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循环净化功能的温泉泡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91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水循环净化功能的温泉泡池,泡池本体的内壁沿周向设有向泡池本体中心延伸的坐阶,泡池本体的一侧贯穿设有注水管,注水管的末端延伸至坐阶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注水口,泡池本体的内侧底部固定有底座,底座的表面中央开设有回水口,回水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水管,回水管贯穿泡池本体的底部并延伸至泡池本体外侧,泡池本体的一侧内壁上端开设有溢流槽,溢流槽底部连接有溢水管,溢水管的底部与回水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通过设置回水口、回水管、溢流槽、溢流槽盖板、U型槽和、注水管,不仅可以对池体内部的池水进行更换,而且能够在实时使用过程中实现池水的循环净化效果从而提升池水的品质。循环净化效果从而提升池水的品质。循环净化效果从而提升池水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水循环净化功能的温泉泡池


[0001]本技术涉及温泉泡池
,具体为一种具有水循环净化功能的温泉泡池。

技术介绍

[0002]温泉是一种自然疗法,大部份的化学物质会沉淀在皮肤上,改变皮肤酸碱度,故具有吸收、沉淀及清除的作用,其化学物质可刺激自律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虽然温泉对身体健康有益处,可消除疲劳,在国内很多有温泉的地方都已经设立了疗养机构类型的医院,借用温泉来治疗皮肤病,不仅在医疗领域,而且温泉项目已成为旅游项目中最具快速盈利潜力的项目之一。中国温泉度假村的开发,目前已经从原来的沐浴、疗养、休闲、娱乐时代进入了全新的主题化、复合性、度假型温泉时代,开发水准也得到空前提升。
[0003]现有的温泉泡池一般是在地面造一个池子,在池子里装上温泉水进行洗浴浸泡。然而,这种传统的温泉泡池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堆积大量污秽,对温泉水造成污染,因此需要相关的设备进行去污处理,效率较低,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水循环净化功能的温泉泡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水循环净化功能的温泉泡池,所述泡池本体的内壁沿周向设有向泡池本体中心延伸的坐阶,所述泡池本体的一侧贯穿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末端延伸至坐阶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注水口,所述泡池本体的内侧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中央开设有回水口,所述回水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贯穿泡池本体的底部并延伸至泡池本体外侧,所述泡池本体的一侧内壁上端开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底部连接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底部连接有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与回水管相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蓄水腔,所述蓄水腔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滤布、矿石滤料层以及活性炭吸附网,所述回水管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循环泵和单向阀,溢流槽内的水通过溢水管进入蓄水腔内,通过滤布、矿石滤料层以及活性炭吸附网依次对蓄水腔内的水进行过滤,并通过循环泵将过滤后的水由回水管输送至池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注水口处设有适配的注水口盖板,所述注水口盖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条形孔,所述注水管位于泡池本体外部的一端包覆有聚氨酯发泡保温层,通过在注水管外侧包裹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可对注水管内的温泉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流失。
[0008]进一步的,所述泡池本体的另一侧顶部固定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显示屏,所述接线盒的底部连接有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的输出端与接线盒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盒的输出端与温度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热电偶对泡池本体内部进行测温,并通过电缆线将电信号传递给接线
盒,接线盒接着传递给温度显示屏,并通过温度显示屏显示出来,便于观察泡池本体的温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槽靠近泡池本体中心的一侧嵌设有溢流槽盖板,所述溢流槽盖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U型槽,当泡池本体内有人入水时,通过溢流槽盖板上的U型槽使池内的水进入溢水管,然后再由溢水管进入回水管,最后由回水管进入回水口从而实现自循环,而且溢流槽盖板能够起到初步的隔绝大体积杂质的作用,也在溢流槽和泡池本体之间起到一个明显的分隔作用,同时也能利用U型槽使泡池本体内的水可以满溢至溢流槽中,并且不会再溢出到水平地面,而且可以对溢流槽盖板进行拆卸,进而方便对溢流槽内部进行清理。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回水口的顶部嵌设有适配的石材盖板,所述石材盖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泄水孔,所述回水口的两侧内壁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不锈钢过滤板,所述不锈钢过滤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滤孔,所述不锈钢过滤板的两侧呈90度向上弯曲,回水管内的水首先通过不锈钢过滤板中的滤孔进行初步过滤,接着通过石材盖板上的泄水孔进行再次过滤,从而将水中的部分杂质滞留在回水口内,防止其进入泡池本体内造成污染。
