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瓶拧盖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38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瓶拧盖手套,涉及拧盖手套技术领域,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心和手背,所述手心和手背的上方设置有指套,所述手心的内部设置有耐磨层A,所述指套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B,所述手背的内部设置有透气层A,所述指套远离耐磨层B的位置设置有透气层B。它能够通过透气层A和透气层B之间的配合,能够增加拧盖手套的透气性,进而工作人员在长时间佩戴之后能够使工作人员的手汗排出来,实现了对工作人员手掌的保护,同时通过耐磨层A和耐磨层B,增加了拧盖手套在使用时的耐磨性,且摩擦纹能够增加手套与培养瓶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该手套具有防滑、耐磨、柔韧、触感、与手部贴合性好的特点。与手部贴合性好的特点。与手部贴合性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瓶拧盖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拧盖手套
,具体是一种培养瓶拧盖手套。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和组织的体外培养已成为生命研究和实践的必不可少内容。培养的细胞类型繁多,从病毒到细菌和真菌,从人体细胞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一些细胞和组织可在悬浮状态下生长,但相当一部分哺乳动物细胞需要表面贴壁。因此,用于提供细胞体外培养环境的培养瓶、培养板和培养皿除了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无毒、无菌外,还需经表面改性处理使之能够贴壁、分裂和生长。
[0003]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也有装饰用的。手套是个很特别的东西,当初它的产生并不是为了实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区保温必备之物,或是医疗防菌、工业防护用品。手套按照制作方法分为缝制、针织、浸胶等。
[0004]现有的培养瓶在打开的时候一般均是工作人员通过拧动瓶盖打开的,然而培养瓶中培养的大多数都是微生物或者一些真菌等,因此在拧盖的时候均会带上手套,然后目前的拧盖手套现有手套不耐磨、透气性差等缺点,没有专用手套,因此工作人员长时间使用之后不利用手掌的透气,进而对工作人员的手掌造成损害;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培养瓶拧盖手套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培养瓶拧盖手套。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养瓶拧盖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心和手背,所述手心和手背的上方设置有指套,所述手心的内部设置有耐磨层A,所述指套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B,所述手背的内部设置有透气层A,所述指套远离耐磨层B的位置设置有透气层B。
[0007]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A包括柔韧耐磨布A,所述柔韧耐磨布A与手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柔韧耐磨布A远离手心的一面开设有摩擦纹。
[0008]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B包括柔韧耐磨布B,所述柔韧耐磨布B与指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柔韧耐磨布B的外表面开设有触感纹。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层A包括贴肤层A,所述贴肤层A与手背的外表面固定连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贴肤层A远离手心的一面连接有弹性层A,所述弹性层A远离贴肤层A的一面连接有保护层A,所述弹性层A、贴肤层A和保护层A的内部均开设有气孔A。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层B包括贴肤层B,所述贴肤层B与指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贴肤层B的外表面连接有弹性层B。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层B远离贴肤层B的一面连接有保护层B,所述贴肤层B、弹性层B和保护层B的内部均开设有气孔B。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气孔B位于每个指套上的数量均为五个,五个所述气孔B等距离分
布在指套的内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培养瓶拧盖手套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透气层A和透气层B之间的配合,能够增加拧盖手套的透气性,进而工作人员在长时间佩戴之后能够使工作人员的手汗排出来,实现了对工作人员手掌的保护,同时通过耐磨层A和耐磨层B,增加了拧盖手套在使用时的耐磨性,且摩擦纹能够增加手套与培养瓶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该手套具有防滑、耐磨、柔韧、触感、与手部贴合性好的特点。
[0016]2、本技术通过弹性层A、贴肤层A、保护层A、弹性层B、贴肤层B和保护层B之间的配合,能够使手套适应不同大小的手掌,且能够使手掌戴着较为舒适,同时保护层A和保护层B能够对弹性层A和弹性层B进行保护,延长了手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手心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手背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的爆炸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侧视透气层A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手套本体、101手心、102手背、2指套、3耐磨层A、301柔韧耐磨布A、302摩擦纹、4耐磨层B、401柔韧耐磨布B、402触感纹、5透气层A、501贴肤层A、502弹性层A、503保护层A、504气孔A、6透气层B、601贴肤层B、602弹性层B、603保护层B、604气孔B。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培养瓶拧盖手套,该手套应用于培养瓶的瓶盖打开,通过透气层A5和透气层B6之间的配合,能够使手套本体1内部的空气流通,实现了对工作人员手掌的保护,同时通过耐磨层A3和耐磨层B4之间的配合,能够增加手套本体1与培养瓶之间的摩擦力。
[0025]参见图1~图5,一种培养瓶拧盖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手套本体1包括手心101和手背102,手心101和手背102的上方设置有指套2,指套2的数量为五个,且五个指套2分别对应手掌的五个手指。
[0026]手心101的内部设置有耐磨层A3,耐磨层A3包括柔韧耐磨布A301,柔韧耐磨布A301与手心1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柔韧耐磨布A301远离手心101的一面开设有摩擦纹302,柔韧耐磨布A301增加了该手套本体1的耐磨性和柔韧性,同时摩擦纹302增加了手套本体1和培养瓶之间的摩擦力,然后使培养瓶瓶盖在打开的时候更加的稳定。
[0027]指套2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B4,耐磨层B4包括柔韧耐磨布B401,柔韧耐磨布B401与指套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柔韧耐磨布B401的外表面开设有触感纹402,通过柔韧耐磨布B401增加了该手套本体1的耐磨性和柔韧性,同时触感纹402使培养瓶瓶盖在打开的时候更加的方便。
[0028]手背102的内部设置有透气层A5,透气层A5包括贴肤层A501,贴肤层A501与手背102的外表面固定连连接,贴肤层A501与手掌的皮肤相接触,进而使手掌在戴着手套本体1时更加的舒适。
[0029]贴肤层A501远离手心101的一面连接有弹性层A502,弹性层A502远离贴肤层A501的一面连接有保护层A503,弹性层A502、贴肤层A501和保护层A503的内部均开设有气孔A504,弹性层A502增加手背102的韧性,同时保护层A503能够对弹性层A502进行保护,而气孔A504增加了手套本体1内部空气的流通,进而使手套本体1在戴着的时候更加的舒适。
[0030]指套2远离耐磨层B4的位置设置有透气层B6,透气层B6包括贴肤层B601,贴肤层B601与指套2的内部固定连接,贴肤层B601的外表面连接有弹性层B602,通过贴肤层B601使手套本体1在戴着的时候比较舒适,而弹性层B602增加了手套本体1的韧性。
[0031]弹性层B602远离贴肤层B601的一面连接有保护层B603,贴肤层B601、弹性层B602和保护层B603的内部均开设有气孔B604,保护层B603可以对弹性层B602进行保护,同时气孔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瓶拧盖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手心(101)和手背(102),所述手心(101)和手背(102)的上方设置有指套(2),所述手心(101)的内部设置有耐磨层A(3),所述指套(2)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B(4),所述手背(102)的内部设置有透气层A(5),所述指套(2)远离耐磨层B(4)的位置设置有透气层B(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瓶拧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A(3)包括柔韧耐磨布A(301),所述柔韧耐磨布A(301)与手心(1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柔韧耐磨布A(301)远离手心(101)的一面开设有摩擦纹(3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瓶拧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B(4)包括柔韧耐磨布B(401),所述柔韧耐磨布B(401)与指套(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柔韧耐磨布B(401)的外表面开设有触感纹(4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瓶拧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A(5)包括贴肤层A(501),所述贴肤层A(50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明清吴昊尚长青梁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水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