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配电所智能感知系统用监测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036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配电所智能感知系统用监测终端,涉及智能感知技术领域,包括配电柜、支撑腿、闭合门、降温器和监测器,所述配电柜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配电柜的正面上设置有闭合门,所述配电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降温器,所述配电柜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监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风器对导气管进行吸气将堆积在顶部的热量进行吸收,再通过排气孔排放出去,通过吸气管从外界进行空气的吸收,再通过冷却管将冷气排放进配电所柜的内部进行降温,具备了对配电柜内部的温度进行降温的特点,解决电源在转换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高温热量会影响内部的供电效率问题,以达到对配电所内部进行高温转换降温的效果。温的效果。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配电所智能感知系统用监测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感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配电所智能感知系统用监测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变配电所是电源转换的重要场所,若是遭遇外界的不可控的破坏,会导致居民的供电,影响公共场所一些特殊地方安全的问题;
[0004]2、变配电所是电源转换的重要场所,内部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电源进行转换,电源在转换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会堆积在配电所的内部,高温热量会影响内部的供电效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配电所智能感知系统用监测终端,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外界的不可控的破坏进行防护的特点,解决遭遇外界的不可控的破坏,会影响公共场所等一些特殊地方安全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电源在转换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会堆积在配电所的内部,高温热量会影响内部的供电效率问题,以达到对配电所内部进行高温转换降温的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配电所智能感知系统用监测终端,包括配电柜、支撑腿、闭合门、降温器和监测器,所述配电柜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配电柜的正面上设置有闭合门,所述配电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降温器,所述配电柜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监测器。
[0008]所述闭合门的两侧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器,所述转动器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外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闭合门的内表面上滑动连接有展开延伸门,所述展开延伸门的前后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轨道,所述展开延伸门的左右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弹力丝。
[0009]所述降温器的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降温器的左侧底部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吸风器,所述吸风器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降温器的底表面上,所述吸风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降温器的左侧外表面上设置有排气孔。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力丝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推动球,所述闭合门和展开延伸门的底部内表面上设置有半圆卡接槽。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风器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一端延伸至降温器的右侧外表面上,所述吸风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风吸气管,所述吸风器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一端延伸至降温器的右侧外表面上,所述吸风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风吸气管。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风吸气管的一端延伸至立板的左侧外表面上,所述热风吸气管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湿气过滤板,所述吸风器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延伸至降温器的底表面上。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配电柜的两侧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感应丝,所述配电柜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风吸气管的左侧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循环管。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配电所智能感知系统用监测终端,采用配电柜、感应器、感应丝、支撑立柱、监测器、转动器、转动齿轮、轨道、弹力丝、推动球和半圆卡接槽的结合,通过支撑立柱对配电柜的内部进行支撑,配合感应丝和感应器对外界的撞击和破坏进行检测,利用监测器对转动器进行控制,利用转动器对转动齿轮进行转动,配合轨道对展开延伸门进行高度上的控制,再向下进行滑动的过程中,配合弹力丝对推动球进行推动,将推动球卡接到半圆卡接槽的内部进行卡接,具备对外界的不可控的破坏进行防护的特点,解决遭遇外界的不可控的破坏,会影响公共场所等一些特殊地方安全的问题,达到了对外界的破坏进行检测,以此来对柜门进行关闭防护的效果。
[0017]2、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配电所智能感知系统用监测终端,采用吸风器、导气管、排气孔、吸气管和冷却管的结合,通过吸风器对导气管进行吸气将堆积在顶部的热量进行吸收,再通过排气孔排放出去,通过吸气管从外界进行空气的吸收,再通过冷却管将冷气排放进配电所柜的内部进行降温,具备了对配电柜内部的温度进行降温的特点,解决电源在转换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会堆积在配电所的内部,高温热量会影响内部的供电效率问题,以达到对配电所内部进行高温转换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闭合门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闭合门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降温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吸风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热风吸气管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的感应器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配电柜;11、感应器;12、感应丝;13、支撑立柱;2、支撑腿;3、闭合门;31、转动器;32、转动辊;33、转动齿轮;34、展开延伸门;35、轨道;36、弹力丝;37、推动球;38、半圆卡接槽;4、降温器;41、立板;42、吸风器;43、导气管;44、排气孔;45、吸气管;46、冷却管;47、
热风吸气管;471、散热管;472、循环管;5、监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配电所智能感知系统用监测终端,包括配电柜1、支撑腿2、闭合门3、降温器4和监测器5,配电柜1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配电柜1的正面上设置有闭合门3,配电柜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降温器4,配电柜1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监测器5。
[00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腿2对配电柜1进行支撑,配合配电柜1对外界进行感应,将感应的数据传递到监测器5的内部去,通过监测器5对闭合门3进行控制,再利用降温器4对配电柜1内部进行降温。
[0030]如图1

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热风吸气管47的左侧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散热管471,散热管471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循环管472,通过散热管471和循环管472对热量进行散发,将外界的湿气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配电所智能感知系统用监测终端,包括配电柜(1)、支撑腿(2)、闭合门(3)、降温器(4)和监测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1)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配电柜(1)的正面上设置有闭合门(3),所述配电柜(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降温器(4),所述配电柜(1)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监测器(5);所述闭合门(3)的两侧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器(31),所述转动器(31)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辊(32),所述转动辊(32)的外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33),所述闭合门(3)的内表面上滑动连接有展开延伸门(34),所述展开延伸门(34)的前后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轨道(35),所述展开延伸门(34)的左右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弹力丝(36);所述降温器(4)的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立板(41),所述降温器(4)的左侧底部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吸风器(42),所述吸风器(42)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导气管(43),所述导气管(43)的一端延伸至降温器(4)的底表面上,所述吸风器(42)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降温器(4)的左侧外表面上设置有排气孔(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配电所智能感知系统用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丝(36)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推动球(37),所述闭合门(3)和展开延伸门(34)的底部内表面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辰宇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