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42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尾机,自动上管机、管筒输送带、操作界面、物料料斗、主轴调节轮、顶杆行程调节轮、灌装计量调节轮、控管转盘、上管机械手、管筒定向检测工位、管筒到位检测与除尘工位、物料充填工位、铝管扁尾及塑管加热工位、铝管折尾及塑管夹尾工位、铝管打批号及塑管自然冷却工位、机械手出料工位、出料输送带工位、机身和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的灌装封尾机,所设计的设备可以实现两只管筒同时进行灌装封尾,在设备运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产能提升了一倍,同时,该设备在进管与出管的工位上,采用的伺服电机为主动力,多个伺服电机配合使用,符合现代全自动化设备的趋势。的趋势。的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尾机


[0001]本技术涉及灌装封尾机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尾机。

技术介绍

[0002]灌装封尾机是利用加热技术及原理将塑料软管的封口表面在加热条件下,将软管口两边高压熔合在一起,实现包装封尾,现有灌装封尾机中,各加工机构相互独立,通过人工传递连接,这样生产效率低下,随着市场对灌装封尾机设备需求的日益增加,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现有的半自动封尾机及单头灌装封尾机的产能已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尾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尾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管筒输送带,管筒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自动上管机,且管筒输送带的一端安装于机身的一侧外壁上,管筒输送带的另一端设置有控管转盘,且控管转盘固定连接于机身的顶端外壁上,控管转盘的一侧设置有上管机械手,机身的顶端外壁上安装有支架,且上管机械手固定连接于支架的一侧外壁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管筒定向检测工位,管筒定向检测工位的一侧设置有管筒到位检测与除尘工位,管筒到位检测与除尘工位的一侧设置有物料充填工位,物料充填工位的一侧设置有铝管扁尾及塑管加热工位,且管筒到位检测与除尘工位和物料充填工位均固定连接于支架的外壁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物料料斗,且物料料斗的输出端安装于物料充填工位的一侧外壁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铝管扁尾及塑管加热工位的一侧设置有铝管折尾及塑管夹尾工位,铝管折尾及塑管夹尾工位的一侧设置有铝管二次折尾及塑管冷却工位,铝管二次折尾及塑管冷却工位的一侧设置有铝管三次折尾及塑管裁切工位,铝管三次折尾及塑管裁切工位的一侧设置有铝管打批号及塑管自然冷却工位,且铝管折尾及塑管夹尾工位、铝管二次折尾及塑管冷却工位、铝管三次折尾及塑管裁切工位和铝管打批号及塑管自然冷却工位均固定连接于支架的外壁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铝管打批号及塑管自然冷却工位的一侧设置有管筒顶杆出料工位,且管筒顶杆出料工位固定连接于支架的外壁上,管筒顶杆出料工位的一侧设置有机械手出料工位,机械手出料工位的一侧设置有出料输送带工位,且机械手出料工位和出料输送带工位均固定连接于机身的顶端外壁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身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操作界面,机身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主轴调节轮,机身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顶杆行程调节轮,顶杆行程调节轮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灌装计量调节轮,且灌装计量调节轮安装于机身的一侧外壁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相较于现有的灌装封尾机,所设计的设备可以实现两只管筒同时进行灌装封尾,在设备运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产能提升了一倍,同时,该设备在进管与出管的工位上,采用的伺服电机为主动力,多个伺服电机配合使用,符合现代全自动化设备的趋势。