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防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839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桩防拔装置,包括插座外壳、位于插座外壳上的插孔,还包括相对分布在插孔两侧的两个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活动穿过插座外壳,其中任一第一限位件朝向另一第一限位件的一端均设置弧形缺口;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一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防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车在公用充电桩充电时,插头容易被恶意拔出的问题,实现对充电插头的防拔效果。头的防拔效果。头的防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防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防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动车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代步工具,因此充电桩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不少街道、社区、小区等均有充电桩。但随着电动车用户的逐渐增多,公用充电桩数量不足的缺陷快速显露出来,虽然目前已经在大力新建充电桩,但其涉及到公共部门和电力部门的协同作业,非短期内可以快速解决的。基于此,目前大城市中公用充电桩的数量依然存在较大缺口,这导致了恶意拔别人插头的行为出现,即是某些用户在前一位用户还在充电时就将别人的充电插头拔走,转而插入自家车辆的充电插头。现有技术中,对于公用充电桩或自助充电桩等非私人的充电桩而言,此类现象难以杜绝。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防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车在公用充电桩充电时,插头容易被恶意拔出的问题,实现对充电插头的防拔效果。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充电桩防拔装置,包括插座外壳、位于插座外壳上的插孔,还包括相对分布在插孔两侧的两个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活动穿过插座外壳,其中任一第一限位件朝向另一第一限位件的一端均设置弧形缺口;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一锁定机构。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动车在公用充电桩充电时,插头容易被恶意拔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桩防拔装置,对于电动车的充电桩而言,其插座是固定的,用户通过将插头插入插座上的插孔内,进行电连接充电;本申请正是利用这一点,在插孔两侧均设置第一限位件,且使得第一限位件活动穿过插座外壳,因此本申请中的第一限位件部分位于插座外壳内、部分位于插座外壳外。其中第一限位件共两个,对于每个第一限位件而言,其位于插座外壳内部的一端,均具有弧形缺口,两个相互正对的弧形缺口即可配合形成环形结构,用于与插头后端的电缆线匹配;本申请的防拔原理是利用了插头的外径均大于电缆线外径的特点,通过两个弧形缺口包覆住电缆线,使得插头无法通过,即可实现防拔功能。
[0007]具体的,本申请在使用时,用户将插头通过插孔插入后,插头后端的电缆线会位于两个弧形缺口之间,此时使得两个第一限位件相向运动,直至两个弧形缺口闭合成环,将电缆线包覆在其中,此时再通过第一锁定机构,锁定第一限位件,使其无法移动,即可实现对电动车充电插头的锁定,使得充电插头无法被拔出,实现了防拔效果。
[0008]当然,对第一锁定机构的解锁可由车主自行控制,也可通过程序设置为充满电后自行解锁,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能够轻易实现的。当解锁完成后,使得两个第一限位件相背运动,使得两个弧形缺口分开,直至满足插头正常通过,即可实现插头的正常拔出。
[0009]由于现有的公用充电桩大都是依靠专用的APP或小程序控制,因此车主通过APP或
小程序对第一锁定机构发出锁定指令、解锁指令即可,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能够轻易实现的。当然,在充满电后自动解锁是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现有的充电桩本就具有充满电自动断电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赋予其一个额外的解锁信号/指令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此外,由于充电桩插座适配的充电头的型号是已知的、其对应的电缆线的粗细也是已知的,因此弧形缺口的直径能够根据对应的电缆线的粗细进行适应性设置,弧形缺口的直径不低于电缆线外径、不高于对应插头的最小外径即可。
[0010]本申请保留了现有的插座内部的电路完整性,只需额外设置相应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一锁定机构即可,对现有充电桩插座的改造方便、成本较低,经济性显著。此外,本申请中第一锁定机构对第一限位件的锁定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临时锁定/定位的方式;第一限位件的移动也可采用任意的驱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人力手动驱动或电力驱动等。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位于第一限位件上的凸出部、与凸出部通过压簧相连的第二限位件、连接在凸出部与插座外壳内壁之间的拉簧、用于锁定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第二锁定机构;所述压簧的轴线与所述拉簧的轴线相互垂直;
