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支架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特别是一种液压支架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矿生产采掘机械化的不断提高,机械化投入资金的增加,使安全生产形势不断改善,井下作业人员和百万吨工亡率大幅度降低。设备使用数量的增加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设备管理,设备的评价关注点是采购价格和质保期内的主要使用性能,设备的“性价比”指标存在定性的评价多、定量评价的少,数据采集主要是在使用前期数据为主要参量,评价存在片面和零散问题,对其全生命周期的性能和费用投入(包括:修理、维护、备用、故障、事故等在内的)没有进行系统、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质保期后,性能指标明显下降,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低,故障停机率增加,严重时影响正常生产使用;2、设备使用寿命短,大修周期短,造成多次采购、维护费用高,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综合费用偏高等;3、设备科学评价的管理体系不完善。评价使用前期多后期少、人工干预多客观性差、反馈不及时滞后、数据不全面、权重系数不科学等;因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支架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指标分级,并定义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集为:X=(X1,X2,X3),X1为安全性指标,X2为技术性指标,X3为经济性指标;S2、设定各二级指标分值,设定液压支架全生命周期安全性指标的评分标准、液压支架全生命周期技术性指标的评分标准、液压支架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指标的评分标准;S3、根据AHP方法计算出各一级指标和各二级指标权重;S4、构建液压支架安全性指标、技术性指标及经济性指标的模糊评价模型,计算出液压支架安全性指标、技术性指标及经济性指标的分值,得出液压支架安全性、技术性及经济性评价结果;S5、构建液压支架全生命周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液压支架全生命周期综合分值,得出液压支架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1、X2和X3的二级指标集分别为:X1={X101,X102,X103...X125};X2={X201,X202,X203...X12};X3={X301,X302,X303...X309};X101~X125分别表示:顶梁(变形及焊缝开裂);前梁(变形及焊缝开裂);掩护粱(变形及焊缝开裂);伸缩梁(变形及焊缝开裂);底座(变形及焊缝开裂);四连杆(变形及焊缝开裂);推移杆(变形及焊缝开裂);护帮板(变形及焊缝开裂);侧护板(变形及焊缝开裂);立柱(漏液、变形以及动作缓慢);侧推千斤顶(漏液、变形以及动作缓慢);推移千斤顶(漏液、变形以及动作缓慢);前梁千斤顶(漏液、变形以及动作缓慢);伸缩千斤顶(漏液、变形以及动作缓慢);抬底千斤顶(漏液、变形以及动作缓慢);护帮千斤顶(漏液、变形以及动作缓慢)、调架千斤顶(漏液、变形以及动作缓慢);操纵阀(故障);截止阀(故障);控制阀(故障);液压胶管(堵塞漏液);工况环境;安全操作、安装拆卸;维修保养;X201~X12分别表示:立柱工作阻力满足支护强度要求;支架对地比压的平均值及最大值满足煤层地质条件;支架顶粱及底座结构满足煤层地质要求;架最大工作高度满足煤层条件;支架最小结构高度满足矿井运输条件;梁端距满足生产配套要求;推移装置的行程满足采煤机截深的要求;是否对顶梁、掩护梁、底座、连杆等主要承载结构件的主体焊缝进行过加固;是否矫正过顶粱、掩护梁、底座、连杆等主要承载结构件的变形、是否更换过主要承载结构件;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TR(平均修复时间);X301~X309分别表示:平均单位时间收入;平均单位时间净收入;单位时间成本初值;单位时间运营成本增量;单位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生,李杰,刘思琦,赵任栋,张国威,张磊,王珂,张利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宁电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