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913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所述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往中心倾斜形成排污口,所述养殖池内铺设有养殖沙;布水管,所述布水管沿所述养殖池的内四周固定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养殖池的一角并与所述布水管相连通;多个出水孔,多个所述出水孔等距开设在所述布水管上;过滤网格,所述过滤网格铺垫在所述养殖池的底部排污口处;纱网,所述纱网铺设在在所述过滤网格的顶部并位于养殖沙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具有方便残饵和粪便可以集中到排污口排出、保证养殖环境干净无污染,减少病害发生的优点。减少病害发生的优点。减少病害发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方斑东风螺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方斑东风螺养殖方式以水泥池流水沙层自净养殖为主,粪便、饵料残渣,部分大块的可通过人工进行清理,而小块残饵及东风螺排泄废物等不能得到有效清理,可直接影响养殖水体,污染沙层,威胁东风螺的养殖过程。整个东风螺养殖行业目前存在养殖水体恶化、病害频发等问题,药物滥用也为东风螺质量安排埋下了隐患,诸多问题已成为影响东风螺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所以改造传统养殖模式刻不容缓,提高养殖效率同时构建绿色环保节能的养殖系统对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方便残饵和粪便可以集中到排污口排出、保证养殖环境干净无污染,减少病害发生的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往中心倾斜形成排污口,所述养殖池内铺设有养殖沙;布水管,所述布水管沿所述养殖池的内四周固定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养殖池的一角并与所述布水管相连通;多个出水孔,多个所述出水孔等距开设在所述布水管上;过滤网格,所述过滤网格铺垫在所述养殖池的底部排污口处;纱网,所述纱网铺设在在所述过滤网格的顶部并位于养殖沙的下方。
[0006]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格为镂空结构,所述纱网为80目。/>[0007]优选的,所述养殖池处设置有水质检测机构,所述水质检测机构包括两个支架、齿条、数据显示器、多个水质检测组件和多个吊装机构,两个所述支架均架设在所述养殖池的顶部,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架上,所述数据显示器设置在所述养殖池的一侧,多个所述水质检测组件在使用时均位于所述养殖池的水中,多个所述吊装机构均设置在所述齿条上并分别与多个所述水质检测组件对应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滑套、缠绕环、吊绳、齿圈、收卷电机和收卷齿轮,所述滑套滑动套设在所述齿条上,所述缠绕环转动套设在所述滑套上,所述吊绳缠绕在所述缠绕环上,所述吊绳的底部与所述水质检测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齿圈固定安装在所述缠绕环的一侧,所述收卷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套的顶部,所述收卷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齿圈相啮合。
[0009]优选的,所述滑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爬动齿轮,所述爬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水质检测组件外固定套设有用于隔离方斑东风螺养的防护网罩,所述防护网罩的底部为弧面尖端。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
[0013]1、通过对东风螺养殖池进行改善,水草泥修建时底部向中间略微倾斜,搭建镂空过滤网格,保证养殖环境干净无污染,减少病害发生,在底部中间设置排污口,使残饵和粪便可以集中到排污口排出,养殖池上进水设置保证全面形成微流水养殖,从上而下冲击力保证残饵、粪便从纱网滤出,整个形成一个开放式半循环养殖系统;
[0014]2、通过水质检测机构能够实时对水质的检测数据传输至数据显示器上,方便人们直观了解到养殖池的水质,通过吊装机构便于调节水质检测组件的检测高度,从而根据不同水深进行调整,通过伺服电机和爬动齿轮能够带动滑套和水质检测组件移动,从而对检测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防护网罩能够隔离方斑东风螺,预防对水质检测组件吸附造成检测数据的误差。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技术中养殖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过滤网格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养殖池;2、布水管;3、进水管;4、出水孔;5、排污口;6、过滤网格;7、纱网;8、养殖沙;9、支架;10、齿条;11、数据显示器;12、水质检测组件;13、防护网罩;14、滑套;15、缠绕环;16、吊绳;17、齿圈;18、收卷电机;19、收卷齿轮;20、伺服电机;21、爬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请结合参阅图1

图6,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中养殖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过滤网格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往中心倾斜形成排污口5,所述养殖池1内铺设有养殖沙8;布水管2,所述布水管2沿所述养殖池1的内四周固定设置;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设置在所述养殖池1的一角并与所述布水管2相连通;多个出水孔4,多个所述出水孔4等距开设在所述布水管2上;过滤网格6,所述过滤网格6铺垫在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排污口5处;纱网7,所述纱网7铺设在在所述过滤网格6的顶部并位于养殖沙8的下方,通过对东风螺养殖池1进行改善,水草泥修建时底部向中间略微倾斜,搭建镂空过滤网格6,保证养殖环境干净无污染,减少病害发生,在底部中间设置排污口5,使残饵和粪便可以集中到排污口5排出,养殖池1上进水设置保证全面形成微流水养殖,从上而下冲击力保证残饵、粪便从纱网7滤出,整个形成一个开放式半循环养殖系统。
[0024]所述过滤网格6为镂空结构,所述纱网7为80目。
[0025]所述养殖池1处设置有水质检测机构,所述水质检测机构包括两个支架9、齿条10、数据显示器11、多个水质检测组件12和多个吊装机构,两个所述支架9均架设在所述养殖池1的顶部,所述齿条10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架9上,所述数据显示器11设置在所述养殖池1的一侧,多个所述水质检测组件12在使用时均位于所述养殖池1的水中,多个所述吊装机构均设置在所述齿条10上并分别与多个所述水质检测组件12对应设置,通过水质检测机构能够实时对水质的检测数据传输至数据显示器11上,方便人们直观了解到养殖池1的水质。
[0026]所述吊装机构包括滑套14、缠绕环15、吊绳16、齿圈17、收卷电机18和收卷齿轮19,所述滑套14滑动套设在所述齿条10上,所述缠绕环15转动套设在所述滑套14上,所述吊绳16缠绕在所述缠绕环15上,所述吊绳16的底部与所述水质检测组件12固定连接,所述齿圈17固定安装在所述缠绕环15的一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往中心倾斜形成排污口,所述养殖池内铺设有养殖沙;布水管,所述布水管沿所述养殖池的内四周固定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养殖池的一角并与所述布水管相连通;多个出水孔,多个所述出水孔等距开设在所述布水管上;过滤网格,所述过滤网格铺垫在所述养殖池的底部排污口处;纱网,所述纱网铺设在在所述过滤网格的顶部并位于养殖沙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格为镂空结构,所述纱网为8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斑东风螺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处设置有水质检测机构,所述水质检测机构包括两个支架、齿条、数据显示器、多个水质检测组件和多个吊装机构,两个所述支架均架设在所述养殖池的顶部,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架上,所述数据显示器设置在所述养殖池的一侧,多个所述水质检测组件在使用时均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用黎陈效儒赵鑫张璐李淑云刘雪兵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