[0012]当所述压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能够锁定所述第二限位件;
[0013]当所述拉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不能锁定所述第二限位件。
[0014]本方案中由第二锁定机构对第二限位件进行临时锁定,当第二限位件被锁定时,由于第二限位件与第一限位件间接连接,因此第一限位件也被锁定;当第二锁定机构解除对第二限位件的锁定时,同理即解除了第一限位件的锁定。
[0015]其中压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始终对第二限位件施加推力、使第二限位件具有远离第一限位件的趋势;拉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因此始终对第一限位件施加拉力、使第一限位件具有靠近插座外壳内壁的趋势。在解锁状态时,拉簧处于自然状态,此时拉簧已经将第一限位件拉动至靠近插座外壳内壁的位置,第二锁定机构无法锁定第二限位件,因此第一限位件也就能够处于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时,第二锁定机构锁定第二限位件,此时压簧处于自然状态,第二限位件被推动至能够被第二锁定机构锁定的位置,通过第二锁定机构对第二限位件进行临时锁定即可。
[0016]其中第二锁定机构对第二限位件的锁定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临时锁定/定位的方式。
[0017]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上开设用于安装所述压簧的凹槽、用于安装所述拉簧的装配孔;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进入凹槽内。在拉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拉簧拉动第一限位件靠近插座外壳内壁,此时可进一步压缩压簧,使第二限位件进入凹槽内进行临时的隐藏,保证此状态下第二锁定机构无法对第二限位件进行锁定。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第三限位件、开设在第二限位件上的定位槽、用于驱动第三限位件做靠近和远离定位槽的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
[0019]所述定位槽与第三限位件相匹配,当第三限位件插入至定位槽内时,所述第二限位件被锁定。
[0020]当压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压簧将第二限位件推动至能够被第二锁定机构锁定的位置,此时定位槽应该正对第三限位件,此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三限位件向第二限位件方向移动,使第三限位件进入限位槽内,即可对第二限位件进行锁定;当需要解除锁定时,由驱动装置驱动第三限位件向远离第二限位件的方向移动,使第三限位件脱离所述限位槽,
即可解除对第二限位件的锁定、即解除了对第一限位件的锁定。
[002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磁铁。通过电磁铁进行直线往复的驱动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实现,在此不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电磁铁供电方式可直接从充电桩插座引电,即充电桩在充电时同步为电磁铁供电、充电桩断电时同步对电磁铁断电;当然,也可独立设置电源为电磁铁供电,其供电与否同样与充电桩是否在工作正相关。
[0022]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与第三限位件之间连接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的设置,使得电磁铁断电后,第三限位件能够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快速脱离限位槽,自动解除对第二限位件的锁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防拔装置,包括插座外壳(1)、位于插座外壳(1)上的插孔(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分布在插孔(2)两侧的两个第一限位件(3),所述第一限位件(3)活动穿过插座外壳(1),其中任一第一限位件(3)朝向另一第一限位件(3)的一端均设置弧形缺口(13);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第一限位件(3)的第一锁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位于第一限位件(3)上的凸出部(301)、与凸出部(301)通过压簧(4)相连的第二限位件(5)、连接在凸出部(301)与插座外壳(1)内壁之间的拉簧(6)、用于锁定所述第二限位件(5)的第二锁定机构;所述压簧(4)的轴线与所述拉簧(6)的轴线相互垂直;当所述压簧(4)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能够锁定所述第二限位件(5);当所述拉簧(6)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不能锁定所述第二限位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301)上开设用于安装所述压簧(4)的凹槽(302)、用于安装所述拉簧(6)的装配孔(303);所述第二限位件(5)能够进入凹槽(302)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第三限位件(7)、开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龙涂赤曾薪范青鹏王浩宇闫春弟杨润张登毅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