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定沉积盆地中原位热导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沉积盆地中全井段原位热导率的有效预测和评价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沉积盆地中原位热导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岩石的热导率是岩石中最重要的热物性参数之一,对确定沉积盆地地温场、岩石圈热结构、地球深部动力学特征等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常规的热导率样品分析仅可以确定岩石样品在地下某个深度的热导率特征,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岩石热导率在全井段纵向的变化特征;此外,温度和压力对岩石热导率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岩石的热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增加而增大,在实验室所测量的热导率与地下原位热导率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室所测量的热导率并不能反映地下岩石真实的原位热导率值。因此,亟需一种方法可以实现沉积盆地中全井段原位热导率的有效预测和评价。
[0003]对称各项异性理论的基础是麦克斯韦理论,它使宏观麦克斯韦方程具有非常简单的本构关系,消除了在组分层面模拟物质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目前,对称各项异性理论在油气勘探中主要应用于砂岩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而针对热导率评价方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沉积盆地中原位热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岩心资料,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砂岩、泥岩和粉砂质泥岩的岩心样品,明确岩心样品在地下所处的温度和压力,并分别对所述岩心样品在室温常压下进行全岩XRD衍射、孔隙度测定和热导率测试,得到黏土矿物含量,孔隙度以及骨架颗粒体积含量;步骤(2)对所取的岩心样品进行不同温压条件下的热导率测试,根据深度与温压间的关系,建立原位热导率和所测得的热导率间的拟合公式;K
原位
=
‑
0.0012
×
T
‑
3.2
×
10
‑
10
p4+2.5
×
10
‑7p3‑
4.6
×
10
‑5p2+5.9
×
10
‑3p+K
实测
其中,K
原位
为地层原位热导率,是温度为T,压力为P时的岩石热导率,W/(m
·
K);K
实测
为岩心样品在实验室所得的热导率,W/(m
·
K);T为地层所处的温度,P为地层所处的压力;步骤(3)根据对称各项异性理论,建立评价岩石热导率的计算模型:其中,K为岩石热导率,W/(m
·
K);K
cl
为黏土矿物热导率,K
W
为地层水热导率,K
sa
为骨架颗粒热导率,V
cl
为岩石中的黏土矿物含量,φ
w
为孔隙度、V
sa
为骨架颗粒体积含量;根据对称各项异性理论的推导原理,将虚介质热导率K
0g
参数化,整理得到虚介质热导率公式:其中,α
cl
为岩石中黏土矿物的渗滤速率,无量纲,α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