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堵塞的全科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770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全科医学临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堵塞的全科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技术问题是:由于患者积液中会含有杂物,导致出现管道堵塞现象,此时需要停机疏通,使治疗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疼痛感。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防堵塞的全科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包括有疏通组件和联动组件等;联动组件左侧安装有疏通组件。使用时实现了自动通过负压将患者体腔内的废液排出,同时自动对堆积的杂物破碎,避免出现堵塞现象,并且在破碎完成后自动将破碎结构收入至第一管道外侧,并使第一管道内壁形成平滑面,进一步防止出现堵塞现象,无需停机疏通,避免增加患者疼痛感,同时避免了清洗液将杂质冲入患者体内的现象。入患者体内的现象。入患者体内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堵塞的全科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全科医学临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堵塞的全科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引流是依靠吸引力或者重力从容器中抽取体液的过程,在临床治疗中,经常需要通过引流将患者体内的积液排出,使用现有引流装置将患者体腔中的体液排出时,将引流管的一端插入至患者体腔中,然后将引流管的另一端连通至引流装置上,然后引流装置通过低压将患者体腔中的积液排出,而患者积液中会含有杂物,导致出现管道堵塞现象,此时需要停机疏通,工作效率低下,使治疗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同时,通过引流装置向患者体内注入冲洗液时,冲洗液会将管道中的杂质冲入至患者体内,造成不适感,并且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防堵塞的全科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由于患者积液中会含有杂物,导致出现管道堵塞现象,此时需要停机疏通,使治疗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疼痛感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堵塞的全科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可防堵塞的全科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包括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橡胶塞、引流管、疏通组件、搅拌组件、联动组件、隔断组件、复位组件、负压组件和放流组件;第一管道上侧右部连通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上端插接有橡胶塞;第一管道右端连通有引流管;第一管道上部安装有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左侧安装有用于疏通第一管道的疏通组件;疏通组件与第一管道相连接;疏通组件右部安装有用于对第一管道中的清洗液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第一管道右部安装有用于将引流管隔断的隔断组件;隔断组件与引流管相接触;隔断组件上部安装有用于避免引流管卡死无法复原的复位组件;第一管道下部安装有用于吸取体液的负压组件;负压组件上安装有用于将体液排出本装置的放流组件;疏通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丝杆、第一电机、第一联动板、第一联动块、第二电机、直齿轮、空心杆、齿环、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块、伸缩气缸、第三管道、扭力转轴、切刀、第一限位块、绳索、连接块和第二限位块;联动组件左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后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支撑架左侧固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丝杆固接;第一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联动板;第一联动板与第一丝杆旋接;第一联动板左侧后部固接有第一联动块;第一联动板左侧后部固接有第二电机,并且第二电机位于第一联动块后方;第二电机输出轴固接有直齿轮;第一联动板后部转动连接有空心杆;空心杆外侧固接有齿环,并且齿环与直齿轮相啮合;空心杆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联动杆;第一联动杆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联动块;第一联动块后侧固接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伸缩端与第二联动
块固接;第一管道上部左侧连通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与空心杆内壁相接触;空心杆右部前侧和后侧均安装有一个扭力转轴;两个扭力转轴上均安装有一个切刀;空心杆右部前侧和后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一限位块,并且两个第一限位块分别与两个切刀相接触;两个切刀左部相离侧均固接有一个绳索;两个绳索左端均穿过空心杆固接于第一联动杆;空心杆右端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右侧固接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第三管道相接触。
[0006]更为优选的是,空心杆左端内壁设置有四个凸块,第一联动杆左端外侧设置有四个凹槽,四个凸块分别与四个凹槽相接触。
[0007]更为优选的是,第二限位块外环面为橡胶材质,并且第二限位块右侧面与第一管道内壁形成平滑的弧面。
[0008]更为优选的是,搅拌组件包括有连接板、第一弹簧、第二联动板和滑板;空心杆右部上侧和右部下侧均固接有一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相向侧均固接有四个第一弹簧;每相应四个第一弹簧下端固接有一个第二联动板;两个第二联动板相离侧中部均固接有一个滑板;两个滑板分别与相邻的连接板滑动连接。
[0009]更为优选的是,联动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架、空心板、第三联动板、第二弹簧和第四联动板;第一管道上部固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架;两个第一连接架前侧固接有空心板;空心板后侧左部与第一支撑架固接;空心板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三联动板;第三联动板左部固接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右端均与空心板固接;第三联动板右端固接有第四联动板。
[0010]更为优选的是,隔断组件包括有第二连接架、第一固定板、第一滑动块、第二固定板、第二滑动块和第三弹簧;第一管道右端固接有第二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右侧固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下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上侧固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侧固接有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后侧和第一滑动块后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三弹簧;两个第三弹簧后端均与第一固定板固接。
