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070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穿刺针,其包括外壳体,其内部限定出一腔室,穿刺针座,其轴向滑动设置在腔室内,所述穿刺针座的后端设有操作件,穿刺针座的前端固定设有弹性体以及勾线针,所述穿刺针座上具有一限位部,所述操作件上具有与该限位件限位配合的限位配合部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限位配合以使得操作件可推拉穿刺针座;穿刺针头,其与外壳体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座具有前后延伸的穿刺通道以及设置在穿刺通道内的卡位件;所述操作件推拉穿刺针座以使得勾线针能相对于外壳体进行上下位移贯穿外壳体至穿刺通道内,以使得卡位件能将勾线针牵引而来的缝合线固定在穿刺针头内,而穿刺针拔出实现缝合。穿刺针拔出实现缝合。穿刺针拔出实现缝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刺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穿刺针。

技术介绍

[0002]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深受患者的欢迎,尤其是术后疤痕小、又符合美学要求,青年病人更乐意接受,微创手术是外科发展的总趋势和追求目标。目前,腹腔镜手术的金标准是胆囊切除术,一般地说,大部分普通外科的手术,腹腔镜手术都能完成。如阑尾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疝气修补术、结肠切除术、脾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还有卵巢囊肿摘除、宫外孕、子宫切除等。在腹腔镜手术中,医生先要预先使用3

5个大小约为5

12mm的腹腔镜穿刺器贯穿患者的腹壁,接着拔出穿刺器上的穿刺针。最后医生使用遗留在患者腹壁上的穿刺套管作为手术器械进出人体的通道实施手术。手术完成后,医生在移出穿刺套管后需对这些穿刺孔及表皮进行缝合。目前普遍使用的缝合方法是使用Reverdin针进行缝合。腹壁皮肤从上而下大致可分为表皮层,皮下脂肪层,肌肉层,筋膜层等。由于肌肉层及筋膜层位置较深,Reverdin针难以操作,造成缝合操作十分困难,因此往往有因为缝合不彻底导致的术后出血,穿刺孔疝等情况发生,给患者造成影响愈合及其他痛苦。
[0003]目前的腹腔镜技术有几个弊端:1.当使用微创筋膜闭合器进行缝合时,需要将穿刺套管移出,再置入闭合器。在置入闭合器的同时,会刺激患者伤口。2.翼片上孔内的硅胶不能很好的卡住缝合线,缝线引导针插入太浅无法完成卡线操作,太深则有可能刺伤内脏,造成内出血,严重导致患者死亡。医生需要通过其他观察通道观察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较好的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的穿刺针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穿刺针,包括
[0005]外壳体,其内部限定出一腔室,
[0006]穿刺针座,其轴向滑动设置在腔室内,所述穿刺针座的后端设有操作件,穿刺针座的前端固定设有弹性体以及勾线针,所述穿刺针座上具有一限位部,所述操作件上具有与该限位件限位配合的限位配合部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限位配合以使得操作件可推拉穿刺针座,所述操作件在通道内上下滑动从而促使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具有解除以及配合状态;
[0007]穿刺针头,其与外壳体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座具有前后延伸的穿刺通道以及设置在穿刺通道内的卡位件;
[0008]所述穿刺针座、穿刺针头以及外壳体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操作件推拉穿刺针座以使得勾线针能相对于外壳体进行上下位移贯穿外壳体至穿刺通道内,以使得卡位件能将勾线针牵引而来的缝合线固定在穿刺针头内,而穿刺针拔出实现缝合;本技术方案,操
作件与穿刺针座处于未联动状态,推拉操作件无法带动穿刺针座共同运动,避免在无需勾线针缝合时误触导致患者受伤;限位部与限位部的配合需要在一定拉力的作用下才能限位配合,以使得操作件可带动穿刺针座上下滑动实现缝合功能。
[0009]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穿刺针头具有与外壳体内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设置在连接部下方的穿刺部,所述穿刺部上端与外壳体下端形成可供需缝合组织进入的放置区,穿刺通道与勾线针分隔开,穿刺针头进入腹腔与勾线针进入腹腔位置不同,以实现缝合效果;优选的,该连接部为穿刺头细杆。
[0010]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弹性体与外壳体卡接固定,所述的连接部与外壳体卡接固定;外壳体内部相应位置设有两个凹槽,而弹性体前端两侧具有凸起,连接部两侧也具有凸起,以实现稳固,从而与外壳体联动。
[0011]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穿刺针头设有插口以供勾线针可插拔的进入穿刺通道,穿刺通道对称布置在穿刺部的两侧,插口与勾线针正对。
[0012]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为弹性材料制成以供限位配合部顺利置入限位部中,弹性材料可便于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的限位配合作用,以及避免轻易脱出。
[0013]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卡位件为弹性材料制成,提高缝合线与卡位件的摩擦力,将缝合线留置在穿刺枕头内。
[0014]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限位部为凹槽,所述限位配合部为凸起。
[0015]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卡位件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主要的优点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能实现腹腔镜穿刺功能,也能实现自动缝合功能;
[0018](2)本技术操作件与穿刺针座具有解除联动以及联动状态,避免误触造成的在未需使用穿刺缝合功能时将勾线针引出,造成对患者的损伤;
[0019](3)本专利技术可与多种型号多个品牌的穿刺器共同使用,可实现不同穿刺器造成的创口进行缝合;
[0020](4)本专利技术为医生操作提高便利,提高了手术的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缝合功能操作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操作部、穿刺针座联动前的结构示意图1;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操作部、穿刺针座联动前的结构示意图2;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作部、穿刺针座联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穿刺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外壳体;2、穿刺针座;21、限位部;3、穿刺针头;4、操作件;41、限位配合部;5、弹性体;6、勾线针;7、穿刺通道;8、缝合线;9、人体组织;10、通道;11、连接部;12、穿刺部;13、放置区;14、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方法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持”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段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缝合筋膜腹腔镜穿刺针,包括
[0034]外壳体1,其内部限定出一腔室,
[0035]穿刺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其内部限定出一腔室,穿刺针座(2),其轴向滑动设置在腔室内,所述穿刺针座(2)的后端设有操作件(4),穿刺针座(2)的前端固定设有弹性体(5)以及勾线针(6),穿刺针座(2)上具有一限位部(21),所述操作件(4)上具有与所述的限位部限位配合的限位配合部(41),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限位配合以使得操作件可推拉穿刺针座,所述操作件在通道内上下滑动从而促使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具有解除以及配合状态;穿刺针头(3),其与外壳体(1)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座具有前后延伸的穿刺通道(7)以及设置在穿刺通道(7)内的卡位件;所述穿刺针座(2)、穿刺针头(3)以及外壳体(1)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操作件(4)推拉穿刺针座(2)以使得勾线针(6)能相对于外壳体(1)进行上下位移贯穿外壳体(1)至穿刺通道(7)内,以使得卡位件能将勾线针(6)牵引而来的缝合线(8)固定在穿刺针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大卫李卫平李宏博张家智王卫东王桃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