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状腺术后压迫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7656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甲状腺术后压迫固定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压迫装置、第一束缚带以及第二束缚带,所述压迫装置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第一束缚带以及第二束缚带,所述第一束缚带的一次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束缚带的一侧;所述压迫装置包括固定带、压迫部、硅胶防滑垫、第一透气口以及连接卡块,所述固定带的内侧中部通过套接的方式连接压迫部,该所述压迫部为充气气囊,且其表面套接有纳米海绵材质,所述充气气囊半径为r=7mm,所述压迫部的底部贴合于换患者的伤口处,在对患者伤口进行压迫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使压迫部贴合于伤口处的同时,大大的提高了其透气性与抗菌性,以便于患者伤口的恢复。以便于患者伤口的恢复。以便于患者伤口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状腺术后压迫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具体为一种甲状腺术后压迫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甲状腺是脊椎动物非常重要的腺体,属于内分泌器官。甲状腺是成年人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颈前部,棕红色,甲状腺左右叶呈锥体形,贴于喉和气管的侧面,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人类的甲状腺形似蝴蝶,犹如盾甲,故以此命名。在进行甲状腺手术后(甲状腺单侧切除、甲状腺双侧切除等手术),由于甲状腺血管丰富,术后容易出血,为了防止甲状腺术后切口内血肿形成,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切口局部盐袋或冰盐水进行压迫包扎的方法止血,预防出血和血肿形成。
[0003]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甲状腺术后护理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0004]1.现有的,甲状腺术后护理是直接将盐袋或冰盐水压在切口附近可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由于其加压的过程中其重量较重,且透气性较差,导致患者不适,增加患者的痛苦,从而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0005]2.同时,现有的压迫方式,采用应用胶带将其固定,长时间贴在患者的皮肤上,容易出现不透气过敏的现象,并且在换药时,撕拉的方式容易加剧患者的痛苦,从而出现不配合的现象,从而延长换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甲状腺术后压迫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甲状腺术后护理是直接将盐袋或冰盐水压在切口附近可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由于其加压的过程中其重量较重,且透气性较差,导致患者不适,增加患者的痛苦,从而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同时,现有的压迫方式,采用应用胶带将其固定,长时间贴在患者的皮肤上,容易出现不透气过敏的现象,并且在换药时,撕拉的方式容易加剧患者的痛苦,从而出现不配合的现象,从而延长换药时间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甲状腺术后压迫固定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压迫装置、第一束缚带以及第二束缚带,所述压迫装置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第一束缚带以及第二束缚带,所述第一束缚带的一次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束缚带的一侧;所述压迫装置包括固定带、压迫部、硅胶防滑垫、第一透气口以及连接卡块,所述固定带的内侧中部通过套接的方式连接压迫部,该所述压迫部为充气气囊,且其表面套接有纳米海绵材质,所述充气气囊半径为r=7mm,所述压迫部的底部贴合于换患者的伤口处,所述固定带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透气口,该所述第一透气口分别位于所述压迫部的两侧,所述固定带的内部两侧均通过绞接的方式连接有硅胶防滑垫,该所述硅胶防滑垫位于所述第一透气口的两侧,所述固定带的两侧均通过绞接的方式连接连
接卡块的一侧。
[0010]优选的,该所述连接卡块分别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束缚带以及所述第二束缚带的两侧。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织物层、防水层、第一透气层、第一抗菌层、第二透气层、第二抗菌层以及第二织物层,所述第一织物层位于所述固定带的表面,所述第一织物层的一侧通过绞接的方式连接防水层的一侧。
[0012]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透气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透气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抗菌层。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抗菌层的一侧通过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透气层,所述第二透气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抗菌层。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抗菌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织物层,所述第二织物层的表面位于所述固定带的内侧。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束缚带与第二束缚带均为硅胶材质,所述第一束缚带与第二束缚带贴合于患者的颈部后侧。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束缚带包括第二透气口、魔术贴以及滑槽,所述第一束缚带的端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连接卡块活动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束缚带的内部均匀分布有第二透气口,且所述第一束缚带的一侧通过绞接的方式连接魔术贴的一侧。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甲状腺术后压迫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该甲状腺术后压迫固定装置,通过各个部件的互相组合,在对患者伤口进行压迫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使压迫部贴合于伤口处的同时,大大的提高了其透气性与抗菌性,以便于患者伤口的恢复,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甲状腺术后护理装置,由于其加压的过程中其重量较重,且透气性较差,导致患者不适,增加患者的痛苦,从而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的问题。
[0021](2)、该甲状腺术后压迫固定装置,通过第一束缚带与第二束缚带的设置,可有效的将固定带的固定在患者的颈部,并且通过固定带两侧所连接的硅胶防滑垫贴合与患者的伤口两侧,避免出现固定带移动现象,相对医用胶带固定方式,有效的减轻了患者换药时的痛苦,避免了患者对医用胶带过敏的现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压迫方式,容易出现不透气过敏的现象,并且在换药时,撕拉的方式容易加剧患者的痛苦,从而出现不配合的现象,从而延长换药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侧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束缚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

装置主体、2

压迫装置、201

固定带、202

压迫部、203

硅胶防滑垫、204

第一透气口、205

连接卡块、206

第一织物层、207

防水层、208

第一透气层、209

第一抗菌层、210

第二透气层、211

第二抗菌层、212

第二织物层、3

第一束缚带、301

第二透气口、302

魔术贴、303

滑槽、4

第二束缚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甲状腺术后压迫固定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压迫装置2、第一束缚带3以及第二束缚带4,所述压迫装置2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第一束缚带3以及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状腺术后压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压迫装置(2)、第一束缚带(3)以及第二束缚带(4),所述压迫装置(2)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第一束缚带(3)以及第二束缚带(4),所述第一束缚带(3)的一次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束缚带(4)的一侧;所述压迫装置(2)包括固定带(201)、压迫部(202)、硅胶防滑垫(203)、第一透气口(204)以及连接卡块(205),所述固定带(201)的内侧中部通过套接的方式连接压迫部(202),该所述压迫部(202)为充气气囊,且其表面套接有纳米海绵材质,所述充气气囊半径为r=7mm,所述压迫部(202)的底部贴合于换患者的伤口处,所述固定带(20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透气口(204),该所述第一透气口(204)分别位于所述压迫部(202)的两侧,所述固定带(201)的内部两侧均通过绞接的方式连接有硅胶防滑垫(203),该所述硅胶防滑垫(203)位于所述第一透气口(204)的两侧,所述固定带(201)的两侧均通过绞接的方式连接连接卡块(205)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状腺术后压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所述连接卡块(205)分别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束缚带(3)以及所述第二束缚带(4)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状腺术后压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201)包括第一织物层(206)、防水层(207)、第一透气层(208)、第一抗菌层(209)、第二透气层(210)、第二抗菌层(211)以及第二织物层(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嘉黄鹏常实李哲成谭海龙刘绵欧阳登洁李宁艾磊赵雅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