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筏板嵌入护坡桩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699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础筏板嵌入护坡桩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增设抗侧力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础筏板嵌入护坡桩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深基坑施工
,特别涉及基础筏板嵌入护坡桩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工程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0003]护坡桩就是沿基坑边打的防止边坡坍塌的桩,通常是在边坡放坡有效宽度工作面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的措施,有了护坡桩可以防止临近的原有工程基础位移、下沉,有了护坡桩基坑放坡可以使坡比最大化。
[0004]目前施工时,先施工护坡桩,然后再施工筏板,护坡桩和筏板独立施工,地基的承载力有限,并且施工过程中,开挖量和回填量大,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础筏板嵌入护坡桩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施工方法,用以解决护坡桩和筏板独立施工,地基的承载力有限,并且施工过程中,开挖量和回填量大,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基础筏板嵌入护坡桩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施工方法,施工以下步骤,步骤1、增设抗侧力体系,通过冠梁与锚杆体系结合等效为固定支座,增加护坡桩的约束,抵抗水平土压力,减小护坡桩底部挠度变形,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1、钻机就位调整:用量角器测定钻杆角度,采用水冲法套管跟进的方法钻孔;步骤1.2、套管准备:启动水泵,注水钻进,根据地质条件控制钻进速度,接外套管时停止供水,将丝扣处泥沙清理干净,抹上黄油,将接的套管与原有套管保持在同一轴线上;步骤1.3、钻孔施工:钻进过程中注意速度、压力及钻杆的平直;步骤1.4、钢索准备:锚杆体锚固段的钢绞线通过夹紧环和隔离架的交替设置而呈波浪形,将注浆管与锚索一起放入钻机,注浆管从隔离架内通过;步骤1.5、放钢索:放置前应检查钢绞线的隔离架,用扎丝和胶条绑好;自由段套塑料管,套管端用胶布封闭;杆体的外露部分等于杆体下料时的张拉段长度,下料长度为锚杆自由段、锚固段及外露长度之和,外露长度要满足台座、腰梁尺寸及张拉作业要求;
步骤1.6、在拔出钻杆后,把注浆管插入外套管底部,开始灌注水泥浆;边注浆边拔注浆管和外套管,每拔3~4根外套管补一次浆,直至将孔口注满,水泥浆从孔口返出,直至浆体达到初凝后拔出最后剩余外套管和注浆管;步骤1.7、注浆完成后安装腰梁,腰梁与护臂之间紧贴,腰梁施工顺序为:剔除腰梁处护壁

搭设支架

安装工字钢

工字钢焊接

锚杆张拉,工字钢焊接时,安放承压板,承压板外置锚具,承压板、锚孔轴线保持垂直;步骤1.8、锚杆预应力张拉与锁定:锚杆孔渗水时,先用膨胀水泥封堵,以防渗漏水流入基坑,进行预应力张拉;步骤2、基坑检测;在剔凿位置护坡桩顶部增加监测点,并增加基坑水平位移和锚杆轴力监测频次;步骤3、确定剔凿顺序;根据基坑支护体系稳定性的模拟计算结果,分段对护坡桩进行剔凿,由筏板面的高位向低位逐步分段剔凿;步骤4、护坡桩剔凿在筏板对应的高度,分段对护坡桩进行剔凿、切断护坡桩内纵筋;步骤5、护坡桩断面处理剔凿完成后,清理护坡桩断面,核实断面尺寸;步骤5.1、桩间钢筋网布置,并用钢筋锚钉固定;步骤5.2、用电钻在桩身钻孔,穿入横压钢筋,横压钢筋外露段与钢筋网搭接焊,最后喷射细石混凝土,实现桩间土的稳定性控制;步骤6、防水层施工;外墙和筏板底部铺设双层SBS防水卷材,筏板与护坡桩之间采用预铺反粘法将TPZ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水泥基渗透结晶与双层SBS防水卷材搭接;步骤7、嵌入段筏板施工;防水施工完成后,根据外伸长度和嵌入长度绑扎同筏板配筋的钢筋,后浇筑抗渗混凝土。
[0007]优选的,步骤1.3中,钻孔深度比设计要求深0.3

