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接线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62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在绝缘阻燃塑料外壳中,装有智能接线电路板,电路板的外接线插口或插座设置于塑料外壳表面,塑料外壳体上设有可拆、装的盖子。(*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行业弱电系统的接线设置,尤其是能够安全使用、方便安装和外型美观的智能接线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建筑行业弱电系统的智能接线模块是一种随着网络时代来临而新近兴起使用的装置,其已有产品的构造非常简单,即采用金属架板来固定电路板及接线座或插座,存在的缺点是外型零乱不够美观,而且电路板上裸露的焊点存在安全隐患,装卸时需要工具,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智能接线模块,它绝缘性能好,工作可靠。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绝缘阻燃塑料外壳中,装有智能接线电路板,电路板的外接线插口或插座设置于塑料外壳表面,塑料外壳体上设有可拆、装的盖子。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上述塑料外壳底侧板上开设有以便镶设于定位架板上的槽道,该槽道的一侧部上设有一弹性卡扣,该弹性卡扣由头部呈锥形的波纹状弹性片材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外形美观结构紧凑,不仅有利于用户方便快捷地安装与使用,同时绝缘性能好,工作可靠,能有效防止尘埃等外界物的干扰和影响。附图说明图1a是实施例一主视图,图1b是实施例一的剖面左视图,图1c是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图2a是实施例二主视图,图2b是实施例二的剖面左视图,图2c是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3a是实施例三主视图,图3b是实施例三的剖面左视图,图3c是实施例三的俯视图。图4a是实施例四主视图,图4b是实施例四的剖面左视图,图4c是实施例四的俯视图。图5a是实施例五主视图,图5b是实施例五的剖面左视图,图5c是实施例五的俯视图。图6a是实施例六主视图,图6b是实施例六的剖面左视图,图6c是实施例六的俯视图。图中1、左模块壳,2、右模块壳,3、自攻螺钉,4、弹性卡扣,5、HUB模块盖,6、HUB模块电源板,7、HUB模块主板,8、自攻螺钉,9、网络模块,10、网络模块主板,11、电话模块盖,12、电话模块主板,13、弱电接线模块盖,14、弱电接线模块主板,15、楼宇对讲接线模块盖,16、楼宇对讲接线模块主板,17、有线电视模块盖,18、有线电视模块主体,19、定位槽道。实施例在图1中,HUB模块电源板6通过自攻螺钉8固定在左模块壳1上,HUB模块主板7通过自攻螺钉8固定在右模块壳2上,然后将HUB模块盖5盖上后合扣起来,使HUB模块盖5卡在左模块壳1和右模块壳2的最上面的槽中,接着用自攻螺钉3将左模块壳1和右模块壳2锁紧,最后插入弹性卡扣4。安装时,将定位槽道19压向定位架板,弹性卡扣因其锥形头部受压而收缩,当实施例一的定位槽道与定位架板镶接成一体时,弹性卡扣的锥形头部伸出扣住定位板架。在图2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将网络模块盖9和网络模块主板10分别卡在左模块壳1和右模块壳2的最上面的槽和最下面的槽中,再合扣起来,用自攻螺钉3将左模块壳1和右模块壳2锁紧,最后插入弹性卡扣4。在图3所示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图2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相同,只是将网络模块盖9和网络模块主板10分别换成电话模块盖11和电话模块主板12。在图4所示的第四个实施例中,将弱电接线模块盖13和弱电接线模块主板14分别卡在左模块壳1和右模块壳2的最上面的槽和居中的槽中,再合扣起来,用自攻螺钉3将左模块壳1和右模块壳2锁紧,最后插入弹性卡扣4。在图5所示的第五个实施例和图6所示的第六个实施例中,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图4所示的第四个实施例相同,只是将弱电接线模块盖13和弱电接线模块主板14分别换成楼宇对讲接线模块盖15和楼宇对讲接线模块主板16,或有线电视模块盖17和有线电视模块主体18。本技术绝缘性能好,装拆方便,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居民小区、酒店、办公楼等场所的弱电系统中。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在绝缘阻燃塑料外壳中,装有智能接线电路板,电路板的外接线插口或插座设置于塑料外壳表面,塑料外壳体上设有可拆、装的盖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塑料外壳底侧板上开设有以便镶设于定位架板上的槽道,该槽道的一侧部上设有一弹性卡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卡扣由头部呈锥形的波纹状弹性片材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建筑行业弹头电系统的接线设置,尤其是能够安全使用、方便安装和外型美观的智能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在绝缘阻燃塑料外壳中,装有智能接线电路板,电路板的外接线插口或插座设置于塑料外壳表面,塑料外壳体上设有可拆、装的盖子。该产品绝缘性能好,工作可靠,可广泛应用于居民小区、酒店、办公楼等场所的弱电系统中。文档编号H01R9/00GK2550917SQ02278229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6日专利技术者谢礼龙, 洪群青, 陈德 申请人:福建省冠林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礼龙洪群青陈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冠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