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盗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94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盗窗,包括防盗窗本体,所述防盗窗本体包括上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下边框、下转轴、网状支架连接轴、第一节滑轨、第二节滑轨、第三节滑轨、第四节滑轨、第五节滑轨、第六节滑轨、第七节滑轨、第一横向支架、第二横向支架、第三横向支架、第四横向支架、第五横向支架、第六横向支架、第一网状支架、第二网状支架、第三网状支架、第四网状支架、移动滑轮、网状支架旋转轴、网状支架移动轴、固定绑带和锁扣;本新型防盗窗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防盗防坠落的作用,且可以旋转至水平起到悬挂衣服晾晒作用,在发生火灾时提供了逃生路线降低了施救的困难度,该防盗窗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盗窗


[0001]本技术涉及防盗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盗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搬进了高楼大厦,这也使防盗窗的作用不仅是防盗还用于防止家庭内的小孩坠楼,但是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防盗窗一般采用固定方式无法打开,满足防盗功能的同时使家庭看起来过于封闭,很多时候在进行晾晒衣物被子的时候非常不方便,且在发生火灾时限制了逃生路线增加了施救的困难度。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防盗窗,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防盗窗,本新型防盗窗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防盗防坠落的作用,且可以旋转至水平起到悬挂衣服晾晒作用,在发生火灾时提供了逃生路线降低了施救的困难度。该防盗窗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新型防盗窗,包括防盗窗本体,所述防盗窗本体包括上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下边框、下转轴、网状支架连接轴、第一节滑轨、第二节滑轨、第三节滑轨、第四节滑轨、第五节滑轨、第六节滑轨、第七节滑轨、第一横向支架、第二横向支架、第三横向支架、第四横向支架、第五横向支架、第六横向支架、第一网状支架、第二网状支架、第三网状支架、第四网状支架、移动滑轮、网状支架旋转轴、网状支架移动轴、固定绑带和锁扣;
[0007]所述第一横向支架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节滑轨,所述第二横向支架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节滑轨,所述第三横向支架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三节滑轨,所述第四横向支架的两端均连接有第四节滑轨,所述第五横向支架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五节滑轨,所述第六横向支架的两端均连接有第六节滑轨,所述下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七节滑轨;
[0008]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节滑轨、第二节滑轨、第三节滑轨、第四节滑轨、第五节滑轨、第六节滑轨和第七节滑轨依次滑动连接后形成左滑轨,所述左滑轨与左边框的左边框槽滑动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节滑轨、第二节滑轨、第三节滑轨、第四节滑轨、第五节滑轨、第六节滑轨和第七节滑轨依次滑动连接后形成右滑轨,所述右滑轨与右边框的右边框槽滑动连接,所述上边框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横向支架的上边框槽,所述旋转轴与下边框的第一卡槽旋转连接;
[0009]所述左边框的下端与下边框左端的第二卡槽卡接,所述右边框的下端与下边框右端的第二卡槽卡接,所述左边框的上端与上边框的左端卡接,所述右边框的上端与上边框的右端卡接;
[0010]所述左边框的前侧开设有与左边框槽连通的条形左开口,所述右边框的前侧开设有与右边框槽连通的条形右开口,所述左开口的长度略大于左滑轨收缩后的最短长度,所
述右开口的长度略大于右滑轨收缩后的最短长度;
[0011]所述第一网状支架、第二网状支架、第三网状支架、第四网状支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左半部分网状支架和右半部分网状支架,所述左半部分网状支架和右半部分网状支架均由多根子支架依次通过网状支架旋转轴转动连接,每个网状支架旋转轴的中部设置有网状支架移动轴,所述左半部分网状支架和右半部分网状支架的顶端和底端均转动连接有移动滑轮,所述左半部分网状支架的子支架中部开设有网状支架槽,所述右半部分网状支架的子支架穿过左半部分网状支架的子支架中的网状支架槽且右半部分网状支架的子支架的中部与左半部分网状支架的子支架的中部通过网状支架连接轴转动连接;
[0012]所述第一网状支架、第二网状支架、第三网状支架、第四网状支架依次并列排布,所述第一网状支架、第二网状支架、第三网状支架、第四网状支架顶端的移动滑轮分别位于第一横向支架上的横向支架槽内,且能在第一横向支架上的横向支架槽内滑动,所述第一网状支架、第二网状支架、第三网状支架、第四网状支架底端的移动滑轮分别位于下转轴的下转轴槽内,且能在下转轴的下转轴槽内滑动,所述第一网状支架上的网状支架移动轴分别位于第二横向支架、第三横向支架、第四横向支架、第五横向支架和第六横向支架上的横向支架槽内,且能在横向支架槽内滑动,所述第二网状支架上的网状支架移动轴分别位于第二横向支架、第三横向支架、第四横向支架、第五横向支架和第六横向支架上的横向支架槽内,且能在横向支架槽内滑动,所述第三网状支架上的网状支架移动轴分别位于第二横向支架、第三横向支架、第四横向支架、第五横向支架和第六横向支架上的横向支架槽内,且能在横向支架槽内滑动,所述第四网状支架上的网状支架移动轴分别位于第二横向支架、第三横向支架、第四横向支架、第五横向支架和第六横向支架上的横向支架槽内,且能在横向支架槽内滑动;
