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文氏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13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文氏管,至少包括第一组合管(1)和第二组合管(2),第一组合管(1)和第二组合管(2)均包括管道三通(3)和变径缩口(4);变径缩口(4)嵌入所述管道三通(3)内部;管道三通(3)包括进气管(31)和进水管(32);所述变径缩口(4)沿所述进水管(31)的水流方向(5)固定,并且缩口部分(41)位于水流方向(5)。管道三通(3)内部和变径缩口(4)外部涂抹管道粘合剂(7)。变径缩口的缩口部分(41)需阻挡部分进气孔的进气方向(6),粗口部分(42)不可挡住进气孔,“微曝气”效果十分明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滴滤池的布水系统中,导入气流进行无动力微曝气。导入气流进行无动力微曝气。导入气流进行无动力微曝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文氏管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文氏管。

技术介绍

[0002]文氏管是文丘里管的简称,文丘里效应的原理是当风吹过阻挡物时,在阻挡物的背风面上方端口附近气压相对较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并导致空气的流动。
[0003]在污水处理中,水被提升泵提升进入入水管内并持续流动,利用文氏管原理,流入的水在朝向出水管时,会连带拖动入气管端的空气混入;入气管中设置有曝气单元时,气水混合效果极佳。
[0004]经检索,中国台湾地区公布的专利TWI672998B就利用了文氏管实现一种多联式曝气机,其至少由一能蓄留池水之筒体、若干安装於筒体之文氏管单元,以及能对两文氏管单元并联供气之给气单元所组成俾使筒体安装於曝气池或水池时,可因实际需求而弹性的提供两组或两组以上文氏管单元安装,令该等安文氏管单元具有可多方向喷射曝气气泡之特点,俾充份提升扰动池水之效率,避免污水沈淀积底。
[0005]中国技术专利CN208727215U则公开一种文丘里微气泡发生器。包括两端开设有入口及出口的主管,主管的入口接气液混合泵输出端,主管的入口通过第一文氏管接气液混合泵输出端,主管的出口通过第二文氏管输出,第一文氏管及第二文氏管自外向内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口段、收缩段、喉道及扩散段,主管内固定有与物料行进方向同向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上设有开孔,开孔孔径沿径向自内向外依次减小,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开孔等角度间隔分布,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微气泡产生效果差的技术难题,具有安装便利、微气泡产生及应用效果好等优点。/>[0006]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文氏管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在微曝气使用场合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制作方法简单,但“微曝气”效果十分明显的结构简单的组合文氏管。
[0008]在具体结构上,所述组合文氏管由多个组合管组合合成。
[0009]因此,在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组合文氏管至少包括第一组合管和第二组合管。
[0010]第一组合管和第二组合管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组合管和所述第二组合管均包括管道三通、变径缩口;
[0011]所述变径缩口嵌入所述管道三通内部;
[0012]所述管道三通包括进气管和进水管;
[0013]所述变径缩口沿所述进水管的水流方向固定,并且缩口部分位于水流方向。
[0014]更具体的,在构造上,所述变径缩口的缩口部分位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进水管的
连接处。
[0015]多个所述第一组合管和所述第二组合管连通为所述组合文氏管。
[0016]所述变径缩口的缩口部分阻挡部分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方向;而所述变径缩口的粗口部分不阻挡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方向。
[0017]在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一组合管和所述第二组合管均为PVC管道三通,所述第一组合管和所述第二组合管均包括PVC变径缩口。
[0018]所述PVC管道三通内部和所述PVC变径缩口外部涂抹管道粘合剂。
[0019]为便于理解,本技术继续介绍前述组合文氏管的制作方法,主材为PVC管道三通、PVC变径缩口和管道粘合剂,方法为通过管道粘合剂涂抹PVC管道三通内部和PVC变径缩口外部,后将PVC变径缩口嵌入PVC管道三通内部进行固定,可进行多次重叠增加空气量。PVC变径缩口镶嵌时其细口端需阻挡部分进气孔,粗口端不可挡住进气孔。这是一种制作简单,但“微曝气”效果十分明显的的文氏管制作方法,适合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滴滤池的布水系统中,导入气流进行无动力微曝气。
[0020]因此,作为本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之一,所述组合文氏管连接布水系统。
[0021]所述布水系统包括包括布水管;
[0022]所述布水管上设有螺旋布水器和所述组合文氏管。
[0023]具体的,所述布水管上设有文氏管和多个螺旋布水器;所述螺旋布水器均匀布置在所述文氏管上。
[0024]在本技术中,由于变径缩口的缩口部分需阻挡部分进气孔的进气方向,但粗口部分不挡住进气孔,“微曝气”效果十分明显。本技术适合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滴滤池的布水系统中,导入气流进行无动力微曝气。
[0025]本技术的进一步优点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在具体实施例部分进一步详细体现。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组合文氏管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所述一种组合文氏管的每个单个组合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1所述一种组合文氏管的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0031]参照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组合文氏管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32]在图1中,所述组合文氏管至少包括第一组合管1和第二组合管2。
[0033]在具体实施中,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所述组合管的数量,即多个所述第一组合管1和所述第二组合管2连通为所述组合文氏管。
[0034]所述第一组合管1和所述第二组合管2均包括管道三通3、变径缩口4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第一组合管1和第二组合管2的结构完全相同。
[0036]因此,如下的实施例仅以第一组合管为例进行介绍。
[0037]所述管道三通3包括进气管31和进水管32;进气管31包括进气方向6,进水管包括进水方向5。
[0038]所述变径缩口4包括缩口部分41和粗口部分42。在后续的实施例中,缩口部分41又称为细口端,粗口部分42又称为粗口端。
[0039]在构造上,所述变径缩口4的缩口部分41位于所述进气管31和所述进水管32的连接处。
[0040]所述变径缩口4嵌入所述管道三通3内部;
[0041]所述变径缩口4沿所述进水管31的水流方向5固定,并且缩口部分41位于水流方向5。
[0042]所述变径缩口4的缩口部分41位于所述进气管31和所述进水管32的连接处。
[0043]作为本技术的特点之一,所述变径缩口4的缩口部分41阻挡部分所述进气管31的进气方向6;
[0044]作为本技术的特点之一,所述变径缩口4的粗口部分42不阻挡所述进气管32的进气方向6。
[0045]在图1中,所述第一组合管1和所述第二组合管2均包括PVC管道三通。
[0046]所述第一组合管1和所述第二组合管2均包括PVC变径缩口。
[0047]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将PVC变径缩口嵌入PVC管道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文氏管,所述组合文氏管至少包括第一组合管(1)和第二组合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管(1)和所述第二组合管(2)均包括管道三通(3)、变径缩口(4);所述变径缩口(4)嵌入所述管道三通(3)内部;所述管道三通(3)包括进气管(31)和进水管(32);所述变径缩口(4)沿所述进水管(32)的水流方向(5)固定,并且缩口部分(41)位于水流方向(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文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缩口(4)的缩口部分(41)位于所述进气管(31)和所述进水管(32)的连接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文氏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组合管(1)和所述第二组合管(2)连通为所述组合文氏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文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缩口(4)的缩口部分(41)阻挡部分所述进气管(31)的进气方向(6)。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少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昂为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