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869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辣椒育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催芽机,所述催芽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箱门,所述催芽机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覆膜装置,所述催芽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混液机构,所述混液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液箱,所述储液箱固定连接在输液柱的顶部,所述进液口固定连接在储液箱的顶部;该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观察窗开设在箱门的表面,用于时事观察催芽的情况,加热棒和日光灯,且催芽床的底部设置有转动电机,将催芽床恒温,且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将水箱内部的水抽进混液箱内与药液混合通过喷头均匀的喷洒至辣椒种子表面。合通过喷头均匀的喷洒至辣椒种子表面。合通过喷头均匀的喷洒至辣椒种子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辣椒育苗
,具体为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辣椒又叫番椒,海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者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会变成鲜红色、黄色或者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具有辣味,能增进食物,辣椒中维生素C在蔬菜中位居第一,因此,在我国辣椒的种植产品一直非常高,而在对辣椒进行种植的时候便需要对种子进行促进发芽工作。
[0003]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对于不同催芽液的配比掌握不好,且环境原因催芽液易受污染,同时在催芽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催芽床可能温度湿度均不稳定。
[0004]基于现有的技术不足,本技术设计了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具备精准控制催芽液的配比,稳定催芽床的温度与湿度的优点,解决了催芽液的配比掌握不好,不同位置的催芽床可能温度湿度均不稳定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催芽机,催芽机,所述催芽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箱门,所述催芽机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覆膜装置,所述催芽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混液机构,所述混液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液箱;
[0007]混液机构,所述混液机构包括输液柱、储液箱和进液口,所述输液柱固定连接在混液箱的顶部,所述储液箱固定连接在输液柱的顶部,所述进液口固定连接在储液箱的顶部。
[0008]优选的,所述混液机构还包括滤液阀和计量阀,所述滤液阀固定连接在输液柱的表面,所述计量阀固定连接在输液柱的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箱门的表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棒,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催芽床,所述催芽机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日光灯。
[0010]优选的,所述催芽机的右侧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催芽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液箱,所述混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喷头。
[0011]优选的,所述催芽床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恒温膜,所述催芽床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掰杆。
[0012]优选的,所述所述滤液阀贯穿输液柱设置在储液箱的下方,所述计量阀贯穿输液
柱设置在滤液阀的上方。
[0013]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通过将种子均匀铺在催芽床的表面,然后启动抽水泵,将等比例的水输送至混液箱内,然后将药液从进液口处灌进储液箱的内部,此时计量阀控制输液柱内的计量阀打开阀门,根据流速将等比例的药液灌进混液箱内后,关闭阀门,使得储液箱残余药液可不会继续注入且下次继续使用,待混液箱内的药液与水均匀混合后,启动抽液泵将药液抽至输液管的内部从喷头处均匀喷出即可,该装置便于喷洒调配后的药液。
[0015]2、该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通过捏动掰杆,使套环的内壁脱离卡柱的表面,且套环的缺口打开,向外拖动使其脱离卡柱,然后将恒温膜的一端向卡柱处拉动,使得支架覆盖在催芽床的表面,然后将恒温膜的一端贴合在卡柱的表面,将掰杆套在卡柱的表面将支架固定住即可,然后打开加热棒和日光灯,在加热棒和日光灯的作用下,使得催芽床的内部恒温,且由于恒温膜覆盖在催芽床的表面,使得辣椒种子的湿度也得以保持稳定,该装置便于给催芽床覆膜恒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覆膜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混液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催芽机;101、箱门;102、观察窗;103、固定板;104、加热棒;105、转动电机;106、催芽床;107、日光灯;2、水箱;201、抽水泵;202、输水管;203、固定台;204、混液箱;205、抽液泵;206、输液管;207、喷头;3、覆膜装置;301、支架;302、恒温膜;303、卡柱;304、套环;305、掰杆;4、混液机构;401、输液柱;402、储液箱;403、进液口;404、滤液阀;405、计量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催芽机1,催芽机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箱门101,催芽机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3,固定板1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固定板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覆膜装置3,催芽机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混液机构4,混液机构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液箱204,箱门101的表面开设有观察窗102,固定板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棒104,固定板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105,转动电机10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催芽床106,催芽机1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日光灯107,通过设置加热棒104用于给催芽床106保持恒温。
[0024]请参阅图5,混液机构4,混液机构4包括输液柱401、储液箱402和进液口403,输液
柱401固定连接在混液箱204的顶部,储液箱402固定连接在输液柱401的顶部,进液口403固定连接在储液箱402的顶部,混液机构4还包括滤液阀404和计量阀405,滤液阀404固定连接在输液柱401的表面,计量阀405固定连接在输液柱401的表面,滤液阀404贯穿输液柱401设置在储液箱402的下方,计量阀405贯穿输液柱401设置在滤液阀404的上方,通过设置计量阀405,用于定量等比例注入药液。
[0025]请参阅图2,催芽机1的右侧设置有抽水泵201,抽水泵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水管202,催芽机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台203,固定台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液箱204,混液箱2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液泵205,抽液泵2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液管206,输液管2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喷头207,通过设置喷头207,用于将药液均匀喷洒在辣椒种子表面。
[0026]请参阅图4,催芽床10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301,支架30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恒温膜302,催芽床10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柱303,卡柱303的表面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催芽机(1),其特征在于:催芽机(1),所述催芽机(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箱门(101),所述催芽机(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3),所述固定板(1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所述固定板(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覆膜装置(3),所述催芽机(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混液机构(4),所述混液机构(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液箱(204);混液机构(4),所述混液机构(4)包括输液柱(401)、储液箱(402)和进液口(403),所述输液柱(401)固定连接在混液箱(204)的顶部,所述储液箱(402)固定连接在输液柱(401)的顶部,所述进液口(403)固定连接在储液箱(402)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液机构(4)还包括滤液阀(404)和计量阀(405),所述滤液阀(404)固定连接在输液柱(401)的表面,所述计量阀(405)固定连接在输液柱(401)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育苗用的种子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01)的表面开设有观察窗(102),所述固定板(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棒(104),所述固定板(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超玉李凯陈瑞建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闽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