0.5m。
[0008]优选的,步骤1.4中,端头注浆管内端距孔底50~100mm,保证孔底顺利返浆。
[0009]优选的,步骤1.8中,锚固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预应力张拉。
[0010]优选的,步骤1.8中张拉之前先切除露在护坡桩帽梁的钢制注浆管头;张拉前先取设计轴向力的0.1倍对锚杆预张拉1~2次,进行锚具受力调整,再正式张拉;钢绞线正式张拉时宜分3~4次张拉至设计荷载,回缩锁定在设计荷载的80%后,停留10分钟,在预应力没有明显衰减时,用夹片锁紧。
[0011]优选的,步骤4中,每8根桩为一个剔凿段。
[0012]优选的,步骤6中,防水卷材搭接300mm。
[0013]优选的,步骤7中,后浇筑比原筏板混凝土强度高一标号的抗渗混凝土。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施工方法在原有基坑开挖尺寸及护坡桩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筏板分段植入护坡桩内,使护坡桩等效为地基桩,一桩多用,护坡桩作为地基处理的一部分,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2、筏板分段施工后,植入护坡桩剔凿位置由筏板对护坡桩进行了支顶,施工便捷,减少了土方开挖量,节约施工成本。
[0015]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抗侧力体系锚杆的断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抗侧力体系锚杆的侧面示意图;图4是护坡桩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水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护坡桩;2、抗侧力体系;3、筏板;4、隔离架;5、钢绞线;6、注浆管;7、工字钢;8、承压板;9、钢筋网;10、钢筋锚钉;11、细石混凝土;12、横压钢筋;13、外墙;14、双层SBS防水卷材;15、TPZ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水泥基渗透结晶合成卷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9]结合图1

6,基础筏板嵌入护坡桩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施工方法,施工以下步骤,步骤1、增设抗侧力体系2,通过冠梁与锚杆体系结合等效为固定支座,增加护坡桩1的约束,抵抗水平土压力,减小护坡桩1底部挠度变形,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1、钻机就位调整:用量角器测定钻杆角度,采用水冲法套管跟进的方法钻孔;步骤1.2、套管准备:启动水泵,注水钻进,根据地质条件控制钻进速度,接外套管时停止供水,将丝扣处泥沙清理干净,抹上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础筏板嵌入护坡桩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以下步骤,步骤1、增设抗侧力体系(2),通过冠梁与锚杆体系结合等效为固定支座,增加护坡桩(1)的约束,抵抗水平土压力,减小护坡桩(1)底部挠度变形,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1、钻机就位调整:用量角器测定钻杆角度,采用水冲法套管跟进的方法钻孔;步骤1.2、套管准备:启动水泵,注水钻进,根据地质条件控制钻进速度,接外套管时停止供水,将丝扣处泥沙清理干净,抹上黄油,将接的套管与原有套管保持在同一轴线上;步骤1.3、钻孔施工:钻进过程中注意速度、压力及钻杆的平直;步骤1.4、钢索准备:锚杆体锚固段的钢绞线(5)通过夹紧环和隔离架(4)的交替设置而呈波浪形,将注浆管(6)与锚索一起放入钻机,注浆管(6)从隔离架(4)内通过;步骤1.5、放钢索:放置前应检查钢绞线(5)的隔离架(4),用扎丝和胶条绑好;自由段套塑料管,套管端用胶布封闭;杆体的外露部分等于杆体下料时的张拉段长度,下料长度为锚杆自由段、锚固段及外露长度之和,外露长度要满足台座、腰梁尺寸及张拉作业要求;步骤1.6、在拔出钻杆后,把注浆管(6)插入外套管底部,开始灌注水泥浆;边注浆边拔注浆管(6)和外套管,每拔3~4根外套管补一次浆,直至将孔口注满,水泥浆从孔口返出,直至浆体达到初凝后拔出最后剩余外套管和注浆管(6);步骤1.7、注浆完成后安装腰梁,腰梁与护臂之间紧贴,腰梁施工顺序为:剔除腰梁处护壁

搭设支架

安装工字钢(7)

工字钢(7)焊接

锚杆张拉,工字钢(7)焊接时,安放承压板(8),承压板(8)外置锚具,承压板(8)、锚孔轴线保持垂直;步骤1.8、锚杆预应力张拉与锁定:锚杆孔渗水时,先用膨胀水泥封堵,以防渗漏水流入基坑,进行预应力张拉;步骤2、基坑检测;在剔凿位置护坡桩(1)顶部增加监测点,并增加基坑水平位移和锚杆轴力监测频次;步骤3、确定剔凿顺序;根据基坑支护体系稳定性的模拟计算结果,分段对护坡桩(1)进行剔凿,由筏板(3)面的高位向低位逐步分段剔凿;步骤4、护坡桩(1)剔凿在筏板(3)对应的高度,分段对护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秀冬刘帅杨段兵壮于宏达李东华程祥李永峰于小颖张雷振夏云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