[0011]更为优选的是,复位组件包括有第五联动板、第四弹簧、第六联动板、第三联动块、第三连接架、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第七联动板、第五弹簧和推杆;第二滑动块上部固接有第五联动板;第五联动板上侧后部固接有两个第四弹簧;两个第四弹簧上端固接有第六联动板;第六联动板下侧固接有第三联动块;第三联动块与第五联动板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板左侧上部和右侧上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三连接架;两个第三连接架上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三限位块;第一固定板后侧上部固接有第四限位块;第四限位块上滑动连接有第七联动板;第七联动板前侧上部固接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前端与第一固定板固接;第七联动板前侧下部固接有推杆;推杆与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
[0012]更为优选的是,负压组件包括有气压舱体、底盖、第四管道、连接环、万向球、底座、电磁铁、气泵和第五管道;第一管道下部连通有气压舱体;气压舱体下部固接有底盖;底盖下侧中部连通有第四管道;气压舱体下部固接有连接环;连接环前侧固接有万向球;万向球前部转动连接有底座;底座前侧固接有电磁铁;气压舱体上部右侧固接有气泵;气泵上端连通有第五管道;第五管道左端与气压舱体相连通。
[0013]更为优选的是,放流组件包括有第二联动杆、第九联动板、第三联动杆、第一橡胶球和第二橡胶球;底盖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联动杆;第二联动杆上端固接有第九联动板;第九联动板左端固接有第三联动杆;第三联动杆下端固接有第一橡胶球;第一橡胶球与第四管道相接触;第三联动杆上端固接有第二橡胶球。
[0014]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驱动组件,负压组件下侧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架、第二丝杆、第三电机和第八联动板;气压舱体下部右侧固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支撑架下侧固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与第二丝杆固接;第二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第八联动板;第八联动板与第二丝杆旋接;第八联动板左侧与第二联动杆固接。
[0015]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实现了自动通过负压将患者体腔内的废液排出,同时自动对堆积的杂物破碎,避免出现堵塞现象,并且在破碎完成后自动将破碎结构收入至第一管道外侧,并使第一管道内壁形成平滑面,进一步防止出现堵塞现象,无需停机疏通,避免增加患者疼痛感,还实现了自动将第一管道中杂质清理干净再向患者体内输送清洗液,避免了清洗液将杂质冲入患者体内的现象,减小患者的不适感,同时减小感染风险,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堵塞的全科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包括有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橡胶塞(3)和引流管(4);第一管道(1)上侧右部连通有第二管道(2);第二管道(2)上端插接有橡胶塞(3);第一管道(1)右端连通有引流管(4);第一管道(1)上部安装有联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疏通组件、搅拌组件、联动组件、隔断组件、复位组件、负压组件和放流组件;联动组件左侧安装有用于疏通第一管道(1)的疏通组件;疏通组件与第一管道(1)相连接;疏通组件右部安装有用于对第一管道(1)中的清洗液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第一管道(1)右部安装有用于将引流管(4)隔断的隔断组件;隔断组件与引流管(4)相接触;隔断组件上部安装有用于避免引流管(4)卡死无法复原的复位组件;第一管道(1)下部安装有用于吸取体液的负压组件;负压组件上安装有用于将体液排出本装置的放流组件;疏通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架(201)、第一丝杆(202)、第一电机(203)、第一联动板(204)、第一联动块(205)、第二电机(206)、直齿轮(207)、空心杆(208)、齿环(209)、第一联动杆(2010)、第二联动块(2011)、伸缩气缸(2012)、第三管道(2013)、扭力转轴(2014)、切刀(2015)、第一限位块(2016)、绳索(2017)、连接块(2018)和第二限位块(2019);联动组件左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01);第一支撑架(201)后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202);第一支撑架(201)左侧固接有第一电机(203);第一电机(203)输出端与第一丝杆(202)固接;第一支撑架(20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联动板(204);第一联动板(204)与第一丝杆(202)旋接;第一联动板(204)左侧后部固接有第一联动块(205);第一联动板(204)左侧后部固接有第二电机(206),并且第二电机(206)位于第一联动块(205)后方;第二电机(206)输出轴固接有直齿轮(207);第一联动板(204)后部转动连接有空心杆(208);空心杆(208)外侧固接有齿环(209),并且齿环(209)与直齿轮(207)相啮合;空心杆(208)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联动杆(2010);第一联动杆(2010)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联动块(2011);第一联动块(205)后侧固接有伸缩气缸(2012);伸缩气缸(2012)伸缩端与第二联动块(2011)固接;第一管道(1)上部左侧连通有第三管道(2013);第三管道(2013)与空心杆(208)内壁相接触;空心杆(208)右部前侧和后侧均安装有一个扭力转轴(2014);两个扭力转轴(2014)上均安装有一个切刀(2015);空心杆(208)右部前侧和后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一限位块(2016),并且两个第一限位块(2016)分别与两个切刀(2015)相接触;两个切刀(2015)左部相离侧均固接有一个绳索(2017);两个绳索(2017)左端均穿过空心杆(208)固接于第一联动杆(2010);空心杆(208)右端固接有连接块(2018);连接块(2018)右侧固接有第二限位块(2019);第二限位块(2019)与第三管道(2013)相接触。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堵塞的全科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杆(208)左端内壁设置有四个凸块,第一联动杆(2010)左端外侧设置有四个凹槽,四个凸块分别与四个凹槽相接触。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堵塞的全科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块(2019)外环面为橡胶材质,并且第二限位块(2019)右侧面与第一管道(1)内壁形成平滑的弧面。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堵塞的全科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组件包括有连接板(301)、第一弹簧(302)、第二联动板(303)和滑板(304);空心杆(208)右部上侧和右部下侧均固接有一个连接板(301);两个连接板(301)相向侧均固接有四个第一弹簧(302);每相应四个第一弹簧(302)下端固接有一个第二联动板(303);两个第二联动板
(303)相离侧中部均固接有一个滑板(304);两个滑板(304)分别与相邻的连接板(301)滑动连接。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防堵塞的全科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联动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架(401)、空心板(402)、第三联动板(403)、第二弹簧(404)和第四联动板(405);第一管道(1)上部固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架(401);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临朐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