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内开式泄压阀体的引流式恒压自吸泵的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内开式泄压阀体的引流式恒压自吸泵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泵:是输送液体的机械。
[0003]泵按其工作原理分:动力式泵(叶轮式)、容积式泵(正位移式)、其他类型泵。动力式泵(叶轮式)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通过叶片对液体作功来输送液体的泵,如离心泵、旋涡泵、混流泵和轴流泵等。按叶轮吸入方式分:单吸泵和多吸泵;按叶轮数目分:单级泵和多级泵;按泵轴的位置分:卧式泵和立式泵等;按泵安装高度及工作方式分:自灌式离心泵和吸入式离心泵。
[0004]离心泵特点:1、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便于调节和控制;2,流量均匀,效益较高;3、流量和压力的应用范围广;4、适用于输送腐蚀性或有悬浮物的的液体,5,运行噪音低,制造成本低,经久耐用、稳定性优越等等优点。
[0005]自灌式离心泵,它有一定的自吸能力,弥补了普通吸入式离心泵没有自吸能力的不足,能满足各行各业对流体在泵水平以下自吸输送的要求。在输送一般大流量的液体,因为其结构简单、效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内开式泄压阀体的引流式恒压自吸泵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带内开式泄压阀体的引流式恒压自吸泵包括泵体和电动机,并且泵体和电动机左右布置,所述泵体包括泵壳体,所述泵壳体内设置有吸入腔、叶轮腔、压出腔以及泄压腔,所述泵壳体的右侧下半段设置有泵体法兰盘,泵体法兰盘的左侧为叶轮腔,叶轮腔内设置有叶轮,吸入腔位于叶轮腔的左上方并且与叶轮腔的左端进口连通,压出腔与叶轮腔的顶部连通,泄压腔与叶轮腔底部连通,吸入腔左侧的泵壳体上设置有泵进口,泵进口处设置有进口止回阀,压出腔顶部的泵壳体上设置有泵出口,吸入腔的左下角设置有一个回液口,回液口上下连通,泄压腔的左上角设置有一个泄压口,泄压口左右连通,回液口位于泄压口的左上方,回液口与泄压口之间的区域形成一个泄压阀体安装位,泵壳体左侧下段处的泄压阀体安装位设置有一个内开式泄压阀体,内开式泄压阀体具有一个泄压进口和一个泄压出口,泄压进口与泄压口连通,泄压出口与回液口连通;所述电动机包括电动机主体,所述电动机主体的底部连接泵底座,所述电动机主体的左端设置有电动机法兰盘,电动机法兰盘与其左侧的泵体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主体向左伸出有电动机转动轴且电动机转动轴向左伸出至电动机法兰盘左方,电动机转动轴向左还依次穿过泵体法兰盘以及叶轮,电动机转动轴的左端通过叶轮固定螺丝与叶轮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泵体的左端中部还设置有一个引流泵,所述进口止回阀外侧的泵体内设置有一个引流泵入口管道,引流泵入口管道连接引流泵的入口,所述进口止回阀内侧的泵体内设置有一个引流泵出口管道,引流泵的出口连接引流泵出口管道,也就说泵进口进入的流体能够分出两支,一支经过进口止回阀直接进入吸入腔,还有一支经过引流泵入口管道、引流泵以及引流泵出口管道再进入吸入腔;具体工作方法如下:引流泵由于电动机转动轴转动从而一起旋转,迅速把泵进口内的空气排到泵体内,再通过叶轮排出到泵出口外面,电动机转动轴转动,带动叶轮和引流泵,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泵体的吸入腔和泵进口是大气压力的一样的,当叶轮高速旋转,通过叶轮离心力把吸入腔的空气排出到泵出口外面,这时吸入腔为负压,泵进口是大气压力从而大于吸入腔压力,这样就使得这样进口止回阀开启,与此同时引流泵也一起旋转,同时一起把泵进口的空气引入吸入腔,再由叶轮把空气排出到泵出口外面,这样周而复始;一直到吸入腔和泵进口的压力平衡时,进口止回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荣森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