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如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19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患者如厕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从低到高向另一端过渡,所述第二端和第一端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设在第二端上表面的如厕孔连通,所述第二端还连接把手一,通过采用了低到高过渡的设置,只需要很小的力量将患者臀部抬起,即可将如厕器塞入患者臀部之下,便于患者自行使用,以及护理人员的使用。员的使用。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如厕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是一种患者如厕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如厕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可以如厕的病床、轮椅等,但是排泄物非常容易溅到器具上,并且十分难以清理,市面上还有一种模仿便池的如厕器,虽然相对上述两种器具便于清理,但体积相对较大,不便于患者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如厕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患者如厕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从低到高向另一端过渡,所述第二端和第一端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设在第二端上表面的如厕孔连通,所述第二端还连接把手一。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上表面沿周边设有弧形翻边。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护肤布,所述护肤布可拆卸固定在第一端表面。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可覆盖如厕孔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表面设有把手二,所述盖体下表面设与如厕孔周边形状相适应的凸起。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和把手一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把手一上安装有照明装置。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翻边与本体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外周两侧对称设有若干挂钩,所述挂钩与护肤布外周连接,使护肤布固定在第一端表面。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患者如厕器,通过采用了低到高过渡的设置,只需要很小的力量将患者臀部抬起,即可将如厕器塞入患者臀部之下,便于患者自行使用,以及护理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3:本技术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请参照图1

3,
[0020]一种患者如厕器,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第一端11从低到高向另一端过渡,所述第二端12和第一端11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容纳空间13,所述容纳空间13与设在第二端12上表面的如厕孔14连通,所述第二端12还设有一体成型的把手一15。
[0021]对于还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患者来说,只需要坐起来,臀部微微抬起,手握把手一15,将第一端11置于臀部之下,此时臀部可与第一端11表面接触(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然后逐渐将本体1塞入,直到第二端12位于臀部之下,并且与如厕孔14对应,此时患者即可进行如厕,如厕完毕后,将本体1抽出即可,通过低到高过渡的设置,便于如厕器的放入和抽出,并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只需要将臀部轻轻抬起即可使用,便于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患者实用,以避免患者的心里尴尬;
[0022]对于需要护理人员辅助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将患者扶正后,同样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只要将患者臀部轻轻抬起即可,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由于护理人员大多是女性,力量较小,通过本技术所述的如厕器,极大地方便护理人员的使用。
[0023]另外,在患者如厕完成后,可以使用长嘴壶和棉签对患者的阴部进行清洗,清洗的污水可以流入容纳空间13内,并不会撒出,便于清洁。
[0024]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如厕器塞入患者的臀部,及减少伤害患者的皮肤,在本体1上表面沿周边设有弧形翻边16,以及增加了铺设在第一端11上的护肤布2,护肤布2可以采用涤纶、具有绒毛的布料等顺滑的纺织材料制成,当患者阴部清洗完成后,可能会沾到水,在将如厕器取出时,阴部沾到的水可以通过护肤布2进行吸附,并不会弄脏其他物品,在清洁时,只需要将护肤布2取出清洗即可,另外,护肤布2只铺设在第一端12的表面,在使用时由于第一端12底部没有护肤布2的阻碍,可以大大较少摩擦力,便于将如厕器塞入患者胯下。
[002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本体1配合使用的盖体3,在患者如厕完成后,将盖体3在如厕孔14上,相对美观,另外,在盖体3上设有把手二31,通过手握把手二31将盖体3盖上或挪开,以及通过设置在盖体3下表面的凸起32,当盖体3盖在如厕孔14上时,凸起32可与如厕孔14侧边相抵,使盖体3与如厕孔 14连接更加紧凑,放置排泄物溢出。
[0026]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把手一上设置的照明装置5,便于用户夜间使用,至于照明装置5结构与市面上的类似,具体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开关、灯带、电路板和蓄电池,灯带和开关安装在把手一表面,蓄电池和电路板安装在把手内,为了防止蓄电池没电,可以在把手一上设置电池仓,用干电池代替蓄电池,可以更换。
[0027]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加强整体结构,在弧形翻边与本体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7。
[0028]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挂钩18可以将护肤布2的周边勾住,从而可以固定护肤布2在第一端的表面,另外还可以配套塑料袋使用,首先将塑料袋塞入容纳空间13内,然后将塑料袋开口周边的位置固定在本体外周的挂钩18上,使塑料袋开口能够覆盖如厕孔
14,患者如厕完成后只需要将塑料袋与挂钩18脱离,即可使塑料袋从容纳空间13中抽出,然后套接新的塑料袋即可,便于清洁。
[00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如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第一端(11)从低到高向另一端过渡,所述第二端(12)和第一端(11)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容纳空间(13),所述容纳空间(13)与设在第二端(12)上表面的如厕孔(14)连通,所述第二端(12)还连接把手一(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如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表面沿周边设有弧形翻边(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如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肤布(2),所述护肤布(2)可拆卸固定在第一端(11)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如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覆盖如厕孔(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琦玲陈仁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蒙泰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