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钢结构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003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钢结构加固装置,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钢结构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其包括:连接方梁和工字钢的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单元,夹持单元包括用于连接方梁的底板,用于连接工字钢横板的两U形板以及用于连接工字钢竖板的连接板,两U形板平行设置且开口朝向一致,连接板连接两U形板且相对U形板垂直设置,底板分别与U形板和连接板固定连接且相对U形板和连接板垂直设置,两夹持单元的U形板和连接板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固定工字钢的工字形固定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加固方梁和工字钢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稳定性。提高稳定性。提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钢结构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轻量钢结构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在建筑施工时,通常需要用到竖直设置的钢柱对水平的梁柱进行支撑,钢柱与横向梁柱连接部的机构稳定性不高。
[0003]公开号为CN107882351A的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建筑用T型加固型钢结构,其包括:钢结构横板、钢结构竖板和两个加固条,所述钢结构横板水平设置,所述钢结构竖板固定连接所述钢结构横板且竖直设置,所述两个加固条分别设置在所述钢结构横板与所述钢结构竖板的连接处两侧。钢结构通过采用T型作为钢结构的形状,并采用加固条进行加固,进一步提升了钢结构的牢固程度,结构新颖、操作简便、检测准确、性能稳定、方便实用,在建筑用T型加固型钢结构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0004]现有的加固型钢结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在使用时,其稳定程度不强,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增长,容易出现金属疲劳,从而导致梁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轻量钢结构加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钢结构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轻量钢结构加固装置,包括:连接方梁和工字钢的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用于连接方梁的底板,用于连接工字钢横板的两U形板以及用于连接工字钢竖板的连接板,两所述U形板平行设置且开口朝向一致,所述连接板连接两所述U形板且相对所述U形板垂直设置,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U形板和连接板固定连接且相对所述U形板和连接板垂直设置,两所述夹持单元的U形板和连接板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固定工字钢的工字形固定空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等距布置,螺栓经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方梁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U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板以及连接两侧板的衔接板,所述侧板和衔接板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和衔接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所述工字钢横板的夹持空间,夹持空间贯穿所述底板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衔接板垂直于所述侧板设置,所述工字钢横板插接于所述U形板中,所述工字钢横板与所述衔接板抵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相对设置的两侧板上的第二通孔同轴设置,
螺栓穿设于两相对的所述第二通孔中且与所述侧板固定,以供固定所述工字钢横板和所述侧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所述衔接板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底板和衔接板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U形板的侧板,所述U形板开口方向上的所述底板和连接板的端面共面设置。
[0014]进一步的,两所述夹持单元上的连接板相对设置,工字钢竖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连接板抵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两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三通孔同轴设置,螺栓穿设于两相对的所述第三通孔中且与所述连接板固定,以供固定所述工字钢竖板和所述连接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的一种轻量钢结构加固装置,在工字钢和方梁之间设置两相对设置的夹持单元,工字钢设置于两夹持单元之间。夹持单元的底板与方梁连接,夹持单元的U形板与工字钢横板连接,夹持单元的连接板与工字钢竖板连接。单个夹持单元的U形板和连接板配合形成弓形结构,两个夹持单元的弓形结构对接形成工字形的固定空间,工字钢借助带有固定空间的夹持单元与方梁连接,能够更好地加固工字钢和方梁之间的连接,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中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中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方梁100、工字钢200、工字钢横板210、工字钢竖板220、夹持单元300、底板310、第一通孔311、U形板320、衔接板321、侧板322、第二通孔322a、连接板330、第三通孔331、加强筋4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轻量钢结构加固装置,包括:连接方梁100和工字钢200的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单元300,夹持单元300包括用于连接方梁100的底板310,用于连接工字钢横板210的两U形板320以及用于连接工字钢竖板220的连接板330。连接板330和两U型板连接形成弓形结构,两夹持单元300中的两弓形结构的开口方向相向对接形成工字型固定空间。U形板320与工字钢横板210连接,用于加固U形板
320与工字钢横板210的连接强度,连接板330与工字钢竖板220连接,用于加固连接板330与工字钢竖板220的连接强度。底板310的一端与方梁100连接,底板310的另一端分别与U形板320和连接板330固定连接,并且底板310相对U形板320和连接板330垂直设置,能够更加贴合工字钢200内部的直角连接结构,加固组件整体可以加固工字钢200和方梁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连接稳定性。
[0025]需要另外说明的是:工字钢200包括两横向设置的工字钢横板210以及连接两工字钢横板210的工字钢竖板220,工字钢200与加固组件的连接端开设有连接孔。
[0026]请参阅图2和图3,底板310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11,具体的,一共设置有四个第一通孔311,并且第一通孔311之间等距设置,螺栓穿过第一通孔311与方梁100旋接,多个第一通孔311能够安装多个螺栓,从而提高连接强度,避免单一或者单排螺栓疲劳破坏。
[0027]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U形板3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板322以及连接两侧板322的衔接板321,侧板322和衔接板321均与底板310固定连接且相对于底板310垂直设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侧板322和衔接板321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工字钢横板210的夹持空间,夹持空间贯穿底板310设置。在工字钢200与方梁100连接时,工字钢200穿过整个夹持空间,与方梁100抵接,加固组件只负责对工字钢200与方梁100的连接进行加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钢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方梁和工字钢的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用于连接方梁的底板,用于连接工字钢横板的两U形板以及用于连接工字钢竖板的连接板,两所述U形板平行设置且开口朝向一致,所述连接板连接两所述U形板且相对所述U形板垂直设置,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U形板和连接板固定连接且相对所述U形板和连接板垂直设置,两所述夹持单元的U形板和连接板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固定工字钢的工字形固定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钢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等距布置,螺栓经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方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钢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板以及连接两侧板的衔接板,所述侧板和衔接板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量钢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衔接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所述工字钢横板的夹持空间,夹持空间贯穿所述底板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量钢结构加固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清梅元强闫真真李明平潘培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利达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