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亚平专利>正文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9901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自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发电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一端为柱体,且所述柱体的侧面上设置有永磁体,第二壳体为一空心柱状壳体,且套设在所述柱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自发电电路,所述自发电电路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壳体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沿轴线方向运动,使得所述永磁体与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相对位移,以使所述感应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或者切割磁感线以产生电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发电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体积小等优点。积小等优点。积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系统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
,特别涉及一种自发电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市面上,对于一些用电量很小的用电设备,如开关等,其电能来源主要是通过市电直接供电,或者,通过蓄电装置供电。其中,通过市电供电的方式,需要在用电设备上连接电线,会影响设备的美观,常用的方式为采用小型的蓄电装置,如纽扣电池等作为电源,然而,这类用电设备通常本身用电负载的结构的体积也较小,设置电线或蓄电装置需要增加设备的体积,不利于设备体积的小型化,且维护成本较高。
[0003]基于此,能够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发电,产生负载所需要的微量电能的自发电电路或模块,因其结构简单,需要的体积小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且被广泛应用到智能家居产品中。这类自发电电路或模块能够利用动能发电,具有经济、环保、安全、稳定、体积小等显著优点。
[0004]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以上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自发电装置中磁路、电路结构等通常较为复杂,使用起来较为麻烦,且装置的体积较大,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其一端为柱体,且所述柱体的侧面上设置有永磁体;第二壳体,其为一空心柱状壳体,其套设在所述柱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自发电电路,所述自发电电路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壳体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沿轴线方向运动,使得所述永磁体与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相对位移,以使所述感应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或者切割磁感线以产生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为一铁芯,所述铁芯侧面镂空且镂空处嵌有与所述镂空处形状相吻的所述永磁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处收容有一用于固定所述感应线圈的铁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置有一电路板密封盒,所述电路板密封盒用于收容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印刷有所述自发电电路除所述感应线圈外的电路结构,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电路结构电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为一按钮,所述按钮包括:裸露在环境中且用于接收外力的按帽,从所述按帽侧面朝所述柱体方向延伸的固定部,所述柱体的一端面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亚平丁雄威
申请(专利权)人:唐亚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