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可织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993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可织性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沿纤维束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退绕装置、陶瓷眼、第一定向轮、压辊、第二定向轮、至少五个光滑圆柱体、第一滚轮、光滑半圆体、第二滚轮、第三定向轮、钢筘片、第四定向轮和毛羽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了纤维可织性能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分别对应机织过程中不同的织造区域的织机运动工况对纤维束的损伤行为,并且采用连续化模拟,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织造过程中纤维束的损伤情况,模拟全面准确,自动化程度高,保证了纤维束可织性的准确、高效评价。高效评价。高效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可织性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中纤维性能评价领域,具体为一种纤维可织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纤维束的可织性通常是指纤维束在承受织机复合应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织造适应性即抗织造损伤能力。不论是二维织物还是三维立体织物,在织造过程中,纤维束会与陶瓷、不锈钢棍和钢筘片等接触,同时由于织机运动使纤维产生弯曲和勾接现象,造成纤维表面损伤,产生起毛和断丝现象,纤维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了织造效率和织物的力学性能。随着织机转速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对纤维束可织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关于纤维束可织性的研究成果较少,目前缺乏系统的理论以及测试方法来描述纤维织造过程中的损伤行为,还没有建立起能够全面反映纤维可织性的评价体系。申请号201510479248.5的文献公开了一种织造过程中经纱可织性变化测试方法,其测试织造过程中经纱的磨损程度,该方法是待织机停机后采用记号笔将经纱分为三个区,分别测试三段经纱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以及毛羽,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经纱的可织性。但是该方法操作繁琐复杂,由于纤维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可织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沿纤维束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退绕装置、陶瓷眼、第一定向轮、压辊、第二定向轮、至少五个光滑圆柱体、第一滚轮、光滑半圆体、第二滚轮、第三定向轮、钢筘片、第四定向轮和毛羽仪;退绕装置设置于测试装置的始端,其上缠绕有纤维束,用于纤维束送纱;陶瓷眼用于确定纤维束的走向;陶瓷眼与纤维束之间平行摩擦;纤维束从陶瓷眼水平输送至第一定向轮上;第一定向轮和第二定向轮的直径相同,轴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用于控制纤维束的走向;压辊的轴心与第一定向轮和第二定向轮的轴心均不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至少五个光滑圆柱体水平等距设置;所有光滑圆柱体的轴心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底面直径相同;纤维束从第二定向轮水平输送至第一个光滑圆柱体上,并以上下交替的方式依次经过光滑圆柱体的侧面;纤维束从最后一个光滑圆柱体水平输送至第一滚轮上;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直径相同,轴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用于转移纤维束;光滑半圆体用于对纤维束产生弯折损伤;纤维束从第二滚轮水平输送至第三定向轮上;第三定向轮和第四定向轮的直径相同,轴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用于控制纤维束的走向;钢筘片与纤维束之间平行摩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可织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陶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赵世波孙颖焦亚男张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