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涤纶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94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涤纶布,包括上覆膜层,所述上覆膜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棉纤维,所述棉纤维的外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上缝合线,所述棉纤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电装置,所述除电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辐射装置,所述防辐射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柔软装置,所述柔软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覆膜层,所述下覆膜层的外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下缝合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静电涤纶布,通过设置防辐射装置和除电装置,使涤纶布防静电,使防静电涤纶布便于使用,防静电涤纶布能够避免静电对人们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有利于人们的使用,采用面料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形成一种既能有效的防辐射又能具有很好的抗撕强度的面料。防辐射又能具有很好的抗撕强度的面料。防辐射又能具有很好的抗撕强度的面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涤纶布


[0001]本技术涉及布料
,特别涉及一种防静电涤纶布。

技术介绍

[0002]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商品名为涤纶,聚酯纤维是由二元醇与二元酸或羟基酸等缩聚而生成的聚酯线型大分子所构成的合成纤维,目前,我们身上的静电主要由衣物之间或则衣物与身体的摩擦照成的,因此穿着不同材质的衣服时“带电”多少是不同的,1.现有的涤纶面料在使用时防辐射效果不好,往往外界环境存在辐射,以至于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不便于人们穿着;2.传统的抗静电纤维是织物表面施加抗静电剂,增加其表面的亲水吸湿性,以防止静电在纤维上聚集,但这种抗静电效果经洗涤、摩擦后容易消失,且制造出来的服装成本高;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防静电涤纶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涤纶布,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防静电涤纶布,包括上覆膜层,所述上覆膜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棉纤维,所述棉纤维的外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上缝合线,所述棉纤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电装置,所述除电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辐射装置,所述防辐射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柔软装置,所述柔软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覆膜层,所述下覆膜层的外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下缝合线。
[0006]优选的,所述除电装置包括一号内层,所述一号内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电丝面料,所述导电丝面料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涤纶布,所述导电丝面料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内层。
[0007]优选的,所述防辐射装置包括二号内层,所述二号内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面料纤维,所述面料纤维的四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纤维。所述面料纤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三号内层。
[0008]优选的,所述柔软装置包括三号内层,所述三号内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巴百纱纤维,所述巴百纱纤维的四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桑蚕丝,所述桑蚕丝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覆膜层。
[0009]优选的,所述一号内层和二号内层与三号内层呈一体化结构,且一号内层和二号内层与三号内层的均呈为网状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上覆膜层、导电丝面料、面料纤维、三号内层和下覆膜层均为一体化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中,通过在整个装置上设置防辐射装置,采用面料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形成一种既能有效的防辐射又能具有很好的抗撕强度的面料,不但能够保证人体被辐射的侵害,还保障了面料能够长久的使用。
[0013]2.通过在整个装置上设置除电装置,利用涤纶布加上导电丝面料,不仅有优良的防静电功能,方可以防止织物纤维脱落,面料规格不同适合的场合也不同,防静电性能极强,本身不发尘,还带有滤尘、防尘的效果,便于穿着,且服装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静电涤纶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静电涤纶布的除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静电涤纶布的防辐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防静电涤纶布的柔软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中:1、上覆膜层;2、棉纤维;3、上缝合线;4、除电装置;5、防辐射装置;6、柔软装置;7、下缝合线;8、下覆膜层;41、一号内层;42、导电丝面料;43、涤纶布;51、二号内层;52、面料纤维;53、金属纤维;61、三号内层;62、巴百纱纤维;63、桑蚕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防静电涤纶布,包括上覆膜层1,上覆膜层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棉纤维2,棉纤维2的外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上缝合线3,棉纤维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电装置4,除电装置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辐射装置5,防辐射装置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柔软装置6,柔软装置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覆膜层8,下覆膜层8的外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下缝合线7。
[0023]除电装置4包括一号内层41,一号内层4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电丝面料42,不仅有优良的防静电功能,方可以防止织物纤维脱落,导电丝面料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涤纶布43,导电丝面料4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内层51,防辐射装置5包括二号内层51,二号内层5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面料纤维52,面料纤维52的四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纤维53。面料纤维5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三号内层61,柔软装置6包括三号内层61,三号内层61的下端固定
连接有巴百纱纤维62,巴百纱纤维62的四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桑蚕丝63,桑蚕丝63具有很好的柔软性,适合贴身使用,桑蚕丝6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覆膜层8,一号内层41和二号内层51与三号内层61呈一体化结构,且一号内层41和二号内层51与三号内层61的均呈为网状结构,避免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吸收,上覆膜层1、导电丝面料42、面料纤维52、三号内层61和下覆膜层8均为一体化结构,能够保证人体被辐射的侵害,还保障了面料能够长久的使用。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防静电涤纶布,通过在上覆膜层1上编制棉纤维2,增加了透气的作用,在棉纤维2的外表面四周缝合上缝合线3与在下覆膜层8的外表面四周缝合下缝合线7,增加布料韧性,然后在棉纤维2的下端粘接一号内层41,由一号内层41的下端粘接导电丝面料42,利用涤纶布43加上导电丝面料42,不仅有优良的防静电功能,还可以防止织物纤维脱落,面料规格不同适合的场合也不同,防静电性能极强,本身不发尘,还带有滤尘、防尘的效果,便于穿着,采用面料纤维52和金属纤维53混纺,形成一种既能有效的防辐射又能具有很好的抗撕强度的面料,不但能够保证人体被辐射的侵害,还保障了面料能够长久的使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有利于防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涤纶布,包括上覆膜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膜层(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棉纤维(2),所述棉纤维(2)的外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上缝合线(3),所述棉纤维(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电装置(4),所述除电装置(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辐射装置(5),所述防辐射装置(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柔软装置(6),所述柔软装置(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覆膜层(8),所述下覆膜层(8)的外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下缝合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电装置(4)包括一号内层(41),所述一号内层(4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电丝面料(42),所述导电丝面料(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涤纶布(43),所述导电丝面料(4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内层(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装置(5)包括二号内层(51),所述二号内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加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柏奴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