[0011]进一步的,所述泡池本体的顶部一侧设有流水小品,所述流水小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小泉补水管,所述流水小品内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与小泉补水管的上端连接,所述小泉补水管的下端延伸至泡池本体的液面下方,通过设置流水小品、水泵和小泉补水管,使泡池本体内水泵入流水小品,再由流水小品流向泡池本体,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增添了艺术氛围和赏玩乐趣。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净化机构,溢流槽内的水通过溢水管进入蓄水腔内,通过滤布、矿石滤料层以及活性炭吸附网依次对蓄水腔内的水进行过滤,并通过循环泵将过滤后的水由回水管输送至池内,最后穿过不锈钢过滤板中的滤孔以及石材盖板上的泄水孔回到池内,通过设置单向阀,防止污水回流进入蓄水腔内造成污染;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回水口、石材盖板、泄水孔、不锈钢过滤板和滤孔,回水管内的水首先通过不锈钢过滤板中的滤孔进行初步过滤,接着通过石材盖板上的泄水孔进行再次过滤,从而将水中的部分杂质滞留在回水口内,防止其进入泡池本体内造成污染;同时通过设置注水管、注水口以及注水口盖板,不仅可以对池体内部的池水进行更换,而且能够在实时使用过程中实现池水的循环净化效果从而提升池水的品质。
[0015]3、通过设置流水小品、水泵和小泉补水管,使泡池本体内的水通过水泵输入流水小品,再由流水小品流向泡池本体,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增添了艺术氛围和赏玩乐趣。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接线盒、温度显示屏、电缆线和热电偶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注水管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石材盖板的俯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注水口盖板的侧视图;
[0022]图6是本技术溢流槽盖板的侧视图;
[0023]图7是本技术不锈钢过滤板的俯视图;
[0024]图8是本技术不锈钢过滤板的主视图;
[0025]图中:1、泡池本体;2、坐阶;3、注水管;4、注水口;5、底座;6、回水口;7、回水管;8、溢流槽;9、溢水管;10、注水口盖板;11、条形孔;12、聚氨酯发泡保温层;13、接线盒;14、温度显示屏;15、电缆线;16、热电偶; 17、石材盖板;18、泄水孔;19、溢流槽盖板;20、U型槽;21、不锈钢过滤板;22、滤孔;23、流水小品;24、小泉补水管;25、净化机构;251、蓄水腔;252、滤布;253、矿石滤料层;254、活性炭吸附网;26、循环泵;27、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水循环净化功能的温泉泡池,包括泡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池本体(1)的内壁沿周向设有向泡池本体(1)中心延伸的坐阶(2),所述泡池本体(1)的一侧贯穿设有注水管(3),所述注水管(3)的末端延伸至坐阶(2)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注水口(4),所述泡池本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表面中央开设有回水口(6),所述回水口(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水管(7),所述回水管(7)贯穿泡池本体(1)的底部并延伸至泡池本体(1)外侧,所述泡池本体(1)的一侧内壁上端开设有溢流槽(8),所述溢流槽(8)底部连接有溢水管(9),所述溢水管(9)的底部连接有净化机构(25),所述净化机构(25)与回水管(7)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循环净化功能的温泉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25)包括蓄水腔(251),所述蓄水腔(251)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滤布(252)、矿石滤料层(253)以及活性炭吸附网(254),所述回水管(7)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循环泵(26)和单向阀(2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循环净化功能的温泉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4)处设有适配的注水口盖板(10),所述注水口盖板(10)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条形孔(11),所述注水管(3)位于泡池本体(1)外部的一端包覆有聚氨酯发泡保温层(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循环净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阳景张文宁陈丽锦柳枫桦骆金旺张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沐温泉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