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分放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52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分放大电路,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包括滤波单元、稳压单元及信号放大单元,所述滤波单元、稳压单元及信号放大单元顺次连接,所述滤波单元接收电流传感器的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放大微弱的信号,便于信号采集。于信号采集。于信号采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分放大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信号处理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差分放大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差分放大电路又称为差动放大电路,当该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的电压有差别时,输出电压才有变动,因此称为差动。差分放大电路是由静态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演变而来的。在进行信号采集时,微弱的信号不经过放大将难以被采集到,所以设计差分放大电路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差分放大电路以放大微弱的信号,便于信号采集。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差分放大电路,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包括滤波单元、稳压单元及信号放大单元,所述滤波单元、稳压单元及信号放大单元顺次连接,所述滤波单元接收电流传感器的信号。
[0005]本技术提供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收电流传感器的信号后经滤波单元、稳压单元及信号放大单元后将信号放大输出,放大微弱的信号,便于信号采集。
[0006]进一步地,所述滤波单元包括共模电感L

COM7、磁珠FB27及磁珠FB28,所述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端接收电流传感器的信号,磁珠FB27的一端与共模电感L

COM7的第四端连接,磁珠FB27的另一端及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三端连接,磁珠FB28的一端与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一端连接,磁珠FB28的另一端及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二端连接。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瞬态二极管TVS14、瞬态二极管TVS15、电阻R191、电阻R193、电阻R192、二极管D19及二极管D15,所述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三端、瞬态二极管TVS14的一端以及电阻R191的一端连接,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二端、瞬态二极管TVS15的一端以及电阻R193的一端连接,瞬态二极管TVS14的另一端以及瞬态二极管TVS1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91的另一端、二极管D19的阴极及二极管D15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9的阳极、电阻R193的另一端、电阻R192的一端及二极管D15的阴极连接,电阻R192的另一端接地。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放大单元包括电容C256、芯片U36、电阻R165、电阻R173、电容C242、电阻R137、电容C75及电阻R143,所述二极管D15的阳极、芯片U36的第二引脚、电阻R137的一端及电阻R14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5的阴极与芯片U36的第三引脚连接,芯片U36的第四引脚与电容C256的一端连接并接电源VN8P_AV,电容C25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43的另一端与电容C75的一端连接,电容C75的另一端、电阻R137的另一端及芯片U36的第六引脚连接并作为信号输出端口,电容C242的一端、电阻R173的一端、电阻R165的一端及芯片U36的第七引脚连接并接电源V8P_AV,电阻R165的另一端与芯片U36的第八引脚连接,电阻R173的另一端与芯片U36的第一引脚连接。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传感器接有电流传感器电源电路,电流传感器电源电路包括磁珠FB21、电容C88至电容C93、电阻R258、电容C275、芯片U38、电感L5、二极管D29、电阻R197、电阻R198、磁珠FB22、电容C96及电容C278,芯片U38的型号为TPS61170DRV,所述磁珠FB21的一端及电容C90的一端连接并接电源V5P_VDD,磁珠FB21的另一端、电容C88的一端、电容C89的一端、芯片U38的第六引脚、芯片U38的第五引脚及电感L5的一端连接,电容C90的另一端、电容C88的另一端及电容C8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58的一端与芯片U38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258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75接地;电感L5的另一端、二极管D29的阳极及芯片U38的第四引脚连接,二极管D29的阴极、电阻R198的一端、电容C92的一端、电容C91的一端及磁珠FB22的一端连接,电阻R198的另一端、芯片U38的第一引脚及电阻R197的一端连接,电阻R197的另一端、电容C92的另一端及电容C9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磁珠FB22的另一端、电容C96的一端、电容C278的一端及电容C93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电源输出接口CT_VDD,电容C96的另一端、电容C278的另一端及电容C93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芯片U36的型号为OP07CSZ。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共模电感L

COM7的型号为DLW5BSM501TQ2。
[0012]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收电流传感器的信号后经滤波单元、稳压单元及信号放大单元后将信号放大输出,放大微弱的信号,便于信号采集。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差分放大电路的原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差分放大电路中电流传感器电源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差分放大电路,包括滤波单元、稳压单元及信号放大单元,所述滤波单元、稳压单元及信号放大单元顺次连接,所述滤波单元接收电流传感器的信号。所述滤波单元包括共模电感L

COM7、磁珠FB27及磁珠FB28,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瞬态二极管TVS14、瞬态二极管TVS15、电阻R191、电阻R193、电阻R192、二极管D19及二极管D15,所述信号放大单元包括电容C256、芯片U36、电阻R165、电阻R173、电容C242、电阻R137、电容C75及电阻R143。所述芯片U36的型号为OP07CSZ,共模电感L

COM7的型号为DLW5BSM501TQ2。共模电感L

COM7与磁珠FB27及磁珠FB28属于兼容设计,实际应用中采用共模电感L

COM7或者采用磁珠FB27及磁珠FB28,本技术采用磁珠FB27及磁珠FB28。
[0017]所述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端接收电流传感器10的信号,磁珠FB27的一端与共模电感L

COM7的第四端连接,磁珠FB27的另一端、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三端、瞬态
二极管TVS14的一端以及电阻R191的一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分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包括滤波单元、稳压单元及信号放大单元,所述滤波单元、稳压单元及信号放大单元顺次连接,所述滤波单元接收电流传感器的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分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单元包括共模电感L

COM7、磁珠FB27及磁珠FB28,所述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端接收电流传感器的信号,磁珠FB27的一端与共模电感L

COM7的第四端连接,磁珠FB27的另一端及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三端连接,磁珠FB28的一端与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一端连接,磁珠FB28的另一端及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二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分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瞬态二极管TVS14、瞬态二极管TVS15、电阻R191、电阻R193、电阻R192、二极管D19及二极管D15,所述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三端、瞬态二极管TVS14的一端以及电阻R191的一端连接,共模电感L

COM7的第二端、瞬态二极管TVS15的一端以及电阻R193的一端连接,瞬态二极管TVS14的另一端以及瞬态二极管TVS1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91的另一端、二极管D19的阴极及二极管D15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9的阳极、电阻R193的另一端、电阻R192的一端及二极管D15的阴极连接,电阻R192的另一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差分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单元包括电容C256、芯片U36、电阻R165、电阻R173、电容C242、电阻R137、电容C75及电阻R143,所述二极管D15的阳极、芯片U36的第二引脚、电阻R137的一端及电阻R14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5的阴极与芯片U36的第三引脚连接,芯片U36的第四引脚与电容C256的一端连接并接电源VN8P_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招荣樊云鹏谢卓辰李捷睿覃显南黄国月黄军淋李青洪滕焕秀陈文通杨彦肖竣文朱彦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崇左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