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曲轴的减振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724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4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的减振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曲轴的扭振特性曲线,其中,扭振特性曲线用于描述多个预设谐次下曲轴自由端的扭振振幅与发动机的转速的对应关系;基于扭振特性曲线,获取曲轴在发动机预设工作转速下的目标扭振振幅,其中,目标扭振振幅为扭振特性曲线中多个预设谐次下预设工作转速对应的扭振振幅的最大值;根据目标扭振振幅以及预设工作转速在扭振特性曲线中的位置,确定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以基于减振策略增加或减少曲轴惯量块,通过扭振特性曲线的分析,基于惯量块进行曲轴的减振,降低了减振成本,且惯量块使用寿命较长,提高了减振的稳定性。提高了减振的稳定性。提高了减振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曲轴的减振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0001]本申请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的减振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曲轴系统是发动机对外输出动力的主要系统,当发动机曲轴高速旋转时,曲轴系统上各个不问会产生大小和方向不同的转速波动,导致曲轴系统各个部件之间相互扭转振动,产生扭振。曲轴系统的扭振不仅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同时会对发动机各方面性能产生影响,如影响发动机运行稳定下和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等。
[0003]为了降低曲轴系统的扭振,通常在曲轴上设置阻尼减振器,如橡胶减振器、硅油减振器、板簧减振器等,依靠固体的摩擦阻尼或液体的粘性阻尼来吸收曲轴系统的振动能量,以减小扭振。
[0004]然而,阻尼减振器的成本较高,且阻尼减振器存在由于介质劣化而导致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曲轴的减振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采用实心惯量块替代阻尼减振器进行曲轴减振,有效降低了曲轴的扭振,且实心惯量块的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曲轴的减振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7]获取发动机的曲轴的扭振特性曲线,其中,所述扭振特性曲线用于描述多个预设谐次下所述曲轴自由端的扭振振幅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扭振特性曲线,获取所述曲轴在所述发动机预设工作转速下的目标扭振振幅,其中,所述目标扭振振幅为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多个预设谐次下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对应的扭振振幅的最大值;根据所述目标扭振振幅以及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在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以基于所述减振策略调整所述曲轴的惯量块。
[0008]可选的,根据所述目标扭振振幅以及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在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包括:
[0009]当所述目标扭振振幅大于预设值时,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在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
[0010]可选的,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在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包括:
[0011]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目标转速对应的谐次,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其中,所述目标转速为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各谐次的波峰对应的转速中与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差值最小的转速。
[0012]可选的,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目标转速对应的谐
次,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包括:
[0013]若所述目标转速为第一转速,且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大于第一转速,则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目标转速对应的谐次,确定所述曲轴所需增加的惯量块的数量;根据所述曲轴所需增加的惯量块的数量,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为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各预设谐次的波峰对应的转速中的最大值。
[0014]可选的,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目标转速对应的谐次,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包括:
[0015]若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小于所述第一转速和所述第二转速的平均值,则根据第一数量、所述预设工作转速与第一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转速所在的曲线对应的谐次,确定所述曲轴所需减少的惯量块的参数;根据所述曲轴所需减少的惯量块的数量,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其中,第二转速为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各谐次的波峰对应的转速中的次大值,第一数量为所述曲轴上设置的惯量块的数量。
[0016]可选的,所述目标扭振振幅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7]生成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扭振检测合格信息。
[0018]可选的,获取发动机的曲轴的扭振特性曲线,包括:
[0019]获取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扭振参数化等效模型;基于所述等效模型,计算所述曲轴在不同转速下的扭振振幅,得到所述曲轴的扭振振幅与发动机的转速在时域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傅里叶变换的结果,得到所述曲轴的所述扭振特性曲线。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曲轴的减振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21]扭振特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动机的曲轴的扭振特性曲线,其中,所述扭振特性曲线用于描述多个预设谐次下所述曲轴自由端的扭振振幅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的对应关系;目标扭振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扭振特性曲线,获取所述曲轴在所述发动机预设工作转速下的目标扭振振幅;减振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扭振振幅以及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在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以基于所述减振策略调整所述曲轴的惯量块。
[0022]可选的,减振策略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0023]当所述目标扭振振幅大于预设值时,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在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
[0024]可选的,减振策略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0025]当所述目标扭振振幅大于预设值时,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目标转速对应的谐次,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其中,所述目标转速为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各谐次的波峰对应的转速中与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差值最小的转速。
[0026]可选的,减振策略确定模块,包括:
[0027]增块数量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扭振振幅大于预设值时,若所述目标转速为第一转速,且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大于第一转速,则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目标转速对应的谐次,确定所述曲轴所需增加的惯量块的数量;第一减振策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曲轴所需增加的惯量块的数量,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为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各预设谐次的波峰对应的转速中的最大值。
[0028]可选的,减振策略确定模块,还包括:
[0029]减块数量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扭振振幅大于预设值时,若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小于所述第一转速和所述第二转速的平均值,则根据第一数量、所述预设工作转速与第一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转速所在的曲线对应的谐次,确定所述曲轴所需减少的惯量块的参数;第二减振策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曲轴所需减少的惯量块的数量,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其中,第二转速为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各谐次的波峰对应的转速中的次大值,第一数量为所述曲轴上设置的惯量块的数量。
[0030]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0031]合格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所述目标扭振振幅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生成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扭振检测合格信息。
[0032]可选的,扭振特性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0033]获取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扭振参数化等效模型;基于所述等效模型,计算所述曲轴在不同转速下的扭振振幅,得到所述曲轴的扭振振幅与发动机的转速在时域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曲轴的减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曲轴的扭振特性曲线,其中,所述扭振特性曲线用于描述多个预设谐次下所述曲轴自由端的扭振振幅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扭振特性曲线,获取所述曲轴在所述发动机预设工作转速下的目标扭振振幅,其中,所述目标扭振振幅为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多个预设谐次下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对应的扭振振幅的最大值;根据所述目标扭振振幅以及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在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以基于所述减振策略调整所述曲轴的惯量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扭振振幅以及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在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包括:当所述目标扭振振幅大于预设值时,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在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在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包括: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目标转速对应的谐次,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其中,所述目标转速为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各谐次的波峰对应的转速中与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差值最小的转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目标转速对应的谐次,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包括:若所述目标转速为第一转速,且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大于第一转速,则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目标转速对应的谐次,确定所述曲轴所需增加的惯量块的数量;根据所述曲轴所需增加的惯量块的数量,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为所述扭振特性曲线中各预设谐次的波峰对应的转速中的最大值。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设工作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目标转速对应的谐次,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减振策略,包括:若所述预设工作转速小于所述第一转速和所述第二转速的平均值,则根据第一数量、所述预设工作转速与第一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转速所在的曲线对应的谐次,确定所述曲轴所需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强徐志远刘赵强陈龙高瑞英王春英陈群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