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92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1
提供一种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蓄水池设于地面下,在蓄水池顶部设有池顶板,所述池顶板上至少设有两个通气管,相邻通气管间设有盛装槽,在每一通气管上倒扣有中空梯台形挡土槽,相邻挡土槽相对的底角置于所述盛装槽内,在所述盛装槽上设有填土层;本方案利用蓄水池的水汽对填土层实时湿润,而且蓄水池内水汽蒸发跟室外温度成正比,景观作物的需水量也与室外温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实现景观作物的实时灌溉。时灌溉。时灌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
,具体涉及一种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厂由于用水量需要及消防要求,建设有蓄水池,蓄水池主要有地上、半地下和全地下三种布置方式,其中地上布置蓄水池造价低,但是存在占地面积大以及冬季保温费用高的问题,半地下式蓄水池虽然解决了部分保温的问题,依旧存在占地面积大以及突兀不美观的问题,全地下式蓄水池的设置解决了占地和保温的问题,还可以在蓄水池上部种植景观作物,使得厂区整洁美观。然而目前蓄水池顶部的景观作物虽然底部就是蓄水池,但是无法直接利用蓄水池内水进行灌溉,还需要人工灌溉或者单独引管灌溉,存在景观作物灌溉不经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包含蓄水池;所述蓄水池设于地面下,在蓄水池顶部设有池顶板,所述池顶板上至少设有两个通气管,相邻通气管间设有盛装槽,在每一通气管上倒扣有中空梯台形挡土槽,相邻挡土槽相对的底角置于所述盛装槽内,在所述盛装槽上设有填土层。
[0006]进一步,上述的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相邻挡土槽的相对底角通过底座板连接,所述底座板上开有通水孔。
[0007]进一步,上述的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所述蓄水池包含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水池单元,相邻水池单元共用一个隔水墙,隔水墙底部开有用于将相邻水池单元连通的连通孔。
[0008]进一步,上述的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在蓄水池旁边设有泵房,所述泵房包含紧邻所述蓄水池设于地下以隔墙分离的综合水泵室和消防水泵室,所述综合水泵室内设有工业水泵和排水泵,所述消防水泵室内设有消防水泵和排水泵,所述工业水泵和消防水泵与蓄水池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排水泵用于抽出泵房内积聚的污水;在泵房的顶部位于地面上设有通风机房、加药间、配电室、控制室以及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上预留有分别通向所述综合水泵室和消防水泵室的吊物孔。
[0009]进一步,上述的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所述泵房的长度和水池单元的长度相当。
[0010]进一步,上述的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所述检修平台处设有分别通向综合水泵室和消防水泵室的楼梯,所述吊物孔四周设有栏杆。
[0011]进一步,上述的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所述综合水泵室和消防水泵室顶部分别设有行吊,底部倾斜设置,坡度为0.01~0.05,并且在角落分别设有排水沟。
[0012]进一步,上述的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结构,所述蓄水池顶部还设有检修井。
[0013]进一步,上述的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结构,所述综合水泵室内还设有生活供水设备,所述消防水泵室内还设有稳压装置。
[0014]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蓄水池蒸发的水汽通过通气管升至挡土槽,挡土槽为底部开口式,而且相邻挡土槽的相对的底角置于一个盛装槽内将挡土槽架离池顶板,从而水汽经挡土槽引导最终通过挡土槽底部进入填土层,从而对填土层进行湿润,实现对填土层上种植的景观作物的浇灌,而且蓄水池内水汽蒸发跟室外温度成正比,景观作物的需水量也与室外温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实现景观作物的实时灌溉。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蓄水池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E

E剖视图;
[0017]图3为挡土槽的立体图;
[0018]图4为图2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图5A

A剖视图;
[0021]图7为图5B

B剖视图;
[0022]图8为图5C

C剖视图;
[0023]图9为图5D

D剖视图。
[00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含:蓄水池1、水池单元101、隔水墙102、连通孔103、阀门井104、集水坑105、泵房2、隔墙20、综合水泵室21、消防水泵室22、工业水泵23、消防水泵24、排水泵25、通风机房26、加药间27、配电室28、控制室29、检修平台30、吊物孔31、楼梯4、栏杆5、行吊6、排水沟7、通气管8、检修井9、稳压装置10、池顶板11、盛装槽12、挡土槽13、填土层14、景观作物15、底座板16、通水孔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图4所示,本方案提供的一种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包含蓄水池1,其中蓄水池1是设于地面下,例如蓄水池1池底标高

6.30m,池顶标高

1.30m,在蓄水池1上设有池顶板11,池顶距离地面标高

1.5~

1.3m,在池顶板11上至少设有两个通气管8,附图中具体示意出设置七个通气管8,相邻通气管8间设有盛装槽12,如图2所示,在每一通气管8上倒扣有中空梯台形挡土槽13,相邻挡土槽13的相对的底角置于盛装槽12内,在盛装槽12上设有填土层14,填土层14上可种植景观作物15,例如草坪。池顶板11上设置填土层14起到对蓄水池1的保温作用,而且蓄水池1池顶板11标高在

1.50至

1.30m间,大于冻土层厚度,在冬季时也能形成对蓄水池1的保温作用。
[0028]本方案中蓄水池1蒸发的水汽通过通气管8升至挡土槽13,如图3所示,挡土槽13为
底部开口式,而且相邻挡土槽13的相对的底角置于一个盛装槽12内将挡土槽13架离池顶板11,从而水汽经挡土槽13引导最终通过挡土槽13底部进入填土层14,从而对填土层14进行湿润,实现对填土层14上种植的景观作物15的浇灌,可以直接利用蓄水池1内水体进行灌溉,而且蓄水池内水汽蒸发跟室外温度成正比,景观作物15的需水量也与室外温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实现景观作物15的实时灌溉。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2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是相邻挡土槽13的相对底角通过底座板16连接,在底座板16上开有通水孔17,挡土槽13连接成整体,在上部填筑填土层14后,稳定性得以提高,在雨季时,可通过通水孔17将填土层14内多余的水分排至盛装槽12内,然后经盛装槽12上部溢出至挡土槽13内,再通过通气管8将多余水体至蓄水池1内沉淀。
[0031]实施例3
[0032]如图5~图9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区别是蓄水池1包含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水池单元101,通过阀门井104向蓄水池1供水,附图具体示意出八个水池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包含蓄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设于地面下,在蓄水池(1)顶部设有池顶板(11),所述池顶板(11)上至少设有两个通气管(8),相邻通气管(8)间设有盛装槽(12),在每一通气管(8)上倒扣有中空梯台形挡土槽(13),相邻挡土槽(13)相对的底角置于所述盛装槽(12)内,在所述盛装槽(12)上设有填土层(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挡土槽(13)的相对底角通过底座板(16)连接,所述底座板(16)上开有通水孔(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包含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水池单元(101),相邻水池单元(101)共用一个隔水墙(102),隔水墙(102)底部开有用于将相邻水池单元(101)连通的连通孔(103)。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泵房与水池集约化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蓄水池(1)旁边设有泵房(2),所述泵房(2)包含紧邻所述蓄水池(1)设于地下以隔墙(20)分离的综合水泵室(21)和消防水泵室(22),所述综合水泵室(21)内设有工业水泵(23)和排水泵(25),所述消防水泵室(22)内设有消防水泵(24)和排水泵(2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涛肖建斌郑勃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新疆吉木萨尔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