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自动上管机;2、管筒输送带;3、操作界面;4、物料料斗;5、主轴调节轮;6、顶杆行程调节轮;7、灌装计量调节轮;8、控管转盘;9、上管机械手;10、管筒定向检测工位;11、管筒到位检测与除尘工位;12、物料充填工位;13、铝管扁尾及塑管加热工位;14、铝管折尾及塑管夹尾工位;15、铝管二次折尾及塑管冷却工位;16、铝管三次折尾及塑管裁切工位;17、铝管打批号及塑管自然冷却工位;18、管筒顶杆出料工位;19、机械手出料工位;20、出料输送带工位;21、机身;2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尾机,包括机身21,机身21的一侧设置有管筒输送带2,管筒输送带2的一侧设置有自动上管机1,且管筒输送带2的一端安装于机身21的一侧外壁上,管筒输送带2的另一端设置有控管转盘8,且控管转盘8固定连接于机身21的顶端外壁上,控管转盘8的一侧设置有上管机械手9,机身21的顶端外壁上安装有支架22,且上管机械手9固定连接于支架22的一侧外壁上;支架2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管筒定向检测工位10,管筒定向检测工位10的一侧设置有管筒到位检测与除尘工位11,管筒到位检测与除尘工位11的一侧设置有物料充填工位12,物料充填工位12的一侧设置有铝管扁尾及塑管加热工位13,且管筒到位检测与除尘工位11和物料充填工位12均固定连接于支架22的外壁上,管筒定向检测工位10、管筒到位检测与除尘工位11、物料充填工位12和铝管扁尾及塑管加热工位13组成物料注入机构,用于将物料注入管筒内,并进行初步封口;支架22的一侧设置有物料料斗4,且物料料斗4的输出端安装于物料充填工位12的一侧外壁上,物料料斗4用于存放和输送待灌装物料;铝管扁尾及塑管加热工位13的一侧设置有铝管折尾及塑管夹尾工位14,铝管折尾及塑管夹尾工位14的一侧设置有铝管二次折尾及塑管冷却工位15,铝管二次折尾及塑管冷却工位15的一侧设置有铝管三次折尾及塑管裁切工位16,铝管三次折尾及塑管裁切工位16的一侧设置有铝管打批号及塑管自然冷却工位17,且铝管折尾及塑管夹尾工位14、铝管二次折尾及塑管冷却工位15、铝管三次折尾
及塑管裁切工位16和铝管打批号及塑管自然冷却工位17均固定连接于支架22的外壁上,铝管折尾及塑管夹尾工位14、铝管二次折尾及塑管冷却工位15、铝管三次折尾及塑管裁切工位16和铝管打批号及塑管自然冷却工位17组成管尾处理机构,用于对管尾进行折尾、冷却、裁切和压码处理;铝管打批号及塑管自然冷却工位17的一侧设置有管筒顶杆出料工位18,且管筒顶杆出料工位18固定连接于支架22的外壁上,管筒顶杆出料工位18的一侧设置有机械手出料工位19,机械手出料工位19的一侧设置有出料输送带工位20,且机械手出料工位19和出料输送带工位20均固定连接于机身21的顶端外壁上,管筒顶杆出料工位18、机械手出料工位19和出料输送带工位20组成成品出料机构,用于将成品输送至下道工序;机身21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操作界面3,机身2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主轴调节轮5,机身2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顶杆行程调节轮6,顶杆行程调节轮6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灌装计量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尾机,包括机身(2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21)的一侧设置有管筒输送带(2),管筒输送带(2)的一侧设置有自动上管机(1),且管筒输送带(2)的一端安装于机身(21)的一侧外壁上,管筒输送带(2)的另一端设置有控管转盘(8),且控管转盘(8)固定连接于机身(21)的顶端外壁上,控管转盘(8)的一侧设置有上管机械手(9),机身(21)的顶端外壁上安装有支架(22),且上管机械手(9)固定连接于支架(22)的一侧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管筒定向检测工位(10),管筒定向检测工位(10)的一侧设置有管筒到位检测与除尘工位(11),管筒到位检测与除尘工位(11)的一侧设置有物料充填工位(12),物料充填工位(12)的一侧设置有铝管扁尾及塑管加热工位(13),且管筒到位检测与除尘工位(11)和物料充填工位(12)均固定连接于支架(22)的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2)的一侧设置有物料料斗(4),且物料料斗(4)的输出端安装于物料充填工位(12)的一侧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扁尾及塑管加热工位(13)的一侧设置有铝管折尾及塑管夹尾工位(14),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通周翔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华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