[0013]所述上边框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绑带的一端,所述固定绑带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锁扣中插孔插接的插扣,所述锁扣用于固定连接在防盗窗本体上方的室内墙壁上,所述固定绑带用于缠绕第一横向支架且插接在锁扣上,从而实现上边框与第一横向支架紧密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节滑轨的下端伸入到第二节滑轨内部且与第二节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节滑轨的下端伸入到第三节滑轨内部且与第三节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节滑轨的下端伸入到第四节滑轨内部且与第四节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四节滑轨的下端伸入到第五节滑轨内部且与第五节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五节滑轨的下端伸入到第六节滑轨内部且与第六节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六节滑轨的下端伸入到第七节滑轨内部且与第七节滑轨滑动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向支架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均连接有第一节滑轨,所述第二横向支架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均连接有第二节滑轨,所述第三横向支架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均连接有第三节滑轨,所述第四横向支架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均连接有第四节滑轨,所述第五横向支架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均连接有第五节滑轨,所述第六横向支架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均连接有第六节滑轨,所述下转轴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均连接有第七节滑轨。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左边框的左边框槽的宽度、右边框的右边框槽的宽度与第七节滑轨的宽度均相同。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锁扣用于通过胶粘贴在防盗窗本体
上方的室内墙壁上。
[00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下边框、下转轴、第一节滑轨、第二节滑轨、第三节滑轨、第四节滑轨、第五节滑轨、第六节滑轨、第七节滑轨、第一横向支架、第二横向支架、第三横向支架、第四横向支架、第五横向支架、第六横向支架、第一网状支架、第二网状支架、第三网状支架和第四网状支架均采用铝合金材质。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技术下部的移动滑轮以及横向支架槽中的网状支架移动轴可以满足在网状支架收缩伸张的时候左右移动,并且网状支架旋转轴可以使网状支架的每一节子支架在收缩时不会阻碍,当左滑轨和右滑轨收缩到最小长度的时候可以绕着下转轴旋转至水平,从而增加了房间的体积感和自由度,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盗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盗窗本体,所述防盗窗本体包括上边框(1)、左边框(2)、右边框(3)、下边框(4)、下转轴(5)、网状支架连接轴(6)、第一节滑轨(7)、第二节滑轨(8)、第三节滑轨(9)、第四节滑轨(10)、第五节滑轨(11)、第六节滑轨(12)、第七节滑轨(13)、第一横向支架(14)、第二横向支架(15)、第三横向支架(16)、第四横向支架(17)、第五横向支架(18)、第六横向支架(19)、第一网状支架(20)、第二网状支架(21)、第三网状支架(22)、第四网状支架(23)、移动滑轮(24)、网状支架旋转轴(25)、网状支架移动轴(26)、固定绑带(27)和锁扣(28);所述第一横向支架(14)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节滑轨(7),所述第二横向支架(15)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节滑轨(8),所述第三横向支架(16)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三节滑轨(9),所述第四横向支架(17)的两端均连接有第四节滑轨(10),所述第五横向支架(18)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五节滑轨(11),所述第六横向支架(19)的两端均连接有第六节滑轨(12),所述下转轴(5)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七节滑轨(13);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节滑轨(7)、第二节滑轨(8)、第三节滑轨(9)、第四节滑轨(10)、第五节滑轨(11)、第六节滑轨(12)和第七节滑轨(13)依次滑动连接后形成左滑轨,所述左滑轨与左边框(2)的左边框槽(202)滑动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节滑轨(7)、第二节滑轨(8)、第三节滑轨(9)、第四节滑轨(10)、第五节滑轨(11)、第六节滑轨(12)和第七节滑轨(13)依次滑动连接后形成右滑轨,所述右滑轨与右边框(3)的右边框槽滑动连接,所述上边框(1)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横向支架(14)的上边框槽(101),所述下转轴(5)与下边框(4)的第一卡槽(401)旋转连接;所述左边框(2)的下端与下边框(4)左端的第二卡槽(402)卡接,所述右边框(3)的下端与下边框(4)右端的第二卡槽(402)卡接,所述左边框(2)的上端与上边框的左端卡接,所述右边框(3)的上端与上边框的右端卡接;所述左边框(2)的前侧开设有与左边框槽(202)连通的条形左开口(201),所述右边框的前侧开设有与右边框槽连通的条形右开口,所述左开口(201)的长度略大于左滑轨收缩后的最短长度,所述右开口的长度略大于右滑轨收缩后的最短长度;所述第一网状支架(20)、第二网状支架(21)、第三网状支架(22)、第四网状支架(2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左半部分网状支架(2002)和右半部分网状支架(2003),所述左半部分网状支架(2002)和右半部分网状支架(2003)均由多根子支架依次通过网状支架旋转轴(25)转动连接,每个网状支架旋转轴(25)的中部设置有网状支架移动轴(26),所述左半部分网状支架(2002)和右半部分网状支架(2003)的顶端和底端均转动连接有移动滑轮(24),所述左半部分网状支架(2002)的子支架中部开设有网状支架槽(2001),所述右半部分网状支架(2003)的子支架穿过左半部分网状支架(2002)的子支架中的网状支架槽(2001)且右半部分网状支架(2003)的子支架的中部与左半部分网状支架(2002)的子支架的中部通过网状支架连接轴(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网状支架(20)、第二网状支架(21)、第三网状支架(22)、第四网状支架(23)依次并列排布,所述第一网状支架(20)、第二网状支架(21)、第三网状支架(22)、第四网状支架(23)顶端的移动滑轮(24)分别位于第一横向支架(14)上的横向支架槽(1401)内,且能在第一横向支架(14)上的横向支架槽(1401)内滑动,所述第一网状支架(20)、第二网状支架(21)、第三网状支架(22)、第四网状支架(23)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克超郁舒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