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和全氟化合物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721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和全氟化合物检测方法,属于环境污染物传感检测领域,解决了现有全氟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不稳定、检出限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由下至上包括基底、金膜、氧化石墨烯层和全氟烷烃链功能化层。墨烯层和全氟烷烃链功能化层。墨烯层和全氟烷烃链功能化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和全氟化合物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污染物传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和全氟化合物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全氟化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表面活性,在食品包装袋、不粘锅、纺织、防水剂、电镀剂、泡沫灭火剂等多种生产生活用品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对全氟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发现,它们具有严重的生物毒性效应,可以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全氟化合物已经成为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其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研究迫在眉睫。因此建立有效的分析方法对环境中的全氟化合物进行及时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0003]目前,全氟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虽然这些方法灵敏度较高、准确性较好,但是需要进行繁琐的样品前处理,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检测周期较长,检测成本较高。近年来也建立了一些紫外和荧光传感方法用于全氟化合物的快速检测,中国专利文献CN110749562A公开了一种双波长比率紫外光谱法测定全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包括基底、金膜、氧化石墨烯层和全氟烷烃链功能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多孔玻片基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膜厚度为40~60nm,所述氧化石墨烯层的厚度为50~100nm。4.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在基底上镀一层金膜;步骤2、在金膜上设置氧化石墨烯层:将巯基乙胺乙醇溶液加至金膜上,反应,去除巯基乙胺乙醇溶液,得巯基乙胺修饰的金膜;将氧化石墨烯溶液加至巯基乙胺修饰的金膜上,去除氧化石墨烯溶液;步骤3、在氧化石墨烯层上修饰全氟烷烃链功能化层:将硅烷化试剂溶液和活化剂加至氧化石墨烯层上,反应,制得硅烷化的氧化石墨烯层;在硅烷化的氧化石墨烯层表面修饰全氟烷烃链,制得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多孔玻片基底,步骤1为:在多孔玻片基底的各反应孔池内镀金膜;优选地,采用真空蒸镀在反应孔池内镀金膜,所述金膜厚度为40~60n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满足以下(1)

(5)中的至少一条:(1)所述巯基乙胺乙醇溶液的浓度为0.1~0.5mg/mL,用量为50~150μL;(2)巯基乙胺乙醇溶液与金膜反应2~4h;(3)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1~5mg/mL,用量为100~200μL;(4)氧化石墨烯溶液与巯基乙胺修饰的金膜反应2~4h;(5)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溶剂为水、甲醇、乙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满足以下(1)

(5)中的至少一条:(1)所述硅烷化试剂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所述硅烷化试剂溶液的溶剂为水;(3)硅烷化试剂溶液中硅烷化试剂的体积分数为5%

10%,硅烷化试剂溶液的用量为50~150μL;(4)硅烷化试剂溶液与氧化石墨烯层反应2~3h;(5)所述活化剂为EDC/NHS溶液或EDC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莉王蓓丽韩亚萌李书鹏桂毅樊强宋倩薛晋美李亚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