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蚁防治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白蚁防治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尤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尤为严重。白蚁能蛀食全部植物,同时其体内分泌的蚁酸,还会腐蚀钢筋,使混凝土变性。白蚁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损害,包括对建筑物、堤坝、农作物、图书、地下电缆等的损害,其损害具有隐蔽性,如白蚁对建筑物的破坏,特别是对砖木结构、木结构建筑的破坏,往往隐蔽在结构内部,被危害物体表面形似完好,实际里面已经千疮百孔,往往造成房屋倒塌,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0917129.8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白蚁监测装置,但是在使用时发现,白蚁将饵料杆啃食后,导电杆在重力的作用进行下落,从而使两组导电端子通过导电杆连通,实现声光报警,但是当蜂鸣器发出蜂鸣声时,白蚁会通过进蚁孔逃离箱体,导致检测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使腔室中的白蚁无法逃离腔室,便于操作人员的检测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防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滑杆(2)、滑块(3)、压杆(4)、弹簧(5)、圆环(6)、压力感应器(7)、控制器(8)、蜂鸣器(9)、诱饵杆(28)、封口机构和驱动机构,箱体(1)内部有腔室,箱体(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进蚁孔,两组滑杆(2)顶端均连接腔室顶端,两组滑杆(2)底端均连接腔室底端,两组滑块(3)分别滑动连接两组滑杆(2),压杆(4)固定安装在两组滑块(3)之间,诱饵杆(28)的顶端连接压杆(4)的底端,诱饵杆(28)的底端连接腔室的底端,两组弹簧(5)的底端分别连接腔室的底端,两组弹簧(5)的顶端分别连接两组圆环(6)的底端,两组圆环(6)的顶端均设置有压力感应器(7),两组弹簧(5)和两组圆环(6)分别套装在两组滑杆(2)的外侧,控制器(8)和蜂鸣器(9)均安装在箱体(1)的顶端,压力感应器(7)和蜂鸣器(9)分别与控制器(8)电连接;封口机构安装在腔室中,用于密封进蚁孔;驱动机构安装在箱体(1)的顶端,用于为封口机构提供驱动力,驱动机构与控制器(8)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封口机构包括一号丝杠(10)、一号光杠(11)、一号挡板(12)、二号丝杠(13)、二号光杠(14)和二号挡板(15),一号丝杠(10)和二号丝杠(13)的底端均转动连接腔室的底端,一号丝杠(10)和二号丝杠(13)的顶端均延伸至箱体(1)的上方,一号光杠(11)和二号光杠(14)的底端均连接腔室的底端,一号光杠(11)和二号光杠(14)的顶端均连接腔室的顶端,一号挡板(12)与一号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治国,雷卫国,李章焕,李章勇,孙飞,
申请(专利权)人:罗田县克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