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流水线式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70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流水线式脱水机,包括:上滚筒主体和下滚筒主体,其中,所述上滚筒主体和下滚筒主体均具有多个滚筒,上滚筒主体上的多个滚筒套有上皮带,下滚筒主体上的多个滚筒套有下皮带,所述的上皮带和下皮带之间形成食品物料传送和挤压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流水线式脱水机,使得对香菇、蔬菜等食品物料进行脱水作业时既能达到良好的脱水效果又能实现流水线作业,提高了产能和效率。和效率。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流水线式脱水机


[0001]本技术食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脱水机,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流水线式脱水机。

技术介绍

[0002]作为香菇深加工产品之一的软包装香菇罐头,深受国外消费者喜爱,产品出口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脱水工艺作为香菇深加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用广泛且极为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脱水装置常采用的是压榨式脱水和离心式脱水两种。压榨式脱水采用液压压榨方式,通过强大的压力挤压,脱去水分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压榨式脱水能达到脱水效果,但实现不了流水线作业,既增加劳动力,产能也得不到提升。离心式脱水以离心运动为其工作原理,能实现流水线作业,但脱水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粘料。
[0004]如何对提供一种既能达到良好的脱水效果又能实现流水线作业的脱水机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流水线式脱水机,以使得对香菇、蔬菜等食品物料进行脱水作业时既能达到良好的脱水效果又能实现流水线作业,提高了产能和效率。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新型流水线式脱水机,包括:上滚筒主体和下滚筒主体,其中,所述上滚筒主体和下滚筒主体均具有多个滚筒,上滚筒主体上套有上皮带,下滚筒主体上套有下皮带,所述的上皮带和下皮带之间形成食品物料传送和挤压的空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皮带和下皮带之间的空间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变小。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滚筒主体上的多个滚筒的两端被固定在上定位侧板上,所述下滚筒主体上的多个滚筒的两端被固定在下定位侧板上,所述上定位侧板被支撑在下定位侧板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滚筒的两端为轴,所述上定位侧板和下定位侧板上固定有带座轴承,所述滚筒的轴与所述带座轴承配合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滚筒主体上的多个滚筒斜向设置,靠近进料口的滚筒的位置相对较高,靠近出料口的滚筒的位置相对较低;所述下滚筒主体上的多个滚筒横向平行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滚筒主体和下滚筒主体均包括:主动滚筒、被动滚动和无动力滚筒,其中,所述主动滚筒的轴连接驱动电机。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侧板为上下呈弯折的钢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皮带为食品级PVC输送带,所述下皮带为食品级编织网输送带。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皮带的长度小于下皮带的长度,食品物料从下皮带的头部进入、尾部流出。
[0016]进一步地,所述滚筒为不锈钢材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新型流水线式脱水机,吸收了传统的压榨式脱水效果好的优点,改变挤压方式,由原先的物料静止挤压改为移动式挤压,通过主动滚筒旋转带动传动皮带转动,通过上皮带和下皮带的相向转动,带动物料前进,且入料处的上下皮带间的间距相对较大,实现快速进料,逐步缩小上下皮带和上下对应滚筒间的间隙空间,挤压水分更充分,从而实现食品物料尤其是浸泡后的干菇的脱水更明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流水线式脱水机的其中一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流水线式脱水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去掉传动皮带后的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定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主动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被动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下皮带间的相对位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6]参见图1~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流水线式脱水机,该脱水机主要用于食品物料,如香菇、菌菇、蔬菜等食品的脱水,该脱水机包括:上滚筒主体1和下滚筒主体2,其中,上滚筒主体1和下滚筒主体2均具有多个滚筒,滚筒用304不锈钢无缝管机加工制作而成,上滚筒主体1上的多个滚筒均套有上皮带3,下滚筒主体2上的多个滚筒均套有下皮带4,工作时,皮带处于张紧状态,上皮带3在上方向某一方向旋转转动,比如顺时针,下皮带4在下方也向该方向相向转动,比如逆时针,上皮带3的底面和下皮带4的顶面具有空隙,该空隙形成食品物料传送和挤压的空间。
[0027]具体来说,参照图3所示,上滚筒主体1和下滚筒主体2均包括:一个主动滚筒7、一个被动滚筒8和多个无动力滚筒9,其中,主动滚筒7的轴相对其他滚筒较长,用于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工作时带动主动滚筒7旋转,滚筒沿着电机传动方向旋转。被动滚筒8和无动力滚筒9的结构样式一样,均属于无动力功能的滚筒,用于绷紧皮带,同主动滚筒7一起负责皮带的传动。本实施例中,上滚筒主体1的主动滚筒7与下滚筒主体2的主动滚筒7不在同一方向设置,一个在靠近进料口21处,一个在靠近出料口22处,分别采用各自的电机驱动,上皮带3的长度小于下皮带4的长度,上皮带3首尾均短于下皮带4的首尾,方便食品物料从下皮带4上进入和流出。
[0028]本实施例中,上皮带3为食品级PVC输送带,所述下皮带4为食品级编织网输送带,下皮带4上具有网孔,挤压后的水分从下皮带4上的滚筒间隙向下排出,由于滚筒材质为304不锈钢,清洗较为方便。上、下皮带4均采用食品级材料,保证了食品物料的安全。
[0029]参照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上滚筒主体1上的多个滚筒的两端被固定在上定位侧板5上,下滚筒主体2上的多个滚筒的两端被固定在下定位侧板6上,上定位侧板5支撑于下定位侧板6上,二者均在水平方向设置。滚筒的两端为凸出的轴,上定位侧板5和下定位
侧板6上开设有定位孔16,轴穿过该定位孔16后与带座轴承15配合连接,带座轴承15被螺钉固定在定位侧板上,通过轴与轴承的配合,实现滚筒的自由转动。其中,定位侧板为上下呈弯折的钢板,具体是由3mm厚的钢板激光割孔钣金折弯制作完成,外侧镶轴承座,螺丝紧固,用于固定滚筒,滚筒沿着电机传动方向旋转。
[0030]参照图7所示,上皮带3和下皮带4之间的空间从进料口到出料口22逐渐变小,进料口设计的缝隙相对大主要是为了提高进料量,由于最开始物料未经过挤压其体积相对较大,设置较大的进料缝隙则能提高进料的效率,实现快速进料,经过上皮带3的滚筒与下皮带4的滚筒之间的转动,一边带动物料前进,一边进行挤压,挤压的同时进行物料的输送,图中箭头所指为物料传送方向,最终将物料送到出料口22收集。而挤压空间逐渐变细则能一步步的将物料的水分尽可能挤干,循序渐进,挤压更充分。
[0031]为了实现挤压空间的逐渐变小,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将上滚筒主体1上的多个滚筒斜向设置,如图7中的向右前方稍微斜向上设置,靠近进料口21的滚筒的位置相对较高,靠近出料口22的滚筒的位置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流水线式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包括:上滚筒主体和下滚筒主体,其中,所述上滚筒主体和下滚筒主体均具有多个滚筒,上滚筒主体上的多个滚筒套有上皮带,下滚筒主体上的多个滚筒套有下皮带,所述的上皮带和下皮带之间形成食品物料传送和挤压的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流水线式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皮带和下皮带之间的空间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变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流水线式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筒主体上的多个滚筒的两端被固定在上定位侧板上,所述下滚筒主体上的多个滚筒的两端被固定在下定位侧板上,所述上定位侧板支撑于下定位侧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流水线式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两端为轴,所述上定位侧板和下定位侧板上固定有带座轴承,所述滚筒的轴与所述带座轴承配合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流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黄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盛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