷阱的出气口与真空泵的进气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真空电磁阀,所述真空电磁阀的控制端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真空泵上通过管路连接有外界环境,所述外界环境与真空泵的出气口间管路上装配有废气过滤器。
[0010]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为仪表控制柜。
[0011]优选的,所述干燥箱的一侧壁从下到上依次装配有湿度传感器、真空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真空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控制端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冷阱的一侧壁装配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控制端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采用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替代现有电加热系统作为真空冷冻干燥系统的加热系统,高温空气源热泵的全年能效比在2.5以上,相对于电加热系统而言,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
[0015]2、本技术采用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替代现有电加热系统作为真空冷冻干燥系统的加热系统,高温空气源热泵的寿命在15

20年以上,运行稳定,相对于电加热系统而言,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寿命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高温空气源热泵真空冷冻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干燥箱;2、湿度传感器;3、真空度传感器;4、第一温度传感器;5、第一电磁阀;6、冷阱;7、第二温度传感器;8、真空系统;9、第二电磁阀;10、第三电磁阀;11、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1、第一换热器;112、高温空气源热泵;113、缓冲水箱;114、膨胀罐;115、循环水泵;12、智能控制系统;13、第四电磁阀;14、制冷系统;15、第二换热器;16、第五电磁阀;17、第六电磁阀;18、第七电磁阀;19、第八电磁阀;20、第九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空气源热泵真空冷冻干燥系统,包括干燥箱1和管路,干燥箱1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换热器15,第二换热器15的第一出口与干燥箱1的进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五电磁阀16,第二换热器15的第一进口与干燥箱1的出
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七电磁阀18,第二换热器15通过管路连接有冷阱6,冷阱6的进口与第二换热器15的第一出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六电磁阀17,冷阱6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15的第一进口间管路装配有第四电磁阀13,第二换热器15通过管路连接有制冷系统14,制冷系统14的进口与第二换热器15的第二出口以及制冷系统14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15的第二进口间管路形成闭合回路,干燥箱1通过管路连接有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的第一出口与干燥箱1的进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八电磁阀19,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的第一进口与干燥箱1的出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三电磁阀10,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通过管路与冷阱6连接,冷阱6的进口与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的第一出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九电磁阀20,冷阱6的出口与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的第一进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二电磁阀9,干燥箱1的导热管侧通过管路与冷阱6的进气口连接,冷阱6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有真空系统8,干燥箱1上通过管路连接外界环境,外界环境与干燥箱1间的管路上装配有第一电磁阀5,制冷系统14、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第五电磁阀16、第七电磁阀18、第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空气源热泵真空冷冻干燥系统,包括干燥箱(1)和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1)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换热器(15),所述第二换热器(15)的第一出口与干燥箱(1)的进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五电磁阀(16),所述第二换热器(15)的第一进口与干燥箱(1)的出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七电磁阀(18),所述第二换热器(15)通过管路连接有冷阱(6),所述冷阱(6)的进口与第二换热器(15)的第一出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六电磁阀(17),所述冷阱(6)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15)的第一进口间管路装配有第四电磁阀(13),所述第二换热器(15)通过管路连接有制冷系统(14),所述制冷系统(14)的进口与第二换热器(15)的第二出口以及制冷系统(14)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15)的第二进口间管路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干燥箱(1)通过管路连接有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所述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的第一出口与干燥箱(1)的进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八电磁阀(19),所述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的第一进口与干燥箱(1)的出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三电磁阀(10),所述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通过管路与冷阱(6)连接,所述冷阱(6)的进口与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的第一出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九电磁阀(20),所述冷阱(6)的出口与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的第一进口间管路上装配有第二电磁阀(9),所述干燥箱(1)的导热管侧通过管路与冷阱(6)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冷阱(6)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有真空系统(8),所述干燥箱(1)上通过管路连接外界环境,所述外界环境与干燥箱(1)间的管路上装配有第一电磁阀(5),所述制冷系统(14)、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11)、第五电磁阀(16)、第七电磁阀(18)、第六电磁阀(17)、第四电磁阀(13)、第八电磁阀(19)、第三电磁阀(10)、第九电磁阀(20)、第二电磁阀(9)、第一电磁阀(5)和真空系统(8)的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马辉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